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7591发布日期:2018-07-27 20:3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见斜坡堤断面结构形式的施工过程均有较大规模,针对斜坡堤材料消耗大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斜坡式护岸结构形式,优化的L型窄体护岸结构可以减少部分工作量,进而降低工程造价。但因L型窄体挡浪墙结构单薄,且高度较高给施工带来不便。同时考虑在混凝土工程中,模板对于混凝土工程的费用、施工的速度均有较大影响。据国内外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模板工程费用一般约占混凝土总费用的25%~35%左右。因此,对模板结构形式、使用材料、装拆方法以及拆模时间和周转次数,均应仔细研究,以便节约原材,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对模板产生侧压力,侧压力由两个因素决定: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混凝土浇筑速度,所以,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混凝土浇筑速度成为确定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大小的关键。由于这两个参数波动特别大,混凝土初凝时间根据温度波动,混凝土浇筑速度可在0.1m/h~40m/h波动,如此大的差距,对模板的设计至关重要,这也正是高支模易发生垮塌的重要原因,因此,模板承受侧压力的能力是模板是否合格有效的关键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提高结构强度、降低成本、施工简便的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包括若干块模板,所述模板包括第一侧支撑组件和第二侧支撑组件,所述第一侧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侧支撑组件设置在两个相对侧面,所述第一侧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侧支撑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侧支撑组件、所述第二侧支撑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地面围成顶面开口的槽体结构,

所述第一侧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侧支撑板,所述第二侧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侧支撑板,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和所述第二侧支撑板均向一侧延伸使所述第一侧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侧支撑组件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侧支撑组件、所述第二侧支撑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围成截面为L型的腔体结构,L型的腔体结构内浇注混凝土形成L型窄体挡浪墙。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支撑组件和第二侧支撑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支撑模板,所述支撑模板沿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和/或第二侧支撑板依次向上排列连接。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其中所述支撑模板之间设有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模板。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和所述第二侧支撑板相对于所述L型结构的横向边的反向延伸形成加强部。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连接板,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横梁。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连接有交叉连接组件,所述第二侧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连接有交叉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连接有紧张器,所述紧张器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其中所述紧张器包括紧张钢绳和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设在紧张钢绳上。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上连接有加强支架,加强支架固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上连接有围覆横梁。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包括若干块模板,模板包括第一侧支撑组件和第二侧支撑组件,第一侧支撑组件和第二侧支撑组件设置在两个相对侧面,第一侧支撑组件与第二侧支撑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也设置在两个相对的侧面。第一侧支撑组件、第二侧支撑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与地面围成顶面开口的槽体结构,混凝土材料从开口处进行填充浇注,方便施工;

第一侧支撑组件包括第一侧支撑板,第二侧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侧支撑板,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均向一侧延伸使第一侧支撑组件和第二侧支撑组件形成L型结构;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的结构相同,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的形状结构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调整;

第一侧支撑组件、第二侧支撑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围成截面为L型的腔体结构,L型的腔体结构内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截面为L型的窄体挡浪墙结构,与钢筋和混凝土施工工艺相适应,便于钢筋绑扎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第一侧支撑板和第二侧支撑板与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配合形成L型结构的横向腔体,横向腔体内填充混凝土浇注形成L型挡浪墙的横向结构,L型挡浪墙的横向结构用来支撑L型挡浪墙竖直方向的窄体结构,横向结构用来加强L型挡浪墙的窄体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模板拼接形成,安装简便、拆卸方便、保证施工安全,浇注得到的L型窄体挡浪墙,面板平整、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施工难度降低,安全风险降低,施工效率提高,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的交叉干扰,形成流水作业施工,模板分层高度更合理,减少翻模次数,提高施工效率和混凝土表观质量,适用于外观尺寸较大的L型窄体挡浪墙施工,模板还能拼接行程其他形状的腔体,适用范围更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第一侧支撑组件(或第二侧支撑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第一侧支撑组件(或第二侧支撑组件)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围覆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第一侧支撑组件(或第二侧支撑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第一侧支撑组件(或第二侧支撑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加强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交叉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交叉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交叉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的连接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第一侧支撑组件;2、第一连接组件;3、紧张器;4、加强支架;5、第一侧支撑板;6、支撑模板;7、加强横梁;8、交叉连接组件;9、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11、连接板;12、连接横梁;13、第三连接件;14、堵头模板;15、围覆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包括若干块模板,模板包括第一侧支撑组件1和第二侧支撑组件,第一侧支撑组件1和第二侧支撑组件设置在两个相对侧面,第一侧支撑组件1与第二侧支撑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也设置在两个相对的侧面。第一侧支撑组件1、第二侧支撑组件、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与地面围成顶面开口的槽体结构,混凝土材料从开口处进行填充浇注,方便施工。

