一种便器U型排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5967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器U型排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便器U型排污结构。



背景技术:

便器,按照日常的使用方式分为座便器、蹲便器、小便器和妇洗器4类。大家都知道,目前全世界的马桶便器技术都来自18世纪的公元1775年,产品技术一直演绎至今,技术的结构一直保持“横向”的“面”的排污技术,排污管在地面上的长度为600-1000毫米,因此传统的马桶看起来像靠背的“交椅”,而蹲便器、小便器和妇洗器都是同样的技术结构,要塑造成各种艺术造型或者个性造型非常困难。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到了21世纪的今天公元2017年,卫生间文明已经发展了200多年,一直都是同样的技术,同样造型,人们出现了“眼疲劳”的选择和应用,在社会物质和文化都得到很快提高的现代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的思维开阔,他们喜欢夸张的艺术造型或者自己喜欢的“涂鸦”等个性艺术来满足自己精神需要。艺术家们更是另辟蹊径,把马桶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如古色古香、卡通、欧式、动物等等,但是由于排水技术是横向的“面”长条形,艺术家们很难突破。

根据统计,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便器的冲洗用水占到居民日常总用水量的40%-50%,随着居民生活用水的比例逐年增长,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越发突出,仅便器每年浪费的水资源就已经构成城市浪费水资源的最主要部分,加之水资源的不断短缺以及水浪费的日益严重,节水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发节水的便器也是大势所趋。为此,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研发出了节水高压虹吸蹲便器和后排水虹吸马桶等等便器,这种技术经过多年的市场的应用,已经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极力赞扬,产品高效节水、干净、安全的实用效果,得到广泛的推广普及,使原来用水量9-12升的蹲便器缩减为3升以内,有水箱的装满水为6升水,平时只用小按钮就足够了。但是,他也只是改变18世纪以来冲落式技术马桶等便器,把冲落式改造为虹吸式洗刷技术,把传统的小管道虹吸技术马桶等便器改造为国际通用的4英寸虹吸式马桶便器而已,虽然达到明显的省水、干净、安全的实用效果,让全世界的卫生间文明向前迈出了一步,但是横向“面”的长条形排污结构并没有改变。还有例如“溅屁股”的问题,虽然做出改进,还是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不仅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外观造型可塑性极强,而且节水、干净、安全的便器U型排污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器U型排污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排污管,排污管以内置或依次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虹吸排污结构,虹吸排污结构接驳便盆排污口,虹吸排污结构包括U型存水弯段和与U型存水弯段连接的排污管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便盆排污口连接有至少两个次级排污口,每个次级排污口均连接有一U型存水弯段,各个U型存水弯段汇聚在同一排污管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虹吸排污结构为内置于排污管内的内管结构,排污管套设于U型存水弯段外,U型存水弯段的一侧壁与排污管的内部之间构建成排污管段,U型存水弯段的进水口呈喇叭状,其边缘与外套管的内缘连接。

进一步的,排污管与排污管段之间的连接采用接驳组合方式,排污管的内径与排污管段的内径一致,或是形成往排污口方向逐渐扩大的喇叭状结构,或是直接过渡为大于排污管段的内径的管道结构。

进一步地,排污管与排污管段之间设置有接驳头;接驳头为直管式接驳管套或接驳弯头;接驳弯头与虹吸管段的排污管段出水口活动连接,并构成可绕排污出水口为中心,形成向任何方向排污的结构。

进一步地,接驳弯头包括上部的与虹吸管段连接的漏斗型连接头、与漏斗型连接头连接的转折部一和与转折部一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一,横向接驳头与排污段连接,漏斗型连接头的上部设置有环形嵌槽,环形嵌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在U型虹吸管段的底部到U型虹吸管段的虹吸顶点的区域设置辅助冲水孔,和/或,在便盆中设置若干个辅助冲水孔,辅助冲水孔连接便器的供水管道,以增强冲水的压力,配合虹吸管的虹吸效应,能够迅速将管内脏物排空;虹吸顶点为U型虹吸管段的顶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虹吸排污结构的排污管接便盆排污口,虹吸排污结构包括U型存水弯段和与U型存水弯段连接的排污管段,由于排污管是直接接驳便盆的排污口的,使得虹吸管的虹吸顶点低于便盆排污口,使得便盆的水封隔臭在排污口以下形成,水花无法往外飞溅,也就不会发生溅屁股的情况,它彻底解决了多年以来,传统的蹲便器、座便器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再担心发生溅屁股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在接便盆的排污口至U型存水弯段的虹吸顶点之间位置可以设置一个或者若干个辅助冲水孔,和/或,在便盆中设置一个或若干个辅助冲水孔,辅助冲水孔连接便器的供水管道,以增强冲水的压力,水箱等供水系统水流瞬间倾泻而下,配合虹吸管在真空条件下产生强大吸力的“黑洞”大涡流效应,能够极速将管内脏物卷走,便器排污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万向设置。

3、本实用新型的虹吸排污结构与排污管的连接采用接驳方式,排污管的内径与排污管段的内径一致,或是形成往排污口方向逐渐扩大的喇叭状结构,或是直接过渡为大于排污管段的内径的管道结构,使其能够适合任意楼宇排水管道的口径,满足国内外楼宇排水管道布局的出水口实际需求的尺寸。

