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房布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压缩空气站的管沟排污结构。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是仅次于电力的第二大动力能源,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行业。由于压缩空气中包含的固体、液体、气体等杂质,这些杂质严重影响压缩空气品质,因此空压机房除了空压机外还要设置过滤器和空气干燥机等相关设备。
在空压机房设计过程中,压缩空气由空压机房排出后汇总至压缩空气母管中,再送至过滤器与空气干燥机。传统的空压机房的布置结构存在以下缺陷和问题:
1、由于空压机房面积受限,压缩空气母管以及冷却水进水、回水母管在布置时阻碍了道路通行;2、空压机、空气干燥机与过滤器等设备上均设置有排污口,在工作过程中又均会产生污水,污水中含有少量油份,按照最新环保要求又不能直排窨井;3、空压机房地坪在采用水冲洗时存在冲洗水排出不便的情况。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集排水、集污、管道布置功能为一体的压缩空气站管沟结构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无能够适用于压缩空气站的管沟结构的缺陷,提供一种压缩空气站的管沟排污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压缩空气站的管沟排污结构,包括干路沟道、集污分支沟道和设备分支沟道,
所述的集污分支沟道和设备分支沟道均与干路沟道相通,后处理设备和空压机分别布置在干路沟道的两旁,集污分支沟道接入集污坑,设备分支沟道位于空压机旁;
干路沟道包括排污沟,排污沟为U字形,排污沟内安装有若干个管道支架,排污沟顶部安装有格珊盖板,管道支架上安装有压缩空气母管、冷却水回水母管和冷却水入水母管,后处理设备和空压机均接有压缩空气支管、冷却水入水支管、冷却水回水支管,后处理设备的压缩空气支管、冷却水入水支管、冷却水回水支管均穿过干路沟道的格珊盖板依次对应接入压缩空气母管、冷却水入水母管和冷却水回水母管,空压机的压缩空气支管、冷却水入水支管、冷却水回水支管伸入设备分支沟道后引至干路沟道内依次对应接入压缩空气母管、冷却水入水母管和冷却水回水母管。
所述的集污分支沟道位于干路沟道一侧的标高大于其位于集污坑一侧的标高。
所述的空压机和后处理设备安装处地坪的标高大于干路沟道的标高。
所述格珊盖板的材质为钢。
所述的管道支架为双混凝土梁端-端简支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缩空气站的管沟排污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形成了空压机房内的管道、排污、排水的统一结构,解决了空压机房内管道阻碍通道、地面水冲洗排水不便、设备排污汇集处理不便等问题,为空压机房的人员通行提供了通道的同时,也方便了地面清理以及设备排污处理,也缩短了管道布置距离,节省了管材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透视图;
图2为图1的正视透视图;
图3为图2中干路沟道的结构放大图;
其中,1-干路沟道、2-集污分支沟道、3-集污坑、4-排污沟、5-管道支架、6-格珊盖板、7-压缩空气母管、8-冷却水回水母管、9-冷却水入水母管、10-压缩空气支管、11-冷却水入水支管、12-设备分支沟道、13-冷却水回水支管、14-后处理设备、15-空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缩空气站的管沟排污结构,包括干路沟道1、集污分支沟道2和设备分支沟道12。干路沟道1用于放置压缩空气母管7、冷却水回水母管8和冷却水入水母管9,后处理设备14和空压机15分别布置在干路沟道1的两旁,即干路沟道1设置于空压机房中间过道下方,将压缩空气母管7、冷却水回水母管8和冷却水入水母管9移到沟道内,解决原先各类母管布置阻碍道路通行的问题。
