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流排水系统上的截流式分流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242发布日期:2018-10-09 19:41阅读:10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流排水系统上的截流井,也称袋鼠井。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些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比如,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城市雨污水合流的问题。新旧城区比邻交错,污水、雨水管网系统建设年代不同,建设理念、建设标准不一,管网系统间延伸、交叉、错接、互通,产生了雨污合流现象,污水排入河道、城中水系,污染了环境,水环境的持续破坏,富营养化,致使黑臭水体出现,恶化了区域生态,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区环境。

针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我国权威部门给出了“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的十六字指导性原则,其中最根本的是控源截污,也是解决黑臭水体问题的前提,而达到控源截污的效果,最有效的措施是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彻底的分流制排水系统。但是,在不少地区的具体实施中,雨污水分流改造面临着在具体执行方面的重重困难,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按照合流制建设的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改造需要另外建设一套新系统,存在破路,与旧支管连接高程及地下用地空间紧张等问题;另一种是按照分流制建设的城市排水系统,在后期运行过程中,由于私接乱接而导致的合流现象,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单是调查合流点这项工程,工作量大,难度大。鉴于以上的原因,雨污分流改造,实施难度大,往往是费时费工费力,却收效甚微。于是,不少地区,为了切断河流及城区水系的污染源,达到截污效果,采用了大量的系统末端截流方案。用到最多的构筑物就是截流井技术。这种传统的截流井,在排向河道的合流干管上建设一座尺寸较大的检查井,井内有低位截流管、溢流堰等设施,将旱季污水截流,进入污水厂处理,雨季或旱季水量较大时,多余的水(雨污合流水)仍排入河道。

我国多地城市排水合流制管道系统中,截流井是常见的排水构筑物。但这些传统的截流井,截流进入污水管的污水流量无法控制,下游水位标高超过上游时,会造成下游水的倒灌,甚至产生路面冒水的“顶托”现象;传统的截流井,污水雨水一起截流,雨水量的瞬时暴增,使城市污水厂难以收纳并有效处理,大多地区对截流后的合流水,采用溢流排放水体的方式,对城市水体造成了污染。

近年来,业内人士发明的一些新型截流井,有止回功能的、拦渣功能的、利用浮筒的、带可调堰、跳跃堰的等等,其共有缺陷是构造复杂,加入阀门、浮筒、扇形堰等设备,建设要求高,工期长,运行管理复杂;其共有缺陷之二是截流功能不稳定,这些构造复杂的截流井,由于雨水污水内所含固体物质较多,运行一段时间后,阀门关闭、浮筒及跳跃堰的控制效果会大打折扣,且这类地下构筑物维修管理困难,影响了截流系统的整体效能。

目前采用的这些截流井,旱季将合流水截流后,进入污水厂处理,雨季溢流,使得合流水进入城区水体,要么只是侧重截流,要么只是侧重分流,要么只是侧重初雨弃流,其功能单一,构造复杂,对城区环境、水系生态来说,控源截污功效并不理想。

因此,在全国各地对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实现截流、初雨分离,又能实现雨污分流、沉砂的,简单易行的新型截流分流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合流排水系统上的截流式分流井,与同类截流井相比,无需能耗,即可以实现污水的截流、初雨的分离、又可以实现雨污水的分流,尤其是,建设简单、快捷。在我国目前各地区的分流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合流排水系统上的截流式分流井设置在雨水合流系统干管(7)上,由进水管(1)、污水室(2)、分水墙(3)、雨水室(4)、污水截流管(5)和雨水出水管(6)组成,雨水河流系统干管与进水管(1)相连接,进水管(1)的管头伸入污水室(2),污水截流管(5)位于污水室(2)底部,分水墙(3)位于污水室(2)与雨水室(4)之间,雨水出水管(6)位于雨水室(4)底部,合流干管下游段(14)与雨水室(4)连接且流体连通。分水墙位于污水室和雨水室之间,其顶部设计为薄壁堰,分水墙与进水管管头的位置参数——距离h是本发明的关键,也是能否实现分流的重要参数,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h——进水管出口射流距离m;

v——进水管压力流态下出口流速m/s;v根据压力流态下的作用水头计算;

g——重力加速度m/s2

由于进水管的特殊设计,该井可以产生重力流、压力流两种水流工况,实现重力、压力两种水头排水,特取名为“袋鼠井”。“袋鼠井”修建在城市合流排水系统的干管上,主要用于合流系统的末端分流改造,治理黑臭水体。

袋鼠井由进水管、出水管、污水室、雨水室、分水墙组成,具有截流、分流、沉砂的作用。进水管是合流干管与袋鼠井之间的关键部件,与合流干管直接相连,管径较原合流系统合流干管小2~5级,且进水管末端上部安装有自动排气阀,以利于压力流状态排气。

