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环境土壤多级提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545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环境土壤多级提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环境土壤多级提取器。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其新建、改建或扩建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附属构筑物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暖通、通信、智能化、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而建筑工程用环境土壤多级提取器即是一种对土壤中土样进行提取的装置,然而传统的提取器大多安装麻烦,携带不方便,且对样土保存不够完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环境土壤多级提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环境土壤多级提取器,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底部设置有固定支腿,且固定支腿下方套接有负重块,所述固定台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套接有取土管,所述取土管通过凸块和凹槽卡扣连接,所述取土管底部外壁设置有钻齿,所述取土管底部内壁设置有倒钩,所述取土管上方套接在转盘内第一通孔内,且转盘两侧设置有转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支腿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固定支腿两两之间的夹角为60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转杆关于转盘中心线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取土管外表壁设置有刻度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径大小相同,且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倒钩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倒钩两两之间间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装置整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固定台、取土管和转盘,安装时,通过转盘中心处的第一通孔套接在取土管上,再将取土管套接入固定台上方的第二通孔内,完成安装,安装和拆卸简单,携带方便,其次,取土管分为两半,通过凸块和凹槽卡扣连接,使该装置在取土完成后打开取土管,对取土管内样土保存完整,从而使该装置的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环境土壤多级提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环境土壤多级提取器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钻齿、2-负重块、3-固定支腿、4-固定台、5-转杆、6-转盘、7-刻度线、8-取土管、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凸块、12-凹槽、13-倒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建筑工程用环境土壤多级提取器,包括固定台4,固定台4底部设置有固定支腿3,且固定支腿3下方套接有负重块2,固定台4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0,且第二通孔10内套接有取土管8,取土管8通过凸块11和凹槽12卡扣连接,取土管8底部外壁设置有钻齿1,取土管8底部内壁设置有倒钩13,取土管8上方套接在转盘6内第一通孔9内,且转盘6两侧设置有转杆5。

固定支腿3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固定支腿3两两之间的夹角为60度,转杆5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转杆5关于转盘6中心线相互对称,取土管8外表壁设置有刻度线7,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10的内径大小相同,且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倒钩13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倒钩13两两之间间距相等,取土管8分为两半,通过凸块11和凹槽12卡扣连接,使该装置在取土完成后打开取土管8,对取土管8内样土保存完整。

工作原理:该装置整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固定台4、取土管8和转盘6,安装时,首先将固定台4底部的三个固定支腿3固定在待取样地点上方,固定后,将转盘6通过取土管8底部旋转套入,再将取土管8底部旋转插入固定台4上方的第二通孔10内,通过转杆5转动转盘6使取土管8向下转动插入土中进行取样,当插入至预定深度时,反转转盘6,使取土管8转出,倒钩13将取土管8内样土与外界土壤切断,完成取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