第一侧支撑组件1包括第一侧支撑板5,第二侧支撑组件包括第二侧支撑板,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均向一侧延伸使第一侧支撑组件1和第二侧支撑组件形成L型结构。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的结构相同,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的形状结构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调整。

第一侧支撑组件1、第二侧支撑组件、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围成截面为L型的腔体结构,L型的腔体结构内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形成截面为L型的窄体挡浪墙结构,与钢筋和混凝土施工工艺相适应,便于钢筋绑扎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与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配合形成L型结构的横向腔体,横向腔体内填充混凝土浇注形成L型挡浪墙的横向结构,L型挡浪墙的横向结构用来支撑L型挡浪墙竖直方向的窄体结构,横向结构用来加强L型挡浪墙的窄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通过模板拼接形成,安装简便、拆卸方便、保证施工安全,浇注得到的L型窄体挡浪墙,面板平整、光洁,接缝严密、不漏浆;施工难度降低,安全风险降低,施工效率提高,有效解决了施工过程的交叉干扰,形成流水作业施工,模板分层高度更合理,减少翻模次数,提高施工效率和混凝土表观质量,适用于外观尺寸较大的L型窄体挡浪墙施工,模板还能拼接行程其他形状的腔体,适用范围更广。

其中,第一侧支撑组件1和第二侧支撑组件可以平行相对设置,还可以设为两个成一定夹角的相对面,同理,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可以平行相对设置,也可以具有一定夹角;即形成不规则的腔体结构,浇注形成不规则的窄体挡浪墙,模板的板材结构和安装结构均根据需要的L型的窄体挡浪墙的形状结构进行设计。

结合图1-图4所示,第一侧支撑组件1和第二侧支撑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支撑模板6,支撑模板6沿第一侧支撑板5和/或第二侧支撑板依次向上排列连接,支撑模板6与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配合形成L型的竖直方向的腔体,向腔体内填充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浇注形成挡浪墙的竖直方向的窄体。支撑模板6的高度、宽度等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固定完成后,可以先对L型结构的横向腔体进行浇注,然后再向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上连接支撑模板6;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固定完成后,还可以先安装支撑模板6,再进行浇注。支撑模板6可以分段安装,L型窄体挡浪墙的竖直方向的窄体部分进行分段浇注,浇注过程更加简便,施工效率高,L型窄体挡浪墙的结构强度更高。

如图7所述,支撑模板6之间设有加强横梁7,加强横梁7固定连接两个相邻的支撑模板6。加强横梁7可拆卸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模板6,加强横梁7与支撑模板6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螺纹连接,方便对支撑模板6进行拆卸和安装,便于支撑模板6进行二次利用,节约施工成本。加强横梁7还可以与支撑模板6进行焊接,连接稳定性更高。

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相对于L型结构的横向边的反向延伸形成加强部,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形成近似梯形结构。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包括矩形的支撑部和梯形的连接部,矩形支撑部固定在地面上,梯形的连接部与支撑模板6连接;梯形连接部的一个侧边长度明显大于另一个侧边,梯形连接部的侧边沿矩形支撑部向上收缩,使L型的腔体结构的长边由下向上逐渐变窄,使挡浪墙的结构由下向上逐渐变窄,提高了挡浪墙底部的稳定性,减小了应力集中问题的出现;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力、侧压力和施工中产生的荷载,使模板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如图5所示,第一侧支撑板5、第二侧支撑板、连接板11围覆形成的L型结构的横向边,第一侧支撑板5、第二侧支撑板、连接板11上环形设有围覆横梁15,围覆横梁15起到加强支撑和限位的作用,防止浇注过程中L型结构的横向边发生变形,保证施工精度。

如图6所示,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的顶端均连接有堵头模板14,堵头模板14对模板的顶端进行封闭,防止模板的顶端落入灰尘、雨雪对混凝土挡浪墙的结构强度进行干扰,提高挡浪墙的强度。

结合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连接组件2和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若干个连接板11,相邻两个连接板11之间连接有连接横梁12。连接板11用来连接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连接板11还用来连接第一侧支撑组件1上的支撑模板6和第二侧支撑组件上的支撑模板6,保证模板拼接组成L型腔体结构。

