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成孔埋管注浆孔口封浆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04629发布日期:2018-12-25 20:20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成孔埋管注浆孔口封浆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厚层填土区预成孔埋管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成孔埋管注浆孔口封浆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许多工业厂房将厂址选在山区,由于规划及设计要求等原因场地整平后往往存在深厚的回填土。因土的级配、施工等原因,回填土往往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密实度,建(构)筑物以回填土作为持力层后,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会出现较大沉降。尤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很容易导致建筑物开裂,且设备由于过大的自重也会引发建筑物地基破坏,进而发生建筑物结构破坏的事故,严重影响工厂的日常生产安全,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厂房下厚层填土质量对生产安全顺利地运行至关重要。

目前对填土地基进行处理较经济高效的方法为强夯法,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和铁路路基、机场跑道等领域。但强夯时地基中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动应力,对临近建筑物安全和人居环境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尤其当场地基础施工已完成的情况下,用强夯法处理填土地基已不适宜,此时注浆法因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被广泛采用。

但是,现有的注浆法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注浆压力较大,再加上填土密实度不够等原因,很容易从孔口附近冒浆,导致注浆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水泥浆液不能完全进入周围填土中形成劈裂注浆通道,严重影响注浆效果与工后地基承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防止孔口冒浆、注浆效果好的预成孔埋管注浆孔口封浆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的预成孔埋管注浆孔口封浆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开设预成孔;

s2、在所述预成孔内放置注浆钢管,并将所述预成孔的孔口扩大形成桩帽腔;

s3、在所述注浆钢管的外表面和所述预成孔内表面的间隙中填充填充物,并使所述填充物的顶面低于所述注浆钢管的顶部第一设定距离;

s4、对所述桩帽腔进行封浆,封浆的浆液表面低于所述桩帽腔的顶部第二设定距离;

s5、在设定时间内进行补浆;

s6、通过注浆钢管进行注浆作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01、按照地基处理施工图纸进行注浆点位测放;

s02、将钢套管按测放的点位压入到地基中;

s03、将压入的所述钢套管缓慢拔出形成预成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对所述桩帽腔进行封浆包括:按照地基处理施工图纸上的注浆点位分布,对所述桩帽腔进行隔孔封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5中的设定时间为:0.5-3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定距离和第二设定距离分别是0.3-1.0m和5-15cm。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之后还包括步骤:s7、注浆完成后,用浆液灌满所述桩帽腔至与地面平齐,将所述注浆钢管完全填埋。

进一步地,所述桩帽腔的形状为圆台形、立方体或正方体。

本发明提供的包括预成孔和注浆钢管,所述注浆钢管穿设在所述预成孔内,所述预成孔的孔口处设置桩帽腔,所述桩帽腔内注浆形成桩帽。

进一步地,在所述注浆钢管的外表面和所述预成孔内表面的间隙中填充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顶面低于所述注浆钢管的顶部第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为0.3-1.0m。

进一步地,所述桩帽腔的形状为圆台形、立方体或正方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将预成孔的孔口扩大形成桩帽腔,对桩帽腔封浆形成封闭的混凝土桩帽,其封孔效果好,封孔桩帽本身具有强度有益于地基承载力的提高;

2)、可有效减少注浆过程中冒浆现象,确保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完毕后注浆钢管留在孔内与水泥浆形成整体构件,对地基承载力提高有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预成孔埋管注浆孔口封浆施工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预成孔埋管注浆孔口封浆施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预成孔埋管注浆孔口封浆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开设预成孔;

s2、在预成孔内放置注浆钢管,并将预成孔的孔口扩大形成桩帽腔;本发明中,桩帽腔的形状为圆台形、圆锥形、立方体或正方体。

s3、在注浆钢管的外表面和预成孔内表面的间隙中填充填充物,并使填充物的顶面低于注浆钢管的顶部第一设定距离;本发明中,填充物可以为细沙等,填充物的顶面低于注浆钢管的顶部的第一设定距离是0.4-0.6m。在实际施工中,也可根据预成孔的孔距、孔深等调整第一设定距离。

s4、对桩帽腔进行封浆,封浆的浆液表面低于桩帽腔的顶部第二设定距离;优选地,第二设定距离为5-15cm。本发明中,将封浆的浆液表面设置成低于桩帽腔的顶部的目的是:预留出注浆钢管接口,以便于后续注浆作业。具体地,对桩帽腔的进行封浆的水泥浆所用水泥标号同注浆钢管的注浆用水泥,水灰比不宜大于注浆水泥浆水灰比,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水泥浆应即配即用。

s5、在设定时间内进行补浆;这样可以避免桩帽腔内的浆液下渗后影响桩帽的成形;

s6、通过注浆钢管进行注浆作业。

本发明中,步骤s1具体包括步骤:

s01、按照地基处理施工图纸进行注浆点位测放;

s02、将钢套管按测放的点位压入到地基中;

s03、将压入的钢套管缓慢拔出形成预成孔。

上述预成孔成形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及周围建筑物影响较小;2)、在用钢套管成孔时,钢套管对周围土体具有压密作用,对地基承载力提高有益。

进一步地,步骤s4中,对桩帽腔进行封浆包括:按照地基处理施工图纸上的注浆点位分布,对桩帽腔进行隔孔封浆。这样是为了防止相邻的预成孔之间相互窜浆。

本发明的步骤s5中的设定时间为:0.5-2天。优选地,步骤s6之后还包括步骤:s7、注浆完成后,用浆液灌满桩帽腔直至与地面平齐,将注浆钢管完全填埋。

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的预成孔埋管注浆孔口封浆施工装置包括预成孔1和注浆钢管2,所述注浆钢管2穿设在所述预成孔1内,所述预成孔1的孔口处设置桩帽腔3,所述桩帽腔3内注浆形成桩帽4。

优选地,在所述注浆钢管2的外表面和所述预成孔1内表面的间隙中填充填充物5,所述填充物5的顶面低于所述注浆钢管2的顶部第一设定距离,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为0.3-1.0m。

优选地,所述桩帽腔3的形状为圆台形、立方体或正方体。

综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可将预成孔的孔口扩大形成桩帽腔,对桩帽腔封浆形成封闭的混凝土桩帽,其封孔效果好,封孔桩帽本身具有强度有益于地基承载力的提高;

2)、可有效减少注浆过程中冒浆现象,确保注浆量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完毕后注浆钢管留在孔内与水泥浆形成整体构件,对地基承载力提高有益。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