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吹填区泄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6512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淤泥吹填区泄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清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淤泥吹填区泄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清除河道内堆积的淤泥的过程中,被清出的淤泥会堆放入指定的吹填区。吹填土质为淤泥,颗粒极细,不易沉淀,极易造成流失。流失淤积会对旁边未建截洪沟工程产生影响,同时会影响附近村庄防洪。流失淤泥流入河流,会造成再次淤积,影响施工质量,重复清淤造成经济损失。

受地形条件限制,一些淤泥吹填区的面积较小,加之淤泥土质具有不易沉淀的特点,使得淤泥流程较短,沉淀时间缩短,因此,小面积吹填区内吹填淤泥一般会造成较多流失量,流失量控制是施工中的难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小面积吹填区淤泥流失难以控制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淤泥流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出水效果好的淤泥吹填区泄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淤泥吹填区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填区、泄水口、出泥管口、泄水围挡、围堰;所述泄水口设于靠近所述吹填区的边角处,所述出泥管口设于所述吹填区内,所述出泥管口与所述泄水口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吹填区的最大跨距;所述泄水围挡安装在所述泄水口处,所述围堰安装在所述吹填区内,所述围堰设于所述泄水口与所述出泥管口之间;所述围堰包括支架、土工布层和沙包;所述支架包括立桩杆、横连杆和斜支杆;所述立桩杆和横连杆构成具有竖向围面的围堰框架,所述立桩杆的下端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吹填区的土层内,所述斜支杆固定于所述围堰框架的一侧,所述斜支杆的上端与所述围堰框架连接,所述斜支杆的下端支撑吹填区的土层;所述土工布层绕过所述围堰框架的上端并覆盖所述围堰框架的两侧,所述土工布层位于所述围堰框架两侧的下部通过所述沙包抵压固定;所述土工布层包括内布层和外布层,所述内布层的下端嵌入所述吹填区的土层内并由所述沙包压实,所述外布层的下端铺设在吹填区的土层上并由所述沙包压实;所述泄水围挡包括圈形基板座、竖向骨架杆、横向加强筋、过滤面层;所述圈形基板座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条所述竖向骨架杆;所述竖向骨架杆之间连接有若干条沿竖 直方向分布的所述横向加强筋;所述竖向骨架杆与所述横向加强筋在所述圈形基板座的上方构成圆筒形的框架,所述过滤面层包附在所述圆筒形的框架上;所述第一过滤面层和过滤面层由至少一层金属网和土工布构成,所述土工布固定在所述金属网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第一过滤面层和过滤面层由两层金属网和一层土工布构成,所述土工布设于两层所述金属网之间。

所述吹填区内至少安装有一张所述围堰。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小面积吹填区内的淤泥流失进行有效控制,出水效果好,保证淤泥得到有效沉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泄水围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泄水围挡中圆筒形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围堰的侧视图。

图中:1、吹填区;2、泄水口;3、出泥管口;4、泄水围挡;4-1、圈形基板座;4-2、竖向骨架杆;4-3、横向加强筋;4-4、过滤面层;5、围堰;5-1、支架;5-1-1、立桩杆;5-1-2、横连杆;5-1-3、斜支杆;5-2、土工布层;5-2-1、内布层;5-2-2、外布层;5-3、沙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4,一种淤泥吹填区泄水结构,包括吹填区1、泄水口2、出泥管口3、泄水围挡4、围堰5。淤泥从出泥管口3排入吹填区1内,沉淀后的水从泄水口2排出。

所述泄水口2设于靠近所述吹填区1的边角处,所述出泥管口3设于所述吹填区1内,所述出泥管口3与所述泄水口2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吹填区1的最大跨距。以此保证淤泥从出泥管口3至泄水口2的最大流程,提高淤泥沉淀效果。

所述泄水围挡4安装在所述泄水口2处,所述围堰5安装在所述吹填区1内,所述围堰5设于所述泄水口2与所述出泥管口3之间。淤泥从出泥管口3至泄水口2需要先 后经过所述围堰5和泄水围挡4。

所述围堰5包括支架5-1、土工布层5-2和沙包5-3。

所述支架5-1包括立桩杆5-1-1、横连杆5-1-2和斜支杆5-1-3。所述立桩杆5-1-1和横连杆5-1-2构成具有竖向围面的围堰框架,所述立桩杆5-1-1的下端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吹填区1的底部土层内,所述斜支杆5-1-3固定于所述围堰框架的一侧,所述斜支杆5-1-3的上端与所述围堰框架连接,所述斜支杆5-1-3的下端支撑吹填区1的底部土层。

本实施例中,立桩杆5-1-1的下端插入吹填区1的底部土层70cm,相邻立桩杆5-1-1之间间距为1m,吹填区1的底部土层以上的立桩杆5-1-1高度按照实际施工需要设置,本实施例中,其高度设置为1.2m。当立桩杆5-1-1过高时,可将相邻的立桩杆5-1-1间距缩小,并增加加固横梁。

所述土工布层5-2绕过所述围堰框架的上端并覆盖所述围堰框架的两侧。所述土工布层5-2位于所述围堰框架两侧的下部通过所述沙包5-3抵压固定。所述土工布层5-2包括内布层5-2-1和外布层5-2-2,所述内布层5-2-1的下端嵌入所述吹填区1的底部土层内并由所述沙包5-3压实,所述外布层5-2-2的下端铺设在所述吹填区1的底部土层上并由所述沙包5-3压实。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布层5-2-1和外布层5-2-2采用250g/㎡的编制土工布。内布层5-2-1埋入吹填区1的底部土层下20cm,内布层5-2-1采用沙包5-3压紧后将吹填区1的底部土层恢复夯实,起承受压力作用。外布层5-2-2铺设在吹填区1的底部土层上,横向延伸0.5m,采用沙包5-3压实,起到防冲刷作用。土工布层5-2与围堰框架采用细铁丝绑扎牢固,铁丝沿围堰框架编制缝隙穿过,避免出现撕裂情况。绑扎采用8号铁丝,绑扎呈“X”型,双向绑扎牢固,并旋钮加力绑紧。

所述泄水围挡4包括圈形基板座4-1、竖向骨架杆4-2、横向加强筋4-3、过滤面层4-4。圈形基板4-1座为圆圈形金属板,作为泄水围挡4的底座。

所述圈形基板座4-1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固定有若干条所述竖向骨架杆4-2。所述竖向骨架杆4-2之间连接有若干条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所述横向加强筋4-3。所述竖向骨架杆4-2与所述横向加强筋4-3在所述圈形基板座4-1的上方构成圆筒形的框架。所述过滤面层4-4包附在所述圆筒形的框架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竖向骨架杆4-2的下端焊接在所述圈形基板座4-1上,所述横向加强筋4-3焊接在所述竖向骨架杆4-2上。

所述过滤面层4-4由至少一层金属网和土工布构成,所述土工布固定在所述金属网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面层4-4由两层金属网和一层土工布构成,所述土工布设于两层所述金属网之间。

为了提高过滤效果,所述吹填区1内至少安装有一张所述围堰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