合流水进入袋鼠井主体的第一个功能室——污水室。进水管管头设计伸入污水室,优选25cm,污水截流管位于该管头正下方,并与该管头具有较大的落差。

雨水室设计较为宽大,流槽设计为蜗壳形,蜗壳形流槽末端分别对着挡砂墙和雨水出水管,雨水室挡砂墙下部设置凹形储砂槽,雨水室与合流干管连接,合流干管用作事故溢流口。

井上部设置两个井盖,污水室、雨水室各一个,雨水室的井盖可正对凹形储砂槽,便于泥沙清掏外运。

袋鼠井将污水初雨与雨水分开,分别排入污水室和雨水室,进入两室的污水和雨水出水管,流入各自的管网系统。“袋鼠井”通过进水管管径及构造的创新设计,满足重力、压力两种运行工况的要求,充分利用污水、雨水两种不同的水流特点,简单的水力学构筑物改造组合,在一个井内,实现了截流、雨污水分流、初雨分离以及旋流沉砂功能,可以在城市合流制雨污分流改造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的截流式分流井,最大的特点是没有采用特殊设备,充分利用进水流态的变化、构筑物的结构功能,将截流和分流两种主要功能结合起来,兼顾初雨分离、沉砂功能。该井可以实现对污水量的控制,浮渣随污水截流进污水厂处理,无需拦渣,可防止下游水倒灌,井末端设有蜗形槽,可以起到沉砂的作用。本发明截流式分流井构造简单、运行部件少、运行稳定。尤其是可以实现对初雨的分离、处理,基本可以切断合流排水系统对水体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袋鼠井的平面图;

图2是袋鼠井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及特点,结合附图实例进行阐述,本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设备的情况进行调整。

如图1所示,本发明袋鼠井设计为矩形,分为五个部分,按照水流方向顺序,分别为:进水管1、污水室2、分水墙3、雨水室4、污水截流管5、雨水出水管6。该井一般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砌块建筑,也可采用玻璃钢预制。

现以北方某城市dn1200合流系统进行说明。该合流系统,旱季污水量0.5~0.8万吨,雨水水量5~6万吨。

在合流系统末端的dn1200合流干管7上建设袋鼠井,将合流干管7断管后,进水管1与之相连,进水管1管径较合流干管7小,具体管径根据地区降雨雨型的不同而不同,以合流管上游不产生“顶托”现象为宜,在本实施例中,按照我国北方的典型暴雨雨型,进水管管径定为dn900。连接采用变径管8连接(要求不高时也可用暗井替代),变径管8上安装自动排气阀9,变径管8处砌筑闸井10。

进水管1的管头伸入袋鼠井污水室2内壁15-30cm,优选25cm,污水室最下面建dn500污水截流管5,该截流管5位于进水管1管头正下方,其管底高程低于进水管1管底高程至少1m,优选1.6米。

污水室2与雨水室4之间建混凝土分水墙3,分水墙3紧靠污水截流管5的流槽。分水墙3宽度为20-40cm,优选30cm,高度为0.8-1.2m,优选1.0m,顶端为楔形(如图2),类似水利工程中的薄壁堰。

北方某城市的雨水径流水质为,cod:60~90mg/l,ss:150~220mg/l,色度:30~60度。可见,北方某城市雨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ss,其中绝大部分是泥沙,尤其是初雨。

如图1、2,雨水室4内的流槽12为蜗形,主要作用是分离雨水中的泥沙。进水管1在满流的流态下,雨水由进水管1进入雨水室4,1米多的高程差势能转化为雨水流的动能,由于蜗形流槽的导流作用,使雨水流在雨水室4内产生旋流,将雨水中的泥沙甩至外侧,外侧水流中的泥沙碰撞到挡砂墙壁13(挡砂墙是为了抗冲击井壁上加厚的混凝土部分)下沉至沉砂槽11,这样可以实现雨水中大部分泥沙的分离,便于外运。分离出大部分泥沙的雨水则进入雨水出水管6,排至雨水系统,雨水出水管6管径为dn1200。而合流干管下游段14与雨水室4连接,作为溢流管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进水管管径、分水墙的位置和高度是雨污水分流的关键之处,管径大小的设计应使污水加初雨的量为非满流状态,这样,进水管1的出流为重力流,一经流出管口,随即下落至污水室2,由污水截流管5排走;随着降雨的延续,降雨量加大,使进水管1在满流状态下运行,这时,进水管1的管口出流为压力流,雨水由于压力的能量,像“袋鼠”跃过分水墙3,进入雨水室4,经过旋流沉砂后,排入雨水系统。

按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初期雨水(即上文提到的初雨)以2~3min降雨径流为界,本发明袋鼠井初雨取3min降雨径流。

初雨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业界对于初雨的处理是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但初雨的分离是行业中的难题,本发明的袋鼠井,将初雨分离后随污水截流管5进入污水系统,一并经污水处理厂处理。

雨水室的雨水经出水管6进入雨水的收集回用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