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沟渠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5804发布日期:2019-01-05 09:37阅读:1843来源:国知局
生态沟渠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坡,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生态沟渠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沟渠护坡结构大多为混凝土材质,护坡结构表面附着的植物很容易脱落,并且容易干燥脱水,无法达到生态沟渠护坡的结构要求,并且混凝土材质的沟渠护坡结构无法有效对水质进行过滤和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沟渠护坡结构,能够通过渗水槽、竖直总导水孔、植被槽、土壤储存槽、和横向细管相结合,在坡体上构成植物生长区、供水区和自然水利用区,从而大大提高了坡体上植被的成活率,避免植被与坡体轻易脱离。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生态沟渠护坡结构,包括坡体,坡体的一侧具有坡面,坡体的上部开设渗水槽,坡体上竖直开设竖直总导水孔,坡体的侧部设置数个生态植被培植区,数个生态植被培植区沿着坡面排成一排,生态植被培植区包括横向细管、植被槽和土壤储存槽,横向细管位于坡体的内部,横向细管的一端内部与竖直总导水孔的内部连通,每组生态植被培植区中,植被槽位于横向细管一端的上方,土壤储存槽位于横向细管一端的下方,植被槽的一侧与外界相通,坡体的内侧下部开设蓄水池,竖直总导水孔的上端内部与渗水槽的内部相通,竖直总导水孔的下端内部与蓄水池的内部相通,竖直总导水孔内安装主纤维棉绳,主纤维棉绳的下端位于蓄水池的内侧底部,主纤维棉绳的侧部连接数个分纤维棉绳,每一个分纤维棉绳位于一个横向细管内部,分纤维棉绳的一端位于土壤储存槽的内侧底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横向细管的内部填充稳定渗析材料,所述稳定渗析材料包括聚酯纤维、膨胀石墨、石棉纤维,稳定渗析材料内部成分含量按照重量的百分比为:

聚酯纤维67%;

膨胀石墨23%

石棉纤维10%;

聚酯纤维、膨胀石墨、石棉纤维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后,填装入横向细管的内部。

所述土壤储存槽的内部填充土壤层。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渗水槽、竖直总导水孔、植被槽、土壤储存槽、和横向细管相结合,在坡体上构成植物生长区、供水区和自然水利用区,从而大大提高了坡体上植被的成活率,避免植被与坡体轻易脱离。使沟渠护坡结构达到生态沟渠护坡的结构要求,让沟渠护坡结构能够利用稳定生长的制备对沟渠内的水源进行净化和过滤,位于较低位置的土壤储存槽可以种植水下植物、位于较高位置的土壤储存槽可以种植陆地绿化植物,从而根据高度层次种植适宜的植物从而既能够提高环境质量,同时能够对经过沟渠中的水进行净化。在沟渠侧壁设置植物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水在沟渠中流动的过程中,内部会存有较多的氧气,利用水中的氧气一方面可以辅助护坡结构侧壁植物的生长,同时能够提高有氧细菌对谁用有机物的净化效果。本发明的植被槽和土壤构成植物生长区,土壤储存槽能够为土壤提供存储的区域,从而避免了坡体侧部的土壤轻易流失,同时植被槽在坡体的侧部形成了植物的生长空间,植被槽在植物的侧周形成半包围结构,既能够方便植物采光,同时,为植物提供了防护作用,当水或泥沙从坡面的侧部向下冲击时,植被槽能够对内部的植物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避免植物靠近根部的区域被轻易损坏,使植物即使生长出植被槽的部分被冲击损坏,依然能够有生长的基础。本发明的竖直总导水孔、蓄水池和横向细管构成供水区,蓄水池能够存蓄水源,竖直总导水孔、横向细管与主纤维棉绳、分纤维棉绳相结合,竖直总导水孔、横向细管为主纤维棉绳、分纤维棉绳提供了空间,主纤维棉绳、分纤维棉绳能够从蓄水池内部吸水,并且将水导入到土壤中,从而使土壤保持湿润,从而使土壤达到维持植物生长的湿度要求。本发明的渗水槽构成自然水利用区,能够将雨水和地表径流导入到竖直总导水孔和蓄水池内部,从而为土壤供水。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渗水槽2横向细管3坡体4稳定渗析材料5竖直总导水孔6分纤维棉绳7主纤维棉绳8植被槽9土壤10土壤储存槽11坡面12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生态沟渠护坡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坡体3,坡体3的一侧具有坡面11,坡体3的上部开设渗水槽1,坡体3上竖直开设竖直总导水孔5,坡体3的侧部设置数个生态植被培植区,数个生态植被培植区沿着坡面11排成一排,生态植被培植区包括横向细管2、植被槽8和土壤储存槽10,横向细管2位于坡体3的内部,横向细管2的一端内部与竖直总导水孔5的内部连通,每组生态植被培植区中,植被槽8位于横向细管2一端的上方,土壤储存槽10位于横向细管2一端的下方,植被槽8的一侧与外界相通,坡体3的内侧下部开设蓄水池12,竖直总导水孔5的上端内部与渗水槽1的内部相通,竖直总导水孔5的下端内部与蓄水池12的内部相通,竖直总导水孔5内安装主纤维棉绳7,主纤维棉绳7的下端位于蓄水池12的内侧底部,主纤维棉绳7的侧部连接数个分纤维棉绳6,每一个分纤维棉绳6位于一个横向细管2内部,分纤维棉绳6的一端位于土壤储存槽10的内侧底部。

