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堆高垃圾堆体侧渗渗滤液收集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8126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堆高垃圾堆体侧渗渗滤液收集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渗滤液收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堆高垃圾堆体侧渗渗滤液收集沟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含水量在40%~60%左右。垃圾填埋处理后利用垃圾贮存坑减少垃圾水分,垃圾渗滤液主要产生于此处,垃圾在贮坑中发酵腐烂后,垃圾内在水分释放造成的。垃圾渗滤液具有较高的黏性,垃圾贮存坑底部需要设置可靠的渗滤液收集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的进口采用防堵塞措施,目前此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目前,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的渗滤液收集方式为通过库区底部的碎石导渗层、垃圾堆体中的垂直井及水平盲沟、库边渗滤液导渗盲沟等方式将渗滤液导流至库区底部渗滤液主导盲管,最终排出库区流入调节池内,但是随着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增加,库底导渗层极容易出现淤积及结垢的情况,失去导渗效果,同时垃圾堆体中的垂直井及水平盲沟因为垃圾堆体的不稳定性,会出现沉降、变形等情况,使垂直井及水平盲沟错位、断裂,也会失去导渗效果。上述导渗设施失去效果后,垃圾堆体侧渗的渗滤液将无法导排至库区底部进入库底主导盲管,有可能出现渗滤液溢出库区进入雨水截洪沟,污染周边环境。

申请号为CN201320537172.3中国专利公开了侧排放式生活垃圾储存库渗滤液收集系统,该过程需要通过将垃圾库的底板放坡,并在垃圾库的倾斜侧面的底部安装有格栅滤网装置,使垃圾库中的垃圾能充分排除渗滤液,达到更好的收集渗滤液的目的,但是只适用小型的垃圾储存池渗滤液收集系统,不适合中、大型的垃圾处理场,并且由于小型系统太复杂,设计不合理导致排放不顺畅、容易堵塞,同时小型系统在密闭式环境中维修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堆高垃圾堆体侧渗渗滤液收集沟,在库区边缘的库底膜锚固平台内建设一条侧渗滤液收集沟,用于收集无法导渗至库底主导盲管内的渗滤液,并通过该侧渗沟在低点处与库底主导盲管连接的管道将侧渗渗滤液导入库底主导盲管内,防止进入雨水截洪沟内污染周边环境,同时侧渗沟不与垃圾堆体接触,方便后期清理维护,也不会出现渗入地下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堆高垃圾堆体侧渗渗滤液收集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堆体、导盲管、碎石导渗层、库底膜、库底、覆盖膜、侧渗沟、锚固平台、雨水截洪沟和环场硬化路面;所述垃圾堆体底部防渗膜以上埋设导盲管,导盲管与侧渗沟相通,侧渗沟位于垃圾堆体的一侧,侧渗沟旁边设置有雨水截洪沟,雨水截洪沟旁边设置环场硬化路面;所述垃圾堆体下方设置库底膜;所述库底膜铺设于库底上;所述侧渗沟设置于设置锚固平台以内。

作为优选,所述导盲管包括主导盲管和多条导盲支管,主导盲管延库底平面铺设,导盲支管延库底边坡表面铺设,导盲支管与垃圾堆体的库底角度一致,导盲支管末段部分铺设于库底上。

作为优选,所述库底膜一直延伸到雨水截洪沟的内侧面,库底膜末端通过设置库底膜锚固钉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堆体上覆盖有覆盖膜。

作为优选,所述覆盖膜一直延伸到雨水截洪沟内侧,覆盖膜末端通过设置覆盖膜锚固钉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堆体与库底膜之间设置有碎石导渗层。

作为优选,所述侧渗沟的高度尺寸大于锚固平台的高度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库底设置黏土夯实。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截洪沟上设置格栅板,雨水截洪沟设置5%的坡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盲管由碎石过滤层包裹,碎石外部套有耐腐蚀有纺机织布过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库区边缘的库底膜锚固平台内建设一条渗滤液收集沟来收集无法导渗至库底的渗滤液,进入库底主导盲管进而流出库区进入调节池,收集沟不易堵塞,有效减小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高了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侧渗沟不与垃圾堆体接触,且侧渗沟设置在锚固平台库底膜上,不会出现渗入地下的情况,结构简单,同时也方便后期清理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堆高垃圾堆体侧渗渗滤液收集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堆高垃圾堆体侧渗渗滤液收集沟的俯视图。

