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降噪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1340发布日期:2018-06-22 23:3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降噪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音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降噪排水管。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楼内部排水管中流动的生活污水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目前最主要的排水管降噪方法是将排水管用水泥墙封堵起来,一方面降噪效果不明显,另一方面不方便对排水管进行维护。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6513992 U)公开了一种排水管噪音处理结构,通过对排水管表面设置噪音处理装置来降低噪音,将排水管固定在墙壁上。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但是排水管表面的噪音处理装置直接裸露在空气中,一方面噪音处理装置容易吸灰,不便于清理;另一方面会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动降噪排水管,既能够降低噪音又不影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排水管、隔离罩、噪音处理装置、固定装置,一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向上延伸形成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相邻侧板之间铰接,隔离罩的开口侧正对于墙体并与墙体连接,隔离罩内壁固接有吸音棉,所述排水管设置于隔离罩内部,排水管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噪音处理装置,噪音处理装置与墙体之间通过若干所述固定装置连接;

所述噪音处理装置包括消音板、碳纤维布,所述消音板通过若干连接组件固接于排水管外侧并与排水管同轴,消音板与排水管之间均匀设置有所述碳纤维布;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杆,所述固定座固接于墙体上且正对于所述固定杆,固定座内沿固定杆方向设置有凹槽,固定杆一侧与消音板固定连接,另一侧设置于固定座的凹槽内并与凹槽底部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排水管外圆周面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消音板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为工字形结构,固定座内设置的凹槽与固定杆相配合,所述凹槽内壁还固接有弹性垫。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罩通过卡扣固接于墙体上,隔离罩与墙体之间还设置有隔音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通过吸盘或胶粘的方式固接于墙体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隔离罩能够避免排水管表面的噪音处理装置吸收灰尘,隔离罩内壁的吸音棉具有吸音降噪的功能;隔离罩将排水管遮挡不会影响室内的美观;隔离罩外侧的消音板和碳纤维布能够降低排水管内水流产生的噪音;排水管因水流流速过快出现振动现象时,固定座与固定杆能够对排水管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降低因振动而产生的噪音;排水管可以通过固定杆向固定座方向运动从而释放振动的能量,且复位弹簧能够使排水管回归原位。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固定装置左视图;

图中:1.排水管;2.隔离罩;3.墙体;4.卡扣;5.隔音密封圈;6.吸音棉;7.消音板;8.碳纤维布;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固定座;12.固定杆;13.凹槽;14.复位弹簧;15.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下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降噪排水管,包括排水管1、隔离罩2、噪音处理装置、固定装置,一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向上延伸形成隔离罩2,所述隔离罩2相邻侧板之间铰接,隔离罩2的开口侧正对于墙体3并与墙体3连接,所述隔离罩2通过卡扣4固接于墙体3上,隔离罩2不仅能够避免排水管1表面的噪音处理装置吸收灰尘,还不会影响室内美观,打开卡扣4之后即可打开隔离罩2,便于对排水管1进行维护。

隔离罩2内壁固接有吸音棉6,吸音棉6能够降低排水管1内部的噪音,隔离罩2与墙体3之间还设置有隔音密封圈5,隔音密封圈5也能避免噪音传出,能够提高降噪效率。

所述排水管1设置于隔离罩2内部,排水管1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有所述噪音处理装置,所述噪音处理装置包括消音板7、碳纤维布8,所述消音板7通过若干连接组件固接于排水管1外侧并与排水管1同轴,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所述第一连接杆9一端与排水管1外圆周面固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10的另一端铰接于消音板7内侧。排水管1因水流流速过快发生振动时,铰接的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能够对排水管1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振动噪音。消音板7与排水管1之间均匀设置有所述碳纤维布8,消音板7和碳纤维布8都是为了降低排水管1内水流产生的噪音。

噪音处理装置与墙体3之间通过若干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1、固定杆12,所述固定座11固接于墙体3上且正对于所述固定杆12,固定座11内沿固定杆12方向设置有凹槽13,固定杆12一侧与消音板7固定连接,另一侧设置于固定座11的凹槽13内并与凹槽13底部通过复位弹簧14连接。水流流速过快时,排水管1可以通过固定杆12向固定座11方向运动从而释放振动的能量,且复位弹簧14能够使排水管1回归原位。所述固定杆12为工字形结构,固定座11内设置的凹槽13与固定杆12相配合,所述凹槽13内壁还固接有弹性垫15。工字形结构的固定杆12和与其配合的凹槽13能够避免固定杆12在凹槽13内移动时发生晃动,从而避免固定杆12移动时产生的噪音。凹槽13内壁固接的弹性垫15能够降低固定杆12与固定座1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固定座11通过吸盘或胶粘的方式固接于墙体3上,固定座11通过吸盘或胶粘固定在墙体3上,方便拆卸,不会在墙体3表面留下痕迹,影响墙体3的美观。

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排水管1内水流产生的噪音被碳纤维布8和消音板7吸收后再经隔离罩2内壁的吸音棉6吸收削弱,能够较为彻底地消除排水管1内的噪音。若水流流速过快,铰接的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能够对排水管1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振动噪音;且排水管1可以通过固定杆12向固定座11方向运动从而释放振动的能量,从而降低振动噪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