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000发布日期:2018-08-14 17:2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蹲便器领域,具体涉及高效节能蹲便器。



背景技术:

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蹲便器的结构通常包括一长条形的便池本体,便池本体的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冲水孔,冲水孔连接有自来水管道或水箱,自来水管道或水箱上设有阀门。便池本体一端的底部设有排污孔,排污孔下端连通有存水弯,存水弯连通有连接下水管道的排污管。

现有的蹲便器结构中,人们为了池体内的污物能受到来自多方向的冲击力,通常会于便池本体的侧壁上设置20-30个呈环状分布的冲水孔,再于池体的内部设置通道,以连通这些冲水孔以及自来水管道或水箱,以便开启阀门时,自来水可从多方向对污物进行冲击。然而,自来水管道或水箱内的水压是一定的,多个冲水孔同时出水,会导致每个冲水孔出来的水的冲击力度小,虽然能实现将污物多方位地松动,但对于质量、体积比较大的污物却无法一次冲走,而且即使冲走了,池体底部也会残留一些顽固污渍,这些顽固污渍需要较大的冲击力或多次较小的冲击力才能完全清除,对于现有的蹲便器结构就只能多次冲水才能彻底清洁,非常地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节能蹲便器,以解决现有蹲便器冲水去污效果差、清洗难度大以及耗水量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效节能蹲便器,包括便池本体,所述便池本体一端底部设有排污管,便池本体侧壁上开设有冲水孔,便池本体上还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与冲水孔连通的导流通道和若干个位于导流通道下方的导流凸肋,所述导流通道包括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上挡板覆盖下挡板,且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形成喷水缝,所述导流凸肋倾斜设置,相邻导流凸肋之间形成斜水槽,所述导流凸肋的上表面呈倾斜,且导流凸肋的上端面设有锥形的分水部,所述分水部沿导流凸肋的纵向延伸。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便池本体内的排污管用于排出便池内的污物和水,冲水孔用于连通外部水源,导流通道用于储存冲水孔排出的水,上挡板和下挡板形成的喷水缝用于形成紧贴便池本体内壁面的水幕,便于水流向导流凸肋之间流动。导流凸肋对从喷水缝中喷出的水起到分流的作用,并且由于导流凸肋倾斜设置,从喷水缝中喷出的水从相邻导流凸肋之间流下,对便池本体内壁面进行洗刷,该洗刷水形成漩涡,以此提高洗刷力度,增强洗刷效果。由于从喷水缝中喷出的水也会在导流凸肋上表面运动,导流凸肋上锥形的分水部用于将导流凸肋上表面运动的水分开,使导流凸肋上表面运动的水进入分水部两侧的斜水槽中。

采用本方案能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导流通道上的喷水缝形成紧贴便池本体内壁面的水幕,进入相邻导流凸肋形成的斜水槽中,水在便池本体内运动时形成漩涡,能提高洗刷力度,增强洗刷效果,从而达到节水的效果;

2、导流凸肋上的分水部能将导流凸肋上的水引入导流凸肋两侧的斜水槽中,减少导流凸肋上水的运动,使喷水缝中喷出的水绝大部分进入斜水槽中,从而增强漩涡效果;

3、斜水槽的深度沿便池本体内部逐渐增大,从喷水缝喷出的水沿着便池本体内壁流下进入斜水槽和导流凸肋上表面时,能减少凸肋对水流的冲击,避免凸肋降低水流的冲击力。

进一步,分水部位于导流凸肋的上端面中部。在导流凸肋的上端面流动的水被分水部分成均匀的两部分,分别进入分水部两侧的斜水槽中,使斜水槽中的水流量保持一致。

进一步,所述导流通道与便池本体可拆卸连接。采用此种连接方式便于将导流通道从便池本体上拆下进行清理。

进一步,所述分水部宽度与凸肋宽度相等,且分水部高度为分水部宽度的四分之一。采用此种分水部的尺寸能增强分水部对凸肋上表面水的分离作用。

进一步,所述分水部的棱边采用圆角过渡。采用此结构能使分水部表面光滑,便池内的污物不易沾到分水部上。

进一步,所述斜水槽底部设有弧形凹陷。采用此结构能够增大斜水槽的体积,从导流通道喷射出的水能够更多地流入斜水槽内,从而减少了水流向导流凸肋上端面流动。

进一步,若干个所述导流凸肋沿便池本体内侧壁周向均布。从喷水缝喷出的水能在便池本体内壁一圈的斜水槽中流下,形成的水漩涡更大,冲刷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导流凸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导流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便池本体1、导流通道2、上挡板21、下挡板22、喷水缝23、导流凸肋3、分水部31、弧形凹陷32、斜水槽33、排污管4、存水弯5、冲水孔6、排污孔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节能蹲便器,包括便池本体1,便池本体1右端底部开设有排污孔7,排污孔7连通有存水管,存水管连通有排污管4,排污管4位于便池本体1左端底部,便池本体1上还设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包括导流通道2和多个导流凸肋3,导流通道2贴在便池本体1内壁上,导流通道2能够从便池本体1上拆卸下来,多个导流凸肋3位于导流通道2下方,且多个导流凸肋3沿便池本体1周向均布,导流凸肋3与便池本体1一体成型,导流凸肋3倾斜设置,导流凸肋3结构如图3所示,相邻导流凸肋3之间形成斜水槽33,斜水槽33的上表面呈倾斜状,斜水槽33底部设有弧形凹陷32,且导流凸肋3上表面中部设有锥形的分水部31,分水部31沿导流凸肋3纵向延伸,分水部31宽度与凸肋宽度相等,且分水部31高度为分水部31宽度的四分之一,分水部31的棱边采用圆角过渡。

便池本体1侧壁上开设有冲水孔6,导流通道2与冲水孔6连通,导流通道2结构如图4所示,导流通道2包括上挡板21和下挡板22,上挡板21覆盖住下挡板22,且上挡板21和下挡板22之间形成喷水缝23。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自来水管道或水箱与冲水孔6连通,使用完蹲便器后,开启自来水管道或水箱上的阀门,水通过便池本体1端部上的冲水孔6进入导流通道2中,从喷水缝23中喷出,对便池本体1内的污物形成极大的冲击力。与此同时,从喷水缝23中喷出的水进入相邻导流凸肋3形成的斜水槽33中,顺沿着斜水槽33流动,一方面将溅射至便池本体1侧壁上的污物冲走,另一方面沿斜水槽33流动时能形成漩涡,提高洗刷力度,增强洗刷效果。由于从喷水缝中喷出的水也会在导流凸肋3上表面运动,导流凸肋3上锥形的分水部31将导流凸肋3上表面运动的水分成均匀的两部分,分别进入分水部31两侧的斜水槽33中,减少导流凸肋3上表面水的运动,使喷水缝23中喷出的水绝大部分进入斜水槽33中,从而增强漩涡效果。冲走的污物进入至存水弯5中,随着自来水的冲入,在污物自身的重力和自来水的冲击力作用下,污物被冲入至排污管4中被彻底排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