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支座振弦式锚索测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7671发布日期:2018-06-30 04:16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双向支座振弦式锚索测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旋喷锚索轴力监测装置,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基坑支护围护桩配合高压旋喷锚索一桩一锚的双向支座振弦式锚索测力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枢纽工程是我国近几年比较热门的一个行业,作为机场、公路、地铁、高铁等交通换乘中心,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作为地上地下的换乘中心,不可避免会有深基坑工程及深基坑支护工程,深基坑支护采用支护桩与高压旋喷锚索相结合,一桩一锚,取消了钢腰梁,基坑安全等级要求高,锚索轴力监测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的锚索测力计均为普通的振弦式测力计,进行监测作业时,锚索测力计与锚具只有部分接触,不能完全紧密接触,并且需增加两块额外的垫块增加操作空间,操作繁琐,影响施工效率,而且钢筒受压不均衡,易产生偏心导致无法确保测量数据的精度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锚索测力计进行锚索监测存在施工效率低下且测量精度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向支座振弦式锚索测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双向支座振弦式锚索测力装置,包括测力块,测力块的两侧设置有块状左锚具和块状右锚具,块状右锚具与测力块紧贴设置,测力块左侧设置有与其紧贴设置且位于块状左锚具右侧的双向支座,测力块内开有若干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钢绞线通孔,且钢绞线通孔的轴线在同一竖直面上,两相邻钢绞线通孔之间均设置有位于测力块内的振弦式应变计,测力块外侧壁设置有与振弦式应变计连接的测量端子,测量端子上连接有引出电缆,块状左锚具、块状右锚具及双向支座内均设置有与钢绞线通孔位置对应的穿线孔。

作业时,当围护桩间高压旋喷锚索施工完成达到张拉条件后,将锚索依次穿过块状左锚具、双向支座、测力块及块状右锚具后,进行张拉锁定;对锚索轴力进行监测时,将引出电缆接入振弦式频率测定仪,读取数据利用公式换算得到锚索轴力值,与设计轴力进行对比,如轴力有损失可以进行二次张拉,并随时监测到锚索应力变化,为下一步施工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保障了基坑安全,克服了现有锚索测力计进行锚索监测存在施工效率低下且测量精度较差的问题。

双向支座内的穿线孔前后方向倾斜设置,且双向支座内还设置有沿其中心面前后对称且上下错位设置的穿线孔I。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省去了增加垫块的工序,操作方便快捷且节约了材料,同时杜绝了因受力不均匀引起偏心现象的发生,监测数据更加的真实、精确,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向支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测力块,2-块状左锚具,3-块状右锚具,4-双向支座,5-钢绞线通孔,6-振弦式应变计,7-测量端子,8-引出电缆,9-穿线孔,10-穿线孔I。

具体实施方式

双向支座振弦式锚索测力装置,包括测力块1,测力块1的两侧设置有块状左锚具2和块状右锚具3,块状右锚具3与测力块1紧贴设置,测力块1左侧设置有与其紧贴设置且位于块状左锚具2右侧的双向支座4,测力块1内开有若干左右方向水平放置的钢绞线通孔5,且钢绞线通孔5的轴线在同一竖直面上,两相邻钢绞线通孔5之间均设置有位于测力块1内的振弦式应变计6,测力块1外侧壁设置有与振弦式应变计6连接的测量端子7,测量端子7上连接有引出电缆8,块状左锚具2、块状右锚具3及双向支座4内均设置有与钢绞线通孔5位置对应的穿线孔9。

双向支座4内的穿线孔9前后方向倾斜设置,且双向支座4内还设置有沿其中心面前后对称且上下错位设置的穿线孔I10。

具体实施过程中,测力块1为钢制材质,且长度满足振弦式应变计6的大小,测力块1的宽度、高度与状左锚具2、块状右锚具3及双向支座4一致,钢绞线通孔5的数量为三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