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边坡植物生长的生态护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37812发布日期:2019-02-22 20:56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护坡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利于边坡植物生长的生态护坡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于水土保持、净化水体、提高边坡植物护坡功能的生态护坡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在城市边坡防护治理过程中,对边坡的各项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虽然边坡的水土保持功能、景观功能具有很大提高,但是在边坡绿化的常规种植模式中仍然存在生态功能与防护功能不能兼顾的问题。目前边坡绿化,为了减少雨水对边坡土体的冲刷,多采用碎石拼装、预制混凝土块等硬质材料铺设,这种形式的虽然防护性能高,但是没有生态功能。

有的采用植草砖、方格等方式铺设边坡,这种形式软质景观占有一定比例,但是植物景观模式单一,生态功能性较低。采用灌木-草本植被覆盖边坡的绿化形式,生态功能性较高,但是形成稳定的护坡群落时间较长,尤其是在前期施工及植物幼苗较小期间、根系浅,水土保持能力弱,雨季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增加雨水的污染程度,同时水土流失降低植物的生活率,影响边坡的景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以增加边坡生态景观功能性,降低边坡前期水土流失,减少水资源污染,提高边坡稳定性及生态景观功能的利于边坡植物生长的生态护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于边坡植物生长的生态护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土质边坡顶部将20g/㎡无纺布埋入土中30cm,在无纺布上面铺设由棕榈树皮编织成的植草网格,并在植草网格上回填园土,之后在园土上播种50cm宽的狗牙根草种;

b、在土质边坡上,平行于边坡底边的方向上每间隔100cm设置一道凹形沟,沟深15cm;垂直于边坡底边的方向上每隔300cm设置一道深15cm的引水沟,并在所述引水沟内填充设置有种植基质的无纺布袋;

c、在土质边坡上,铺设20g/㎡的无纺布,并将土质边坡上的无纺布与设置在引水沟内的无纺布袋连接在一起,并在土质边坡上的播种区域的无纺布上设置针刺状刺破孔;

d、在土质边坡上,将由棕榈树皮制成的网格状织物覆盖在无纺布上面,在网格状织物上撒欠2cm厚的园土,在园土中将灌木种子、草本花卉种子间隔播种。

优选地,所述狗牙根草种的播种密度为25g/㎡,喷施根旺叶面肥。

优选地,所述种植基质由草炭土、园土、蛭石及保水剂四种材料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蛭石的粒径为1~3mm。

优选地,所述种植基质的制备步骤包括:将草炭土、园土、蛭石三种材料按照体积比3:3:2混合均匀,并在混匀后按照质量比加入5‰的保水剂。

优选地,所述灌木种子包括扁担木、狼牙刺、胡枝子,所述草本花卉种子包括黑麦草、匍匐委陵菜、蛇莓。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的利于边坡植物生长的生态护坡方法可以将雨水最大限度的滞留在坡面土壤中,保持土壤湿度的时间较长,为植物发芽、生长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保证植物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采用本生态护坡方法播种的种子发芽率高、发芽较快,生长度整齐,利于植物景观的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于边坡植物生长的生态护坡方法,主要通过改变边坡绿化的覆盖方式、植物搭配组合、基质配比、灌溉形式,形成整体性的地下植物根系层,以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污染,增强边坡的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边坡的生态景观功能。

具体地,所述生态护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土质边坡顶部将20g/㎡无纺布埋入土中30cm,在无纺布上面铺设由棕榈树皮编织成的植草网格,并在植草网格上回填园土,之后在园土上播种50cm宽的狗牙根草种;

b、在土质边坡上,平行于边坡底边的方向上每间隔100cm设置一道凹形沟,沟深15cm;垂直于边坡底边的方向上每隔300cm设置一道深15cm的引水沟,并在所述引水沟内填充设置有种植基质的无纺布袋;

c、在土质边坡上,铺设20g/㎡的无纺布,并将土质边坡上的无纺布与设置在引水沟内的无纺布袋连接在一起,并在土质边坡上的播种区域的无纺布上设置针刺状刺破孔;

