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入湖口截砂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3561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入湖口截砂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雨水入湖口截砂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上使用的拦砂坝主要有普通泥石流拦砂坝、半组装式泥石流拦砂坝、组装式泥石流拦砂坝、框架式泥石流拦砂坝、变截面泥石流拦砂坝和复合式拦砂坝等,但针对入湖口处雨水与砂水同时进入湖泊、河流等造成污染的问题,设计的用于分离净化雨水与砂石的设施及装置较少。

初期雨水和地表径流含沙量较高,若直接排放至湖泊会导泥沙淤积,且雨水中污染物直接入湖导致污染负荷增加,最终会导致湖区水面的面积减小,水质恶化,进而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入湖口截砂净化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入湖口截砂净化系统,包括用于阻挡砂石的净化区、设置于净化区一侧的沉砂区和用于砂石截流的拦砂坝主体,所述拦砂坝主体包括设置于沉砂区一侧的生态滤网、位于生态滤网一侧的混凝土挡墙和用于阻挡沉淀沙粒的石笼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砂区位于净化区一侧,沉砂区底部设有具有倾斜度的底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区上方设有用于排水的雨水管道,净化区设有用于阻挡雨水中砂石的内部滤网,位于内部滤网顶部设有用于阻挡雨水中浮游杂质的水面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挡墙下端伸入底坡、上端高于生态水位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石笼网内部填充有填料、石笼网顶部设有园路;所述填料的粒径为30mm-1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滤网的孔径为2mm-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坡的坡度为5%-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的一定长度和倾斜度的底坡,保证了含砂水流的能在自重作用下,以适当流速进入沉砂区,保证大颗粒砂石的沉降,提高沉砂效果;通过设置的净化区,实现对含砂水流的初步净化,初步净化效果,提高了沉砂效率;生物滤网和格宾石笼网的设置实现了对含砂水流的二次净化,有效去除水流中的微小颗粒杂质,减轻了水流污染负荷,从源头解决了湖泊、河流治理等的难题,为后续湖泊、河流等的生态修复创造了条件;通过一端插入底坡、一端高于生态水位高度的混凝土挡墙的设置,提高了截砂净化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雨季时,截砂净化系统对湖区雨水的净化作用,在旱季时,可将沉砂区的水流排干,便于清除淤砂,一物两用,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中:1-净化区、11-水草、12-挺水浮叶植物、2-沉砂区、21-底坡、3-拦砂坝主体、31-生态滤网、32-混凝土挡墙、33-石笼网、4-雨水管道、5-填料、6-园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雨水入湖口截砂净化系统,包括用于阻挡砂石的净化区1、设置于净化区1一侧的沉砂区2和用于砂石截流的拦砂坝主体3,所述沉砂区2位于净化区1一侧,沉砂区2底部设有具有倾斜度的底坡21,所述底坡21的坡度为5%-10%,所述净化区1上方设有用于排水的雨水管道4,净化区1设有用于阻挡雨水中砂石的内部滤网,位于内部滤网顶部设有用于阻挡雨水中浮游杂质的水面滤网,所述内部滤网为种植于底坡21上的水草11,所述顶部滤网为漂浮于水面上的挺水浮叶植物12,所述拦砂坝主体3包括设置于沉砂区2一侧的生态滤网31、位于生态滤网31一侧的混凝土挡墙32和用于阻挡沉淀沙粒的石笼网33,所述混凝土挡墙32下端伸入底坡21、上端高于生态水位的高度,所述石笼网33内部填充有填料5、石笼网33顶部设有园路6;所述填料5的粒径为30mm-150mm,所述生态滤网31的孔径为2mm-5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时,含砂的雨水经位于净化区1上方的雨水管道4流入净化区1,含砂水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净化区1和沉砂区2下部倾斜的底坡21流至沉砂区2,含砂水流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净化区1的水草11和挺水浮叶植物12时,含砂水流中的砂石被阻挡,同时,水草11和挺水浮叶植物12使得含砂水流减速流动至沉砂区2,减小含砂水流与拦砂坝主体3一侧的撞击,拦砂坝主体3使得初步进化的含砂水流势能提高,初步净化的含砂水流水位提高。

在雨季泄洪时,位于沉砂区2一侧的拦砂坝主体3对初步净化的含砂水流进一步净化,拦砂坝主体3的生物滤网的孔径为2mm-5mm,可有效拦截含砂水流中粒径大于生物滤网孔径的砂石,实现将含砂水流中的大颗粒砂石拦截在生物滤网一侧,含砂水流再经过石笼网33将含砂水流中的微小沙粒沉淀,石笼网33为格宾石笼网33,格宾石笼网33实现了含砂水流的二次净化,格宾石笼网33上端设有园路6,不仅美观,而且实现了一物两用,实用性好,格宾石笼网33内填充有粒径在30mm-150mm内的填料5,采用的填料5宜选用砾石及含碳量较高的石块,含碳量较高的填料5可吸附含砂水流中的微小杂质,实现水流的净化,二次净化后的水流经经格宾石笼网33流至拦砂坝另一侧的湖泊、河流等生态水,含砂水流经初步净化和二次净化后,大部分颗粒杂质得到截流去除,减轻了水流污染负荷,从源头解决了湖泊、河流治理等的难题,为后续湖泊、河流等的生态修复创造了条件;在旱季水位较低时,通过设置的高于生态水位的混凝土挡墙32,可将沉砂区2的水流排干,并对沉砂区2进行清砂,方便了清除淤砂。

雨水管道4与拦砂坝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雨水入湖口时的流速进行设计,保证水流在此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达到30-120秒,同时,底坡21的坡度设置为5%-10%,保证含砂水流能在自重作用下,以适当的流速进入沉砂区2,以便于实现净化区1良好的初步净化效果,保证大颗粒砂石的沉降,提高沉砂效率和沉砂效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