4、本实用新型的排污管长短可以根据实际技术需要,通过设置与排污管段接驳配合的接驳头,使其以排污出水口为中心,形成向任何方向排污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便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便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接驳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环城冲洗水通道 1-1、冲水孔 2、辅助冲水通道 3、辅助冲水孔 4、导流部 5、喷水孔 6、虹吸排污结构 6-1、U型存水弯段 6-2、排污管段 6-3、连接过渡段 7、次级排污口 8、辅助冲水孔二 9、供水管道 10、排污管 10-1、接驳头 10-11、漏斗型连接头 10-12、转折部一 10-13、横向接驳头一 12、洗刷小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器U型排污结构,本实施例是用在座便器上,该座便器的冲水通道采用顶进水式,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后进水式或侧进水式。进水孔设置在座便盆的顶部,冲水通道包括沿座便盆侧上缘分布的环城冲洗水通道1和辅助冲水通道2,在座便盆环城冲洗水通道至座便盆坑底任何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辅助冲水孔3,辅助冲水孔3是从高到低分层设置的,在辅助冲水孔外有导流部4;在座便器正前方的环城冲洗水通道上对准便盆的坑底的方向设置喷水孔5,环城辅助冲水孔形成强大的水流压力,沿着座便盆壁倾泻向便盆底部排污口,虹吸辅助力足够产生极强的“黑洞”大涡流,达到极速的清洗效果,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实现真正一升水冲洗干净的马桶”技术。当然,辅助喷水孔可以设置在座便盆环城冲洗水道的任何段落,达到促成“黑洞”极速涡流清洗干净过程设置要求就好。所述环城冲洗水通道1为与座便盆一体的环形管道,环城冲洗水通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冲水孔1-1,冲水孔的孔径小于1.5cm;环城冲洗水通道的上缘向外凸伸1-10cm,形成陶瓷挡水的内裙边,与座便盆侧壁构成反S型防溅水结构,而且起到静音的效果,座便盆的开口长度和宽度为20-50cm,座便盆两侧壁厚为0.2-10cm。

便器U型排污结构包括排污管10,排污管10以依次连接的方式设置有虹吸排污结构6,虹吸排污结构接驳便盆的排污口。虹吸排污结构6包括U型存水弯段6-1和与U型存水弯段连接的排污管段6-2。本实施例中,便盆排污口连接有两个次级排污口7,每个次级排污口均连接有一U型存水弯段6-1,各个U型存水弯段汇聚在同一排污管段上。进一步地,在U型虹吸管段的底部到连接过渡段之间的区域设置辅助冲水孔二8,辅助冲水孔二连接便器的供水管道9,以增强冲水的压力,配合虹吸管的虹吸效应,能够迅速将管内脏物排空。

本实施例中,排污管段6-2的输出端连接排污管10,排污管与排污管段之间的连接采用接驳组合方式,排污管的内径与排污管段的内径一致,或是形成往排污口方向逐渐扩大的喇叭状结构,或是直接过渡为大于排污管段的内径的管道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排污管与排污管段也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排污管与排污管段之间设置有接驳头10-1;接驳头为直管式接驳管套或接驳弯头;接驳弯头与虹吸管段的排污管段出水口活动连接,并构成可绕排污出水口为中心,形成向任何方向排污的结构。

进一步地,接驳弯头包括上部的与虹吸管段连接的漏斗型连接头10-11、与漏斗型连接头连接的转折部一10-12和与转折部一连接的横向接驳头一10-13,横向接驳头与排污段连接,漏斗型连接头的上部设置有环形嵌槽,环形嵌槽内嵌有O型密封圈。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虹吸排污结构以内置的方式设置在排污管内,U型存水弯段的一侧壁与外套管的内部之间构建成排污管段,U型存水弯段的进水口呈喇叭状,其边缘与外套管的内缘连接。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环城冲洗水通道设置有割缝式的洗刷小沟12,即整个环城水道洗刷部分变成了一条薄沟形状,这样环城冲洗洗刷增加了一种方式,座便器洗刷更加静音和均匀干净,在小洗刷沟前方设有挡水陶瓷裙边,预防沟里的洗刷水到处四射,卫生好看,洗刷环城小水沟的大小根据具体技术需要而定。环城冲洗水通道还可以以分段式设置,也可以以冲洗打小孔设置,也可以以分段式和小水沟相结合的冲洗设置,也可以与打小孔和小水沟相结合的冲洗设置,同样在前面设置陶瓷挡水裙边,环城冲洗水通道、洗刷小沟和挡水裙边为一体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便器的垂直虹吸技术结构同样适用于蹲便器、小便器和妇洗器,如图8。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1、采用在的虹吸管接便盆排污口,虹吸排污结构包括U型存水弯段、连接过渡段和排污管段,由于虹吸排污结构是直接接驳便盆的排污口的,使得虹吸排污结构的虹吸顶点低于便盆排污口,使得便盆的水封隔臭在排污口以下形成,水花无法往外飞溅,也就不会发生溅屁股的情况,它彻底解决了多年以来,传统的蹲便器、座便器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再担心发生溅屁股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在接便盆的排污口至虹吸顶点之间位置可以设置一个或者若干个辅助冲水孔,和/或,在便盆中设置一个或若干个辅助冲水孔,辅助冲水孔连接便器的供水管道,以增强冲水的压力,水箱等供水系统水流瞬间倾泻而下,配合虹吸排污结构在真空条件下产生强大吸力的“黑洞”大涡流效应,能够极速将管内脏物卷走,便器排污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万向设置。

3、本实用新型的排污管后段采用接驳方式连接有排污管,排污管的内径与排污管段的内径一致,或是形成往排污口方向逐渐扩大的喇叭状结构,或是直接过渡为大于排污管段的内径的管道结构,使其能够适合任意楼宇排水管道的口径,满足国内外楼宇排水管道布局的出水口实际需求的尺寸。

4、本实用新型的排污管长短可以根据实际技术需要,通过设置与虹吸管的排污管段接驳配合的接驳头,使其以排污出水口为中心,形成向任何方向排污的结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