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桩承式沉箱海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362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桩承式沉箱海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海堤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桩承式沉箱海堤。



背景技术:

土地资源是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日益紧张,向海涂要土地,已成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共识。在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海堤结构,以大直径现浇混凝土筒桩作为基础,上部连接沉箱平台,用于提高海堤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但是,这种海堤结构在建造和使用上,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海堤结构的承载桩以大直径现浇混凝土筒桩作为基础,需要在海底深处现场施工浇筑混凝土,施工流程繁琐复杂,且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在海底产生大量的混凝土泥浆,浪费原材料,污染海洋环境。

2、海堤结构采用在沉箱平台的临海侧和临陆侧抛填碎石的形式形成镇压层,整体性较差,对于海堤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的提高发挥的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桩承式沉箱海堤,它节省原材料,降低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整体上提高了海堤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桩承式沉箱海堤,包括沉箱平台,所述沉箱平台由若干箱体拼接组成,单个所述箱体底部设置第一承载桩,所述第一承载桩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承载桩位于箱体的临海侧和临陆侧,所述箱体上设置桩孔,所述第一承载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顶端位于桩孔内,所述桩体与箱体之间通过桩孔固定连接,所述桩体为空心桩体,所述桩体的内部直径从上往下呈倒圆台状逐渐缩小,所述桩体内设置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为穿孔桩,所述连接段的直径从上往下呈倒圆台状逐渐缩小,所述连接段的顶部直径和底部直径均小于桩体的顶部直径,所述连接段的顶部直径大于桩体的底部直径,所述连接段的底部直径小于桩体的底部直径,所述连接段底部设置桩头,所述箱体的临海侧和临陆侧均设置镇压层,所述镇压层与箱体固定连接。

单个所述连接段上设置压块,所述压块上设置压杆,所述压杆顶端穿过桩体暴露在箱体顶部。

所述镇压层底部设置第二承载桩,所述第二承载桩的结构与第一承载桩相同。

两个所述镇压层之间设置连接柱。

所述箱体为钢筋混凝土箱体,所述箱体外侧设置铁质外套。

所述箱体之间焊接。

所述箱体内设置筋板,所述筋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筋板在箱体内纵横交错,所述桩孔位于筋板与箱体壁之间,所述第一承载桩位于临陆侧和临海侧的桩孔内。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制桩作为沉箱平台的承载桩,节省原材料,降低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通过桩体和连接段、桩头的配合,形成扩大桩头,提高了承载桩的抗拔力,并且使镇压层与沉箱平台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海堤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杆和压块往下压连接段,能够最大限度的方便将连接段往下压,增加扩大桩头,进一步提高了承载桩的抗拔力。

4、本实用新型在镇压层下方设置第二承载桩,进一步提高了镇压层的稳定性,使镇压层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

5、连接柱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镇压层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镇压层的稳定性。

6、箱体上设置铁质外套,便于箱体之间进行焊接,从而提高了整个沉箱平台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

7、箱体内设置筋板,不仅提高了箱体整体的牢固性,也便于对桩孔进行规划加工,优化了箱体的制造和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I部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1、箱体;2、第一承载桩;3、桩孔;4、桩体;5、连接段;6、桩头;7、镇压层;8、压块;9、压杆;10、第二承载桩;11、连接柱;12、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新型桩承式沉箱海堤,包括沉箱平台,所述沉箱平台由若干箱体1拼接组成,单个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第一承载桩2,所述第一承载桩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承载桩2位于箱体1的临海侧和临陆侧,所述箱体1上设置桩孔3,所述第一承载桩2包括桩体4,所述桩体4顶端位于桩孔3内,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桩体顶端位于海平面以上,便于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所述桩体4与箱体1之间通过桩孔3固定连接,如附图1所示,所述桩体4为空心桩体,所述桩体4的内部直径从上往下呈倒圆台状逐渐缩小,所述桩体4内设置连接段5,所述连接段5为穿孔桩,如附图3所示,连接段上设置若干穿孔,用于填入海底软土基处的泥土。所述连接段5的直径从上往下呈倒圆台状逐渐缩小,所述连接段5的顶部直径和底部直径均小于桩体4的顶部直径,使得连接段能够从桩体顶部放入,所述连接段5的顶部直径大于桩体4的底部直径,所述连接段5的底部直径小于桩体4的底部直径,使得连接段能够从桩体底部伸出,而不会整个的伸出桩体。所述连接段5底部设置桩头6,所述箱体1的临海侧和临陆侧均设置镇压层7,所述镇压层7与箱体1固定连接。镇压层与箱体之间采用混凝土浇筑形成一体结构,连接紧固牢靠。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制桩作为沉箱平台的承载桩,节省原材料,降低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桩体和连接段、桩头的配合,形成扩大桩头,提高了承载桩的抗拔力,并且使镇压层与沉箱平台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海堤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

为了方便在桩体内将连接段往下压,单个所述连接段5上设置压块8,所述压块8上设置压杆9,所述压杆9顶端穿过桩体4暴露在箱体1顶部。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桩孔位于箱体底端和顶端,压杆可穿过通孔与打桩机等一些设备相连,通过液压油缸等一些符合施工工程现场环境的执行元件控制压杆和压块往下压连接段,通过压杆和压块往下压连接段,能够最大限度的方便将连接段往下压,增加扩大桩头,进一步提高了承载桩的抗拔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镇压层的稳定性,所述镇压层7底部设置第二承载桩10,如附图1所示,第二承载桩与镇压层连接部分位于海平面上方,便于施工。所述第二承载桩10的结构与第一承载桩2相同。本实用新型在镇压层下方设置第二承载桩,进一步提高了镇压层的稳定性,使镇压层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镇压层的整体性,两个所述镇压层7之间设置连接柱11。连接柱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镇压层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镇压层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整个沉箱平台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所述箱体1为钢筋混凝土箱体1,所述箱体1外侧设置铁质外套。所述箱体1之间焊接。箱体上设置铁质外套,便于箱体之间进行焊接,相比较箱体的两侧连接端面,一端是向外凸出的凸出连接部,另一端是向内凹进的凹进连接部,所述凸出连接部插入凹进连接部连接的连接方式,提高了整个沉箱平台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