结合图2-图10所示,第一侧支撑组件1与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连接有交叉连接组件8,第二侧支撑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之间连接有交叉连接组件8。交叉连接组件8用来连接连接板11与第一侧支撑板5、连接板11与第二侧支撑板、连接板11与支撑模板6、连接板11与堵头模板14,交叉连接组件8具有多种形式,适用于不同部位、不同结构的连接。交叉连接组件8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焊接、固定件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形式多样,适用于不同的施工环境。

如图8-图10所示,交叉连接组件8包括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第三连接件13,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10和第三连接件13的结构形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交叉连接组件8的结构形式不限于上述三种结构,可以根据结构需要设计不同的形状。

在挡浪墙施工前,需先搭建挡浪墙模板,模板安装必须保证挡浪墙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准确;模板的支撑部分应坚实可靠;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加固措施,临时加固结构包括紧张器3和加强支架4。

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组件2上连接有紧张器3,紧张器3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组件2上。紧张器3包括紧张钢绳和防护套,防护套套设在紧张钢绳上。紧张器3拉紧第一连接组件2上的连接板11,进而对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进行限位,防止模板倾倒,提高浇注过程的安全性。紧张钢绳的强度高,防护套选用塑料材质,防护套起到防腐作用,提高紧张钢绳的使用寿命,便于回收利用,塑料材质价格低、质量轻,便于运输,并且减小对模板的压力。

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上连接有加强支架4,加强支架4固定在地面上。加强支架4包括水平架和连接架,水平架平行于地面,水平架一端连接在第一侧支撑板5上、另一端连接围覆横梁15,连接架沿水平架向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延伸,加强支架4与第一侧支撑板5、加强支架4与第二侧支撑板均形成三角形支撑。加强支架4对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的侧面进行支撑,保证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的垂直度,防止倾斜而引起漏浆;也对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进行加强支撑,保证整个模板的底盘稳定。

第一侧支撑组件1和第二侧支撑组件上还连接有排水管,交叉连接组件8固定排水管,排水管从第一侧支撑组件1和第二侧支撑组件的顶端向下延伸,对模板顶端的废水进行引流,防止废水渗入挡浪墙而影响挡浪墙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L型窄体挡浪墙模板,安装过程:

(1)模板安装前表面清洁,均匀涂擦脱模剂,并对腔体内部的杂物清除干净;

(2)模板安装采用履带吊进行,安装前进行模板的轴线放样,其轴线位置用纱线拉紧并固定;

(3)先安装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固定后,安装连接板11,用交叉连接组件8对上述部件进行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和连接板11围城的腔体内安装钢筋,进而进行底层砼的浇注;

(4)底层砼浇注成型后,安装支撑模板6,利用加强横梁7将支撑模板6与第一侧支撑板5和第二侧支撑板固定,在安装连接板11,用交叉连接组件8进行固定,使模板安装到位,并进行整体加固,然后进行清理、涂刷,准备就绪对上层砼进行浇注;

支撑模板6的高度浇注完成后,安装堵头模板14,利用锥台螺母将堵头模板14底部与底层砼固定,使模板安装到位,堵头模板14安装完毕后安装连接板11,并进行整体加固,然后进行清理、涂刷,准备就绪对上层砼进行浇注。

混凝土浇注过程:混凝土的下料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用串桶浇筑,防止混凝土离析。混凝土浇注要按预定的顺序进行施工,对接缝处预先浇注一层高一等级且厚度20~30mm厚的砂浆,每位操作工应明确各自的振捣范围,控制落灰厚度,每层不得超过500mm,当沉箱混凝土浇注至离顶层约1500mm时,适当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或降低水灰比,采用二次振捣措施,做好二次压光,防止松顶。

模板安装过程和拆卸需要注意,模板内金属连接件或锚固件,应按图纸规定的要求将其拆卸或截断,且不损伤混凝土,在松动和拆卸时不对混凝土造成损坏;始终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所有的接缝都应按一致的形式位于水平或垂直平面上,接缝应严密、不漏浆;模板表面必须清理干净,有锈斑的钢模板须除锈打光,模板在使用前应彻底涂以脱模剂,脱膜剂或其它相当的代用品,应具有易于脱模的性能,并使混凝土不变色,禁用废机油;施工措施留下的钢筋、铁件等应清除并做好封闭和防腐,预埋铁件应与混凝土中钢筋绝缘;挡浪墙成型后,采用覆盖土工布淡水潮湿养护,养护时间在拆模后立即进行并由专人负责,保持砼表面潮湿且不得少于14天。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