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坪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1714发布日期:2018-12-12 00:05阅读:772来源:国知局
地坪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面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地坪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上部结构有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两种,纯钢结构不需要在地基基础上搭设支撑架,只需要满足吊车吊装条件即可;混凝土结构需要在地基基础上搭设支撑架。地坪的施工出于对地坪面层的保护,往往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在软地基条件下,由于地面下的土非常差,又难以处理或处理费用太高,于是采用结构地坪。从受力上讲,结构地坪所承受的荷载会先传到梁或板再传到柱最后传到管桩基础;结构地坪做法有管桩基础无梁板结构地坪与管桩基础有梁板结构地坪两种,本发明针对管桩基础无梁板结构地坪。

因地坪施工是上部结构施工的后续作业,所以在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需对地坪基础管桩进行保护。因软地基土质存在较厚的淤泥层,极易被扰动,在管桩周边行走挖机或吊车,易导致管桩偏位、焊接接头脱焊等质量问题。上部结构施工时,常规做法是不开挖地坪基础,管桩顶覆土400-600mm,再根据正式地坪做法铺设级配碎石,浇筑垫层,以方便上部结构的施工。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重新破除垫层、清理碎石,外运多余土方,砌筑砖胎膜,掏挖桩芯,进行地坪施工。因此造成工序多,材料浪费的问题,而且存在投入大,工期长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工序多、导致工期长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有效缩短工期、减少材料浪费的地坪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地坪模板系统,包括安装在地坪管桩上的桩帽胎模,且所述桩帽胎膜通过第一预留钢筋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上的桩芯钢筋上,其中所述桩帽胎膜的底部呈圆形、顶部呈方形,所述桩帽胎膜位于所述地坪管桩的上端,所述第一预留钢筋由所述桩帽胎膜的底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地坪管桩的顶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留钢筋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地坪管桩的顶面及周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桩帽胎膜底部的圆孔比所述地坪管桩的直径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桩帽胎膜上由顶端向底端延伸设有多个第二预留钢筋,且所述第二预留钢筋的底部向所述地坪管桩的顶部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留钢筋的底部沿所述地坪管桩均匀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桩帽胎膜的内壁上还设有沿圆周方向环绕所述桩帽胎膜的第三预留钢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地坪模板的施工方法,对上述任意一项所述地坪模板系统进行施工,包括如下步骤:承台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分层压实至地坪管桩的桩顶标高,灌注所述地坪管桩的桩芯,将制作好的桩帽胎膜安装在所述地坪管桩的顶端,且使所述桩帽胎膜通过第一预留钢筋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上的桩芯钢筋上;继续回填土,分层压实至地坪垫层底部,浇筑垫层,同时用混凝土封堵所述桩帽胎膜与所述地坪管桩之间的缝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灌注所述地坪管桩的桩芯前,清理所述地坪管桩的桩头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浇筑垫层时,使所述垫层与所述桩帽胎膜的顶面平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完后,对上部结构进行施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地坪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所述桩帽胎膜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上的桩芯钢筋上,从而有利于减少土方回填,方便地坪施工,确保管桩的质量安全,且所述桩帽胎膜的底部呈圆形,从而有利于将所述桩帽胎膜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上,所述桩帽胎膜的顶部呈方形,从而方便所述桩帽胎膜内的钢筋与地坪钢筋的排布,使钢筋排布规整、美观;另外,所述桩帽胎膜有蓄水的功能,因此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入混凝土下方,增加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地坪模板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地坪模板系统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地坪模板系统的俯视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0-地坪管桩,20-桩帽胎膜,21-第一预留钢筋,22-第二预留钢筋,23-第三预留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坪模板系统,包括安装在地坪管桩10上的桩帽胎模20,所述桩帽胎膜20位于所述地坪管桩10的上端,且所述桩帽胎膜20通过第一预留钢筋21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20上的桩芯钢筋上,其中所述桩帽胎膜20的底部呈圆形、顶部呈方形,所述第一预留钢筋21由所述桩帽胎膜20的底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地坪管桩10的顶面。