集污分支沟道2和设备分支沟道12均与干路沟道1相通,集污分支沟道2用于汇集污水,集污分支沟道2接入集污坑3,将污水引入集污坑3进行集中处理,以克服设备污水中含有少量油份无法满足环保要求的问题。设备分支沟道12用于放置设备管道(空压机15的压缩空气支管10、冷却水入水支管11、冷却水回水支管13)和收集地面污水,设备分支沟道12位于空压机15旁,以减少管道的使用量。
如图3所示,干路沟道1包括排污沟4,排污沟4为U字形,排污沟4内安装有若干个管道支架5,管道支架5用于安装压缩空气母管7、冷却水回水母管8和冷却水入水母管9。管道支架5可以选用双混凝土梁端-端简支梁,采用《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D-ZD2010)中“82340双混凝土梁端-端简支梁(单槽钢)”,管道支架5上安装有压缩空气母管7、冷却水回水母管8和冷却水入水母管9。排污沟4顶部安装有格珊盖板6,格珊盖板6的材质可以为钢,保证其强度。整个干路沟道1由此形成了三个功能层次的划算,排污沟4底部至管道支架5之间的空间形成了排污层,专门用于汇集设备污水、地坪冲洗水;管道支架5与格珊盖板6之间的空间形成了管道层,将原有阻碍通行的各类母管移到地下;格珊盖板6则相当于盖板层的设计,为空压机房提供行人通道,也为设备污水或冲洗水进入排污层提供了水流通道。
后处理设备14和空压机15均接有压缩空气支管10、冷却水入水支管11、冷却水回水支管13,压缩空气支管10为压缩空气传输子管,冷却水入水支管11和冷却水回水支管13为冷却水传输子管。
在此,未对后处理设备14进行设备分支沟道12的设计是针对后处理设备14的技术特性而做出的技术考虑,原因在于后处理设备14所接的压缩空气支管10、冷却水入水支管11、冷却水回水支管13的管径较小,施工时一般由施工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就近布置,弯头现场制作。另外,后处理设备14的前端通过压缩空气支管10对前置设备进行悬挂,因此,后处理设备14的压缩空气支管10直接穿过干路沟道1的格珊盖板6依次接入压缩空气母管7。同样,后处理设备14的冷却水入水支管11、冷却水回水支管13位于后处理设备14同一侧靠近地面位置,后处理设备14的冷却水入水支管11和冷却水回水支管13也可以直接穿过干路沟道1的格珊盖板6依次接入冷却水入水母管9和冷却水回水母管8即可。倘若针对后处理设备14仍采用设备分支沟道12的设计,增加了管道布置成本,也增加了工程造价。
同理,空压机15采用了设备分支沟道12的设计,也是由于空压机15的技术特性而做出的技术考虑。在此,设备分支沟道12也可以采用与干路沟道1同样的结构设计,即在排污沟4内加装管道支架5、排污沟4顶加装格珊盖板6,为设备污水的排出增加了引流口。现有技术中,通常接在空压机15上的压缩空气支管10、冷却水入水支管11、冷却水回水支管13的管径较粗,现场布置存在难度,且可能造成管道阻碍通行的情况,且空压机15上三根支管均位于空压机15的同一侧,则可以集中采用设备分支沟道12的设计进行集中管道走向处理。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空压机15的压缩空气支管10、冷却水入水支管11、冷却水回水支管13伸入设备分支沟道12后,再引至干路沟道1内依次对应地接入压缩空气母管7、冷却水入水母管9和冷却水回水母管8,空压机15的压缩空气支管10与压缩空气母管7相接,空压机15的冷却水入水支管11与冷却水入水母管9相接,空压机15的冷却水回水支管13与冷却水回水母管8相接。
为了方便污水在集污坑3内的汇集,集污分支沟道2位于干路沟道1一侧的标高大于其位于集污坑3一侧的标高,即在集污分支沟道2作向集污坑3方向的放坡处理。同样,为了方便汇集地面污水或冲洗水,空压机15和后处理设备14安装处地坪的标高大于干路沟道1的标高,针对空压机15和后处理设备14安装处地坪至干路沟道1进行放坡处理。
在实际使用时,压缩空气站内依实际情况可能会存在多台空压机15和后处理设备14,压缩空气母管7、冷却水回水母管8和冷却水入水母管9通过管道支架5安装在干路沟道1内,后处理设备14的相关子管道直接穿过干路沟道1上的格珊盖板6接入相应母管道,空压机15的相关子管道通过设备分支沟道12引至干路沟道1内的相应母管道。空压机15和后处理设备14产生的污水自行通过地坪流入干路沟道1(设备分支沟道12),清洗水也通过地坪流入干路沟道1(设备分支沟道12),最终汇集入集污坑3,进行统一环保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