本发明通过渗水槽1、竖直总导水孔5、植被槽8、土壤储存槽10、和横向细管2相结合,在坡体3上构成植物生长区、供水区和自然水利用区,从而大大提高了坡体3上植被的成活率,避免植被与坡体3轻易脱离。使沟渠护坡结构达到生态沟渠护坡的结构要求,让沟渠护坡结构能够利用稳定生长的制备对沟渠内的水源进行净化和过滤,位于较低位置的土壤储存槽10可以种植水下植物、位于较高个位置的土壤储存槽10可以种植陆地绿化植物,从而根据高度层次种植适宜的植物从而既能够提高环境质量,同时能够对经过沟渠中的水进行净化。在沟渠侧壁设置植物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水在沟渠中流动的过程中,内部会存有较多的氧气,利用水中的氧气一方面可以辅助护坡结构侧壁植物的生长,同时能够提高有氧细菌对水中有机物的净化效果。本发明的植被槽8和土壤9构成植物生长区,土壤储存槽10能够为土壤9提供存储的区域,从而避免了坡体3侧部的土壤轻易流失,同时植被槽8在坡体3的侧部形成了植物的生长空间,植被槽8在植物的侧周形成半包围结构,既能够方便植物采光,同时,为植物提供了防护作用,当水或泥沙从坡面11的侧部向下冲击时,植被槽8能够对内部的植物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从而避免植物靠近根部的区域被轻易损坏,使植物即使生长出植被槽8的部分被冲击损坏,依然能够有生长的基础。本发明的竖直总导水孔5、蓄水池12和横向细管2构成供水区,蓄水池12能够存蓄水源,竖直总导水孔5、横向细管2与主纤维棉绳7、分纤维棉绳6相结合,竖直总导水孔5、横向细管2为主纤维棉绳7、分纤维棉绳6提供了空间,主纤维棉绳7、分纤维棉绳6能够从蓄水池12内部吸水,并且将水导入到土壤9中,从而使土壤9保持湿润,从而使土壤9达到维持植物生长的湿度要求。本发明的渗水槽1构成自然水利用区,能够将雨水和地表径流导入到竖直总导水孔5和蓄水池12内部,从而为土壤9供水。

具体实验选材和结构可实现分析:本实施例的坡体3采用水泥加纤维混合结构,具有足够强度,不会由于开设的渗水槽1、竖直总导水孔5、蓄水池12等影响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所述横向细管2的内部填充稳定渗析材料4,所述稳定渗析材料4包括聚酯纤维、膨胀石墨、石棉纤维,稳定渗析材料4内部成分含量按照重量的百分比为:

聚酯纤维67%;

膨胀石墨23%

石棉纤维10%;

聚酯纤维、膨胀石墨、石棉纤维按照上述比例混合后,填装入横向细管2的内部。

由于土壤储存槽10内部土壤9需要保持合适的湿度才能够维持内部植物的生长,而对于坡体3混凝土材质并且高度较高的情况,土壤9十分容易失水干燥,造成土壤9种植的植物干枯,我们经过不断试验测试发现,传统的纤维吸水材质在横向细管2内部的导水速度过快,导致渗水槽1、竖直总导水孔5和蓄水池12内部储存的水源过快散失,导致土壤9内部的土壤9经常出现干燥缺水的状态。设定情况竖直总导水孔5内存满水、土壤9内土壤土方量为0.3立方米、横向细管2的直径为20厘米、分纤维棉绳6为厚度3毫米,宽度10厘米的纤维布,我们先后测试了氧化铝纤维、氨纶、聚氨酯纤维、棉纤维、有机吸水树脂、聚酯纤维、膨胀石墨、石棉纤维等,最终发现,当聚酯纤维、膨胀石墨、石棉纤维三者结合后,并且成分含量按照重量的百分比为:

聚酯纤维67%;膨胀石墨23%;石棉纤维10%时,混合材料填充进横向细管2的内部能够以每分钟6毫升的速度向土壤9的内部输送水,既不会让渗水槽1、竖直总导水孔5和蓄水池12内部储存的水源过快散失,同时使土壤9保持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湿度状态,从而让坡体3上的土壤9内部保持湿润状态,从而让土壤9能够稳定的培育植物。相对于机械水泵供水以稳定渗析材料4在横向细管2的内部通过渗析供水更加稳定,适用于坡体3长期的绿植保湿。

所述土壤储存槽10的内部填充土壤层9。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