图中

1-垃圾堆体;

2-主导盲管;

3-碎石导渗层;

4-库底膜;401-库底膜锚固钉;

5-库底;

6-覆盖膜;601-覆盖膜锚固钉;

7-导盲支管;

8-侧渗沟;

9-锚固平台;

10-雨水截洪沟;

11-环场硬化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堆高垃圾堆体侧渗渗滤液收集沟,包括垃圾堆体1、导盲管、碎石导渗层3、库底膜4、库底5、覆盖膜6、侧渗沟8、锚固平台9、雨水截洪沟10和环场硬化路面11;所述垃圾堆体1底部防渗膜以上埋设导盲管,导盲管与侧渗沟8相通,侧渗沟8位于垃圾堆体1的一侧,侧渗沟8旁边设置有雨水截洪沟10,雨水截洪沟10旁边设置环场硬化路面11;所述垃圾堆体1下方设置库底膜4;所述库底膜4铺设于库底5上;所述侧渗沟8设置于设置锚固平台9以内。

作为优选,所述导盲管包括主导盲管2和多条导盲支管7,主导盲管2延库底平面铺设,导盲支管7延库底边坡表面铺设,导盲支管7与垃圾堆体1的库底角度一致,导盲支管7末段部分铺设于库底上。

作为优选,所述库底膜4一直延伸到雨水截洪沟10的内侧面,库底膜4末端通过设置库底膜锚固钉401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堆体1上覆盖有覆盖膜6。

作为优选,所述覆盖膜6一直延伸到雨水截洪沟10内侧,覆盖膜6末端通过设置覆盖膜锚固钉601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堆体1与库底膜4之间设置有碎石导渗层3。

作为优选,所述侧渗沟8的高度尺寸大于锚固平台9的高度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库底5设置黏土夯实。

作为优选,所述雨水截洪沟10上设置格栅板,雨水截洪沟10设置5%的坡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盲管由碎石过滤层包裹,碎石外部套有耐腐蚀有纺机织布过滤层。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堵塞现象。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堆高垃圾堆体侧渗渗滤液收集沟,具体使用时,先通过在库底铺上一层库底膜4,一直延伸到雨水截洪沟10左侧,并用库底膜锚固钉401固定,库底膜4上再铺设一层碎石导渗层3,然后埋设一条沿水平方向的主导盲管2,顺着库底的倾斜方向埋设多条导盲支管7,多条导盲支管7一头与主导盲管2连通,多条导盲支管7另一头与侧渗沟8相通,侧渗沟8底部设置锚固平台9,侧渗沟8高于水平面10公分,将垃圾堆体1放入指定的区域,并在垃圾堆体1右侧、导盲支管7的上方铺设碎石导渗层3,垃圾堆体1上方覆盖一层覆盖膜6,覆盖膜6一直延伸到雨水截洪沟10左侧,覆盖膜6末端设置覆盖膜锚固钉601固定,碎石导渗层3高度与侧渗沟8平齐,可以实现隔离,同时可以有效防止垃圾堆体1进入侧渗沟8,也方便了后期维护。

通过侧渗沟8最低点与库底主导盲管5连接的管道将侧渗渗滤液导入库底主导盲管内,最终进入库底主导盲管进而流出库区进入调节池,至此实现了整个渗滤液的收集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库区边缘的库底膜锚固平台内建设一条渗滤液收集沟来收集无法导渗至库底的渗滤液,进入库底主导盲管进而流出库区进入调节池,收集沟不易堵塞,有效减小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高了垃圾处理的经济效益;设置的侧渗沟不与垃圾堆体接触,且侧渗沟设置在锚固平台库底膜上,不会出现渗入地下的情况,结构简单,同时也方便后期清理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