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930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因此对护坡进行设计十分有必要。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849688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水利工程护坡,包括上坡体和下坡体,所述的上坡体和下坡体之间设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坡体上设有若干倒U形导水筋,且若干导水筋在下坡体上由左到右,及由上到下等距离间隔设置,且上下相邻的导水筋错位设置,左右相邻的导水筋之间形成导水槽,导水筋内侧合围的空间内设有生态砌块,且所述的生态砌块内设有植物种植腔。但是坡体受侵蚀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坡顶平面上汇流而下的大量水流,因水量大,所以造成的冲击更大,同时在河道地区的护坡还要考虑水生动物的破坏,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还存在着防护效果差,抗冲击性能差,施工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以解决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着防护效果差,抗冲击性能差,施工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挡水坡,生态砌块,导水槽和挡土坡,所述的挡水坡位于坡顶平面和坡面的连接处;所述的挡土坡位于坡面的底端;所述的生态砌块紧密铺设在坡面的表面;所述的导水槽开设在生态砌块之间;所述的生态砌块包括砌块主体,导水坡面和种植孔,所述的导水坡面位于砌块主体的正表面上方;所述的种植孔开设在砌块主体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的挡水坡和挡土坡采用混凝土浇筑。

优选的,所述的导水槽采用U型槽或V型槽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的导水槽的表面铺设有混凝土层。

优选的,所述的导水槽竖向设置在砌块主体的两侧,所述的导水槽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挡水坡后部的坡顶平面上还设有绿植槽,所述的绿植槽设置有多个并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的挡水坡的底部还设置有通水孔,所述的通水孔与导水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砌块主体采用混凝土砌块,所述的导水坡面为倒U型,所述的导水坡面和砌块主体一体浇筑成型。

优选的,所述的砌块主体的背部四角处还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与砌块主体一体浇筑成型。

优选的,所述的生态砌块与坡面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防护网,所述的防护网采用不锈钢金属网。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网布设在坡面的下半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广泛应用于水利施工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水坡和挡土坡采用混凝土浇筑,有利于施工简单,造价成本低且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水槽采用U型槽或V型槽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的导水槽的表面铺设有混凝土层,有利于将坡顶平面的水流以及直接降水快速引导至坡面底部。

3.本实用新型中,述的导水槽竖向设置在砌块主体的两侧,所述的导水槽设置有多个,有利于同时进行导水,效率更高。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水坡后部的坡顶平面上还设有绿植槽,所述的绿植槽设置有多个并均匀分布,可种植根系发达的植物来稳固坡顶平面与坡面连接处的土壤。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水坡的底部还设置有通水孔,所述的通水孔与导水槽连通,有利于将挡水坡阻挡的水流引导至通水孔和导水槽处进行导出,避免对坡面的冲击。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砌块主体采用混凝土砌块,所述的导水坡面为倒U型,所述的导水坡面和砌块主体一体浇筑成型,有利于在直接降水过程中将落下的雨水引导至砌块主体两侧的导水槽中。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砌块主体的背部四角处还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与砌块主体一体浇筑成型,有利于在铺设时将砌块主体镶嵌进坡面的土层中,固定效果更佳。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生态砌块与坡面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防护网,所述的防护网采用不锈钢金属网,有利于阻挡水生动物等钻入至坡面的土层中造成破坏。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网布设在坡面的下半部分,有利于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砌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挡水坡;2、生态砌块;21、砌块主体;22、导水坡面;23、种植孔;24、固定柱;3、导水槽;31、混凝土层;4、挡土坡;5、绿植槽;6、通水孔;7、防护网;8、坡面;9、坡顶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多层防护结构的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挡水坡1,生态砌块2,导水槽3和挡土坡4,所述的挡水坡1位于坡顶平面9和坡面8的连接处;所述的挡土坡4位于坡面8的底端;所述的生态砌块2紧密铺设在坡面8的表面;所述的导水槽3开设在生态砌块2之间;所述的生态砌块2包括砌块主体21,导水坡面22和种植孔23,所述的导水坡面22位于砌块主体21的正表面上方;所述的种植孔23开设在砌块主体21的中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挡水坡1和挡土坡4采用混凝土浇筑。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导水槽3采用U型槽或V型槽的一种或组合,所述的导水槽3的表面铺设有混凝土层3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导水槽3竖向设置在砌块主体21的两侧,所述的导水槽3设置有多个。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挡水坡1后部的坡顶平面9上还设有绿植槽5,所述的绿植槽5设置有多个并均匀分布。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挡水坡1的底部还设置有通水孔6,所述的通水孔6与导水槽3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砌块主体21采用混凝土砌块,所述的导水坡面22为倒U型,所述的导水坡面22和砌块主体21一体浇筑成型。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砌块主体21的背部四角处还设置有固定柱24,所述的固定柱24与砌块主体21一体浇筑成型。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生态砌块2与坡面8的连接处还设置有防护网7,所述的防护网7采用不锈钢金属网。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网7布设在坡面8的下半部分。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挡水坡1将坡顶平面9上的水流阻挡,使水流只能经过通水孔6流出,进而流至导水槽3中,引导至坡面8底部,避免从坡面8上直接冲刷,通过挡土坡4将冲刷的土壤阻挡,在绿植槽5和种植孔23内种植植物,利用植物来固定土壤,防护网7阻挡水生动物等进入至坡面8内部破坏土层。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