本实施例所述地坪模板系统,包括安装在地坪管桩10上的桩帽胎模20,所述桩帽胎膜20位于所述地坪管桩10的上端,且所述桩帽胎膜20通过第一预留钢筋21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20上的桩芯钢筋上,从而有利于减少土方回填,方便地坪施工,确保管桩的质量安全,其中所述桩帽胎膜20的底部呈圆形,从而有利于将所述桩帽胎膜20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10上,所述桩帽胎膜20的顶部呈方形,从而方便所述桩帽胎膜20内的钢筋与地坪钢筋的排布,使钢筋排布规整、美观;另外,所述桩帽胎膜20有蓄水的功能,因此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入混凝土下方,增加稳定性,所述第一预留钢筋21由所述桩帽胎膜20的底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地坪管桩10的顶面,从而可以使所述桩帽胎膜20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10的上端。

所述第一预留钢筋21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地坪管桩10的顶面及周围,从而有利于将所述桩帽胎膜20稳固在所述地坪管桩20上的桩芯钢筋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留钢筋21的数量为四个,定位后与所述管桩灌芯钢筋焊接固定。为了预防桩位偏差,造成桩头偏斜,所述桩帽胎膜20底部的圆孔比所述地坪管桩10的直径大,通过调整所述桩帽胎膜20底圆的位置,以保证胎膜安装尺寸正确。

所述桩帽胎膜20上由顶端向底端延伸设有多个第二预留钢筋22,且所述第二预留钢筋22的底部向所述地坪管桩10的顶部延伸,所述第二预留钢筋22有固定、定位的作用,同时在浇筑所述桩帽胎膜20与所述地坪管桩10的混凝土时起支撑作用。具体地,浇筑所述桩帽胎膜20与所述地坪管桩10的孔隙时,所述第二预留钢筋22可以起模板的作用,回填土至所述第二预留钢筋22的下面,混凝土直接浇筑在所述第二预留钢筋22之间。所述第二预留钢筋22的底部沿所述地坪管桩10均匀分布,从而有利于将所述桩帽胎膜20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20上的桩芯钢筋上。所述桩帽胎膜20的内壁上还设有沿圆周方向环绕所述桩帽胎膜20的第三预留钢筋23,所述第三预留钢筋23有利于加强所述桩帽胎膜20的强度,保证所述桩帽胎膜20在施工过程中不开裂、损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坪模板的施工方法,对实施例一所述的地坪模板系统进行施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承台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分层压实至地坪管桩10的桩顶标高,灌注所述地坪管桩10的桩芯,将制作好的桩帽胎膜20安装在所述地坪管桩10的顶端,且使所述桩帽胎膜20通过第一预留钢筋21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10上的桩芯钢筋上;步骤s2:继续回填土,分层压实至地坪垫层底部,浇筑垫层,同时用混凝土封堵所述桩帽胎膜与所述地坪管桩之间的缝隙。

本实施例所述地坪模板的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1中,承台基础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分层压实至地坪管桩10的桩顶标高,灌注所述地坪管桩10的桩芯,将制作好的桩帽胎膜20安装在所述地坪管桩10的顶端,且使所述桩帽胎膜20通过第一预留钢筋21固定在所述地坪管桩10上的桩芯钢筋上,从而有利于减少土方回填,方便地坪施工,且有利于保护所述管桩基础;所述步骤s2中,继续回填土,分层压实至地坪垫层底部,浇筑垫层,同时用混凝土封堵所述桩帽胎膜与所述地坪管桩之间的缝隙,由于采用所述桩帽胎膜20,在上部结构施工时,提前预留桩头部位,无桩区域可以正常施工,桩头部位通过所述桩帽胎膜20的固定,标识,在上部结构施工时,注意保护,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顺利衔接地坪施工,而不需重复处理地基,确保管桩的质量安全及后续施工顺利衔接。

所述灌注所述地坪管桩10的桩芯前,清理所述地坪管桩10的桩头位置,从而有利于灌注所述地坪管桩10的桩芯。所述浇筑垫层时,使所述垫层与所述桩帽胎膜20的顶面平齐,从而可以保证雨水流入至所述桩帽胎膜20内。所述步骤s2完后,对上部结构进行施工,其中上部结构包括楼板模板的安装。所述上部结构施工时,在无桩区域铺设路基箱(钢结构施工)或槽钢(支撑架施工),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即可进行地坪施工,无需增加任何工序。

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地坪管桩10的桩径及地坪板厚,确定所述桩帽胎膜20底圆顶方的具体尺寸。根据确定的所述桩帽胎膜20尺寸,由工厂制作钢板胎膜,利用钢板胎膜在现场或工厂成批预制所述桩帽胎膜20。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