为了优化了箱体的制造和使用,所述箱体1内设置筋板12,所述筋板12为多个,多个所述筋板12在箱体1内纵横交错,所述桩孔3位于筋板12与箱体1壁之间,所述第一承载桩2位于临陆侧和临海侧的桩孔3内。箱体内设置筋板,不仅提高了箱体整体的牢固性,也便于对桩孔进行规划加工,优化了箱体的制造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建造过程中,首先将连接段从桩体顶部放入,连接段从桩体底端伸出后,与桩头进行法兰连接,形成第一承载桩,然后通过打桩机对海底软土基进行打桩,将第一承载桩放入到海底软土基中,再通过机械手、压力机或者打桩机的一些液压控制的机械设备,将第一承载桩继续往下压,桩体的顶部位于海平面上方,软土基中的一些泥土进入到连接段的穿孔内,与原有桩头形成扩大桩头,提高第一承载桩的抗拔力,从而提高第一承载桩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然后将箱体运送至桩体位置处,桩体位于箱体的桩孔内,现场浇筑混凝土使桩体与箱体紧固连接。再将箱体临海侧和临陆侧设置镇压层成型装置,放入钢筋笼,通过往镇压层成型装置内浇筑混凝土,加上钢筋笼的作用,使镇压层与箱体通过浇筑混凝土紧固连接。

单个箱体的第一承载桩,两侧镇压层形成以后,继续沿海堤设计路线按上述流程往海底软土基打桩,放入箱体,形成镇压层,直到沉箱海堤完成。箱体之间固定连接,形成沉箱平台,承载装在桩头和连接段的作用下,形成扩大桩头,提高了第一承载桩的抗拔力,而且镇压层通过浇筑混凝土与箱体固定连接,整体性更强,双重配合,在节省原材料、减少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了沉香海堤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

实施例1:

一种新型桩承式沉箱海堤,包括沉箱平台,所述沉箱平台由若干箱体1拼接组成,单个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第一承载桩2,所述第一承载桩2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承载桩2位于箱体1的临海侧和临陆侧,所述箱体1上设置桩孔3,所述第一承载桩2包括桩体4,所述桩体4顶端位于桩孔3内,所述桩体4与箱体1之间通过桩孔3固定连接,所述桩体4为空心桩体,所述桩体4的内部直径从上往下呈倒圆台状逐渐缩小,所述桩体4内设置连接段5,所述连接段5为穿孔桩,所述连接段5的直径从上往下呈倒圆台状逐渐缩小,所述连接段5的顶部直径和底部直径均小于桩体4的顶部直径,所述连接段5的顶部直径大于桩体4的底部直径,所述连接段5的底部直径小于桩体4的底部直径,所述连接段5底部设置桩头6,所述箱体1的临海侧和临陆侧均设置镇压层7,所述镇压层7与箱体1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预制桩作为沉箱平台的承载桩,节省原材料,降低了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通过桩体和连接段、桩头的配合,形成扩大桩头,提高了承载桩的抗拔力,并且使镇压层与沉箱平台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海堤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单个所述连接段5上设置压块8,所述压块8上设置压杆9,所述压杆9顶端穿过桩体4暴露在箱体1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压杆和压块往下压连接段,能够最大限度的方便将连接段往下压,增加扩大桩头,进一步提高了承载桩的抗拔力。所述镇压层7底部设置第二承载桩10,所述第二承载桩10的结构与第一承载桩2相同。本实用新型在镇压层下方设置第二承载桩,进一步提高了镇压层的稳定性,使镇压层更好的发挥自身作用。两个所述镇压层7之间设置连接柱11。连接柱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镇压层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镇压层的稳定性。所述箱体1为钢筋混凝土箱体1,所述箱体1外侧设置铁质外套。所述箱体1之间焊接。箱体上设置铁质外套,便于箱体之间进行焊接,从而提高了整个沉箱平台的牢固程度和稳定性。所述箱体1内设置筋板12,所述筋板12为多个,多个所述筋板12在箱体1内纵横交错,所述桩孔3位于筋板12与箱体1壁之间,所述第一承载桩2位于临陆侧和临海侧的桩孔3内。

在本实施例中,依照上述沉箱海堤的建造过程,在将第一承载桩继续往下压后,压力设备,如机械手、打桩机等,与压杆相连,通过下压压杆和压块,使连接段最大限度的伸出空心桩体内,从而使更多泥土进入到连接段的穿孔中,进一步提高了扩大桩头的范围,增强了第一承载桩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然后在现场浇筑混泥土将承载桩和箱体连接在一起。

另外,在建造镇压层之前,先在镇压层下方也打下第二承载桩,第二承载桩与第一承载桩的结构相同,镇压层之间浇筑连接杆,箱体之间采用焊接。通过上述优化手段,又进一步提高了整个沉箱海堤的整体性,从而使沉箱海堤的抗扭矩能力和稳定性得到了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