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雨水篦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2241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分离式雨水篦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离式雨水篦子。



背景技术:

雨水篦子是由扁钢及扭绞方钢或扁钢和扁钢焊接而成。雨水篦子具有外形美观、最佳排水、高强度、规格多及成本低等优点。雨水口的形式,主要有平篦式和立篦式两类,立篦式不易堵塞,边沟需保持一定水深,但有的城镇因逐年维修道路,由于路面加高,使立篦断面减小,影响收水能力,因此大部分都为平篦式结构。

雨水在进入篦子后都是混着树叶以及泥沙,因此该种雨水在回收处理时极为麻烦,并且容易堵塞雨水管网,一般都是从雨水管网中排出,回收利用具有较大的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分离式雨水篦子,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分离弃流初期雨水,解决面源污染问题,提供便捷的回收路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分离式雨水篦子,包括篦子本体,所述篦子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网孔区,所述第一网孔区包括若干均匀设置的第一雨水过缝,所述第一网孔区周边位于进水方向的篦子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网孔区,所述第一网孔区包括若干第二雨水过缝,所述第二雨水过缝的宽度小于第一雨水过缝的宽度,所述第二雨水过缝位于第一网孔区一侧的篦子本体表面还设置有扰流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雨水过缝的宽度为25-35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雨水过缝的宽度为5-13mm。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凸起的高度为1-3mm。

进一步的,还包括井圈,所述井圈表面设置有安置围挡,所述篦子本体设置在安置围挡内,所述安置围挡外周的井圈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置围挡的内环面上设置有第一倾斜抵面,所述第一倾斜抵面相对应的篦子本体外周上设置有第二倾斜抵面。

进一步的,所述篦子本体与井圈之间还设置有销轴,所述篦子本体的转动角度大于120°。

进一步的,所述篦子本体与扰流凸起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结构设计的第二网孔区围绕在第一网孔区周边,降雨初期雨水进入时会先经过第二网孔区,然后才能到达第一网孔区,并且第二网孔区内第二雨水过缝宽度较窄,雨水能够轻易从第二雨水过缝流入,但树枝树叶则无法大量的流入,起到初步过滤作用,特别是扰流凸起的设计,使雨水优先从第二雨水过缝处流入,同时凸起又不影响行人正常行走。

因此本设计具有初期雨水弃流作用,解决面源污染问题采用铸铁材质,能够承重。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篦子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篦子本体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井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分离式雨水篦子,包括篦子本体1,篦子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网孔区2,第一网孔区包括若干均匀设置的第一雨水过缝3,第一网孔区周边位于进水方向的篦子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网孔区4,第一网孔区包括若干第二雨水过缝5,第二雨水过缝的宽度小于第一雨水过缝的宽度,第二雨水过缝位于第一网孔区一侧的篦子本体表面还设置有扰流凸起6,雨水从外部朝向第一网孔区流动,期间会经过第二网孔区,在第二网孔区内,部分雨水会被扰流凸起阻挡,直接从第二雨水过缝流入,其余的雨水再进入第一雨水过缝内。

其中,第一雨水过缝的宽度为25-35mm,属于正常宽度的设置范围;根据汇水面积和流量的计算,优选为第二雨水过缝的宽度为10mm,扰流凸起的高度为3mm,在上述宽度和高度的限定下,收集前期3mm的雨水,在雨水量小时,雨水污染物多,落叶泥沙等杂质冲击比较小,雨水能够直接进入第二雨水过缝,并当稍大时,也会被扰流凸起阻挡而进入第二雨水过缝内,当降雨量逐渐变大时,雨水已经是干净的,能够直接流过扰流凸起进入第一雨水过缝,由于第二雨水过缝的宽度为10mm,因此只有含有一些沙石或者少量的落叶泥沙的初期雨水会进入第二雨水过缝,有效的形成初步过滤的效果,该处的雨水能够被直接回收利用,有效的降低回收过滤成本。

还包括井圈7,井圈表面设置有安置围挡8,篦子本体设置在安置围挡内,实现定位,固定位置,安置围挡外周的井圈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过孔9,当井圈固定浇筑时,混凝土能够通过过孔使得井圈表面和底面得到一体连接,牢固度更高。而在安置围挡的内环面上设置有第一倾斜抵面10,第一倾斜抵面相对应的篦子本体外周上设置有第二倾斜抵面11,当施工时需要打开篦子本体时,两个倾斜抵面配合使得旋转具有避让空间,可以翻转,因此无需垂直抬升篦子本体,提高使用便捷性,操作方便。

篦子本体与井圈之间还设置有销轴,能够起到良好的防盗效果,篦子本体的转动角度大于120°,以方便施工。篦子本体与扰流凸起一体成型制成,提高强度,避免脱落。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网孔区的两侧上设置有第二雨水过缝,其只需要设置在雨水进入侧即可,图中为两侧有雨水的情况下设计的篦子本体,也可以起到引流作用。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二雨水过缝的宽度为5mm,扰流凸起的高度为2mm,第二雨水过缝宽度小,杂质进入的可能性就更小,使得过滤效果提高,扰流凸起阻挡保证雨水不会直接从小口径的第二雨水过缝流经而减少了雨水的流入。

实施例四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二雨水过缝的宽度为13mm,扰流凸起的高度为1mm,提高雨水流入量,但降低扰流凸起的高度,使得雨水过急时,对树枝树叶的阻挡小,能够快速从第二雨水过缝经过,避免进入此处。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