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设施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湖岸防落水装置。
背景技术:
新型城市规划越来越侧重环境,现在许多城市都有人工湖,然而几乎每个人工湖都有人意外落水身亡,在注重环境和风景的同时不能不重视人身安全,尽管湖边都会有警示标志,但难免会有人忽略,需要一种意外落水保护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湖岸防落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湖岸防落水装置,包括保护台和多个高度可调的调节柱,所述保护台为上的开口的梯形槽结构,所述保护台的斜面紧贴湖岸,所述调节柱的下端固定在靠近湖岸的湖底,所述调节柱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保护台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保护台的斜面为缺口。
优选的,所述保护台包括底板、侧挡板和侧隔板,所述侧挡板为远离湖岸的矩形板,所述侧隔板为垂直于底板和侧挡板的梯形板,所述侧隔板的斜边贴紧湖岸。
优选的,所述调节柱包括固定桩、升降套筒和至少两个顶紧螺栓,所述固定桩的下端为伸入湖底的尖端,所述升降套筒套在所述固定桩的外部,所述升降套筒与所述固定桩为间隙配合,所述升降套筒的上端设有凸出的插柱,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紧密排列的插孔,所述插柱插入所述插孔,所述升降套筒设有至少两个靠近下方且与所述顶紧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顶紧螺栓旋入所述螺纹孔且顶紧所述固定桩。
优选的,所述固定桩的侧面设有多个竖向紧密排列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直径略大于所述顶紧螺栓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桩的侧面设有多个竖向紧密排列且与所述顶紧螺栓配合的螺纹盲孔,所述顶紧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后旋入所述螺纹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湖岸防落水装置设置在水面下方,不影响美观;当有人在湖岸边意外落水时,掉入保护台,该湖岸防落水装置可以有效的阻止意外落水的人直接落入水中;改变调节柱的高度可以根据水位移动保护台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保护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保护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节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调节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湖岸、2.保护台、21.底板、22.侧挡板、23.侧隔板、3.调节柱、31.固定桩、32.升降套筒、321.插柱、33.顶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6:
以下文中所对照的图式,主要表达与本实用新型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在先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6,一种湖岸防落水装置,包括保护台2和多个高度可调的调节柱3,所述保护台2为上的开口的梯形槽结构,所述保护台2的斜面紧贴湖岸1,所述调节柱3的下端固定在靠近湖岸1的湖底,所述调节柱3的上端连接在所述保护台2的下方,所述保护台2的斜面为缺口,所述保护台2包括底板21、侧挡板22和侧隔板23,所述侧挡板22为远离湖岸1的矩形板,所述侧隔板23为垂直于底板21和侧挡板22的梯形板,所述侧隔板23的斜边贴紧湖岸1,所述调节柱3包括固定桩31、升降套筒32和至少两个顶紧螺栓33,所述固定桩31的下端为伸入湖底的尖端,所述升降套筒32套在所述固定桩31的外部,所述升降套筒32与所述固定桩31为间隙配合,所述升降套筒32的上端设有凸出的插柱321,所述底板21的下方设有紧密排列的插孔,所述插柱321插入所述插孔,所述升降套筒32设有至少两个靠近下方且与所述顶紧螺栓33配合的螺纹孔,所述顶紧螺栓33旋入所述螺纹孔且顶紧所述固定桩31。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桩31的侧面设有多个竖向紧密排列的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直径略大于所述顶紧螺栓33的直径,提高升降套筒32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桩31的侧面设有多个竖向紧密排列且与所述顶紧螺栓33配合的螺纹盲孔,所述顶紧螺栓33穿过所述螺纹孔后旋入所述螺纹盲孔,提高升降套筒32的稳定性。
使用时,如图1,通过顶紧螺栓33调节升降套筒32,将调节柱3的高度调节好,将保护台2安装在调节柱3的上方,使保护台2紧贴湖岸1;当水位升高时,如图2,升高调节柱3的高度,将保护台2沿着湖岸1向斜上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