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明挖基坑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1973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明挖基坑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喷射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明挖基坑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桩间喷射混凝土是地铁施工中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地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重点之一就是保持高平整度、高精度,目前地铁线施工中普遍采用湿喷工艺。但是技术要求高,操作不当会产生诸多质量问题。尤其是喷射混凝土的平整度及网片搭接质量难以控制,属于地铁施工的质量通病。喷射混凝土的平整度将直接影响其上轨道板的铺设质量,轨道板平整度差,将造成钢轨空吊或影响无缝铁路的平顺性,进而影响着后续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舒适性及安全性。为保证施工中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做到“内实外美”,项目部多次要求现场施工严格控制喷射混凝土平整度施工。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湿喷工艺中存在的平整度差的技术问题,如何研发一种应用于明挖基坑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的装置,解决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网片搭接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差、网片搭接质量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应用于明挖基坑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应用于明挖基坑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的装置,相邻的基坑桩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支撑架和平整层,支撑架设置为三根方管沿同一顶角架设形成三棱锥体结构,每个支撑架搭设而成的内部空间相接设置有倒置锥台,相邻的支撑架呈“井”字形纵横交错排布;平整层设置为呈“田”字形循环排布的定位钢筋,定位钢筋的四个顶角处垂直架设有支撑柱,支撑柱设置为中空内支杆和外支杆呈同心排布而成的双层结构,支撑柱和定位钢筋交接的端部设置有碗形支撑盘,支撑盘与定位钢筋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U”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倒置锥台的高度是支撑架高度的1/2-2/3。倒置锥台通过底部的圆锥体结构与墙面紧固,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其圆形端面与支撑架的内壁连接,与支撑架形成整体式结构,防止支撑架受压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田”字形的定位钢筋架设而成的空腔与支撑架的顶角一一对应安装。定位钢筋与支撑架既相互配合,又相互限定,定位钢筋形成网络布局,将相邻的支撑架进行有效连接,形成一面平整的网形结构,抗冲击性强,且防止移位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顶角比平整层高出的高度与待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一致。当需要喷射混凝土时,直接将该装置定位到待喷射的墙面上,由于支撑架的顶角高度较高,以各个顶角形成的平面形成一面定位网,为混凝土喷射到该装置上起到定位、定高作用,保证了混凝土喷射的平面处于平整的。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钢筋底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与钢筋垂直的“Y”字形夹板,定位钢筋卡合在“Y”字形夹板的顶部凹槽内。定位钢筋自身具有一定的重力,铺设后的定位钢筋通过“Y”字形夹板进行卡合、支撑,防止在混凝土喷射时,产生的压力对其造成挤压,避免形变,保证了定位钢筋各个部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方管的底部设置为马蹄形断面结构。特殊的底部结构增大了与墙面的接触面积,承重力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装置结构新颖,将其固定在岩面上,内部架设倒置锥台的支撑架起到了支撑和定位的双重作用,定位钢筋与支撑架既相互配合,又相互限定,定位钢筋形成网络布局,将相邻的支撑架进行有效连接,形成一面平整的网形结构,抗冲击性强,且防止移位变形。支撑柱的双层结构,支撑稳定性强,耐压力强,防止变形,间接保证了混凝土喷射的表面平整度,定位钢筋卡合在“U”形槽内,防止脱落移位,保证了定位钢筋形成的定位网的平整度。保证施工段底部平整,以定位钢筋和支撑架为标准更简便准确的控制混凝土厚度;便于固定,施工效率高,适用于明挖基坑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及网片搭接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Y”字形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柱;2、倒置锥台;3、支撑架;4、定位钢筋;5、“U”形槽;6、支撑盘;7、“Y”字形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应用于明挖基坑桩间喷射混凝土平整度的装置,相邻的基坑桩之间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支撑架3和平整层,支撑架3设置为三根方管沿同一顶角架设形成三棱锥体结构,支撑架3起到了支撑和定位的双重作用,每个支撑架3搭设而成的内部空间相接设置有倒置锥台2,相邻的支撑架3呈“井”字形纵横交错排布;平整层设置为呈“田”字形循环排布的定位钢筋4,“田”字形的定位钢筋4架设而成的空腔与支撑架3的顶角一一对应安装。定位钢筋4与支撑架3既相互配合,又相互限定,定位钢筋4形成网络布局,将相邻的支撑架3进行有效连接,形成一面平整的网形结构,抗冲击性强,且防止移位变形。定位钢筋4的四个顶角处垂直架设有支撑柱1,支撑柱1设置为中空内支杆和外支杆呈同心排布而成的双层结构,支撑稳定性强,耐压力强,防止变形,间接保证了混凝土喷射的表面平整度,支撑柱1和定位钢筋4交接的端部设置有碗形支撑盘6,支撑盘6与定位钢筋4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U”形槽5。定位钢筋4卡合在“U”形槽5内,防止脱落移位,保证了定位钢筋4形成的定位网的平整度。

施工参数的科学选定:

(1)喷射混凝土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50mm-180mm。

(2)喷射混凝土作业时,输料管长度一般在15m左右,喷嘴与喷射岩面的距离在0.8-1.2m时,风压在0.2-0.45MPa时回弹量最小。

(3)接直径为100mm长为0.6-0.8m的塑料管目的使混合料和水在喷射管口充分混合均匀,水压按照比风压高0.1-0.15MPa控制,效果较好。

(4)喷射混凝土前先对岩面进行湿润,能有效的减少回弹。

倒置锥台2的高度是支撑架3高度的1/2-2/3,倒置锥台2通过底部的圆锥体结构与墙面紧固,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其圆形端面与支撑架3的内壁连接,与支撑架3形成整体式结构,防止支撑架3受压变形。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3所示,定位钢筋4底部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与钢筋垂直的“Y”字形夹板7,定位钢筋4卡合在“Y”字形夹板7的顶部凹槽内。定位钢筋4自身具有一定的重力,铺设后的定位钢筋4通过“Y”字形夹板7进行卡合、支撑,防止在混凝土喷射时,产生的压力对其造成挤压,避免形变,保证了定位钢筋4各个部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支撑架3的顶角比平整层高出的高度与待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一致。当需要喷射混凝土时,直接将该装置定位到待喷射的墙面上,由于支撑架3的顶角高度较高,以各个顶角形成的平面形成一面定位网,为混凝土喷射到该装置上起到定位、定高作用,保证了混凝土喷射的平面处于平整的。

方管的底部设置为马蹄形断面结构。特殊的底部结构增大了与墙面的接触面积,承重力强。

用油漆等标识定位钢筋4和支撑架3,采用埋设定位钢筋4和支撑架3的方式控制喷射厚度,定位钢筋4间距宜为1m,梅花型布置,平均每平方米1个钢筋标尺,相邻厚度标尺间横、纵向拉钢丝,标志分层厚度。通过拉线严格控制定位钢筋4的平整度,喷射作业时每层厚度均不能超过该层纵向标志线,喷射完毕后喷层表面不能低于最外层标志线。喷层厚度标志线的设置,为操作人员和质检人员提供了较为直观的依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