d、在土质边坡上,将由棕榈树皮制成的网格状织物覆盖在无纺布上面,在网格状织物上撒欠2cm厚的园土,在园土中将灌木种子、草本花卉种子间隔播种。

本发明通过在边坡绿化施工过程中铺设不同材料制成的植被毯,种植不同的植物品种,将边坡划分为过滤区、灌木区、草本花卉区不同区域。

本发明通过在边坡的过渡区种植狗牙根草坪形成一道具有过滤功能的植被带,对来自于道路上的雨水进行过滤,将雨水中的大颗粒杂志过滤掉,减少雨水中的杂质,实现对雨水的净化。通过在植生毯底部增设无纺布,减少雨水及灌溉用水对土质边坡的直接冲刷,减少边坡的水土流失;通过在网状棕榈树皮纤维中间,设置不同厚度的无纺布,在贴近土层的无纺布上,留置针刺性刺破孔,降低植物扎根去无纺布任性,从而利于播种区植物的扎根生长,提高植物根系的固土性能。

进一步,本发明通过方格田的形式,将参有保水剂的基质埋置在灌溉沟中,利于灌溉水分及雨水的吸收和储存,保证播种植物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植物的发芽率及成活率;通过在植被毯播种区将灌木、草本花卉间隔播种,充分利用灌木扎根深、根系广,草本植物发芽快的优势,弥补前期灌木根系水土保持能力弱的不足,提高土质边坡的水土保持能力及生态景观功能性。

坡顶植物对雨水过滤净化的生态功能:

在土质边坡顶部,将20g/㎡无纺布埋入土中30cm,在无纺布上面铺设由棕榈树皮编织成的植草网格,植草网格上回填园土,园土上播种50cm宽狗牙根草种。优选地,所述狗牙根草种的播种密度为25g/㎡,喷施根旺叶面肥,诱导刺激草种生根。待狗牙根生长高度5~10cm后,垂直方向上草种根系生长后与棕榈树皮编织成的网格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过滤层,对竖向渗透的雨水进行净化。

在水平方向上,草坪茎形成一道具有过滤功能的植草带,将道路雨水中大粒径物资阻挡在外面,减少雨水中的杂质,实现雨水的初步过滤。经过过滤的雨水,通过边坡上的引水沟向边坡种植区径流,从而减少雨水及灌溉用水对土质边坡的直接冲刷,减少边坡的水土流失。

种植基质对边坡防护功能:

在土质边坡上,平行于边坡底边的水平方向上每隔100cm设置一道凹形沟,沟深15cm,沟间距可以根据边坡土质的含水量做适当的距离调整;垂直于边坡底边的竖向上每隔300m设置一道深15cm的引水沟,沟内放置填充有基质的无纺布袋。在整好地形的边坡上方铺设20g/㎡的无纺布,该无纺布与放置在沟内的无纺布袋连接在一起,袋与沟体轮廓吻合,袋内填充种植基质。

优选地,所述种植基质由草炭土、园土、蛭石及保水剂四种材料混合而成,所述蛭石的粒径为1~3mm。所述种植基质的制备步骤包括:将草炭土、园土、蛭石三种材料按照体积比3:3:2混合均匀,并在混匀后按照质量比加入5‰的保水剂。保水剂为白色颗粒状晶体,粒径1~2mm,能够多次吸水、失水。将带有保水剂种植基质的无纺布铺设在纵横相交的沟中,当灌溉水或者雨水在边坡上径流时,通过种植基质中的保水剂将雨水吸收在沟内,向土壤中渗透,减少水分在边坡表面的汇集,降低其冲刷能力。

通过种植基质中的保水剂,当土壤中水分充足时将灌溉水分及雨水的吸收和储存,土壤中水分减少时,将水分释放出来。通过浸透的方式,湿润种子周边的土壤,从而保证播种植物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植物的发芽率及成活率,利于植物景观的形成。在播种区域的无纺布上留置针刺状刺破孔,降低播种区域内的无纺布韧性和强度,降低植物向下扎根生长时遇到的阻力,为植物根系生长创造环境,有利于植物的扎根生长,提高植物根系的固土能力,减少雨水对边坡土体的冲刷影响。

灌木草本植物的固土及景观功能:

将由棕榈树皮制成的网格状织物,覆盖在无纺布上面,在网格状织物上撒欠2cm园土,在园土中将灌木种子如扁担木、狼牙刺、胡枝子,草本花卉种子如黑麦草、匍匐委陵菜、蛇莓,间隔播种,充分利用灌木种子扎根深、根系广,草本植物发芽快的优势,弥补前期灌木根系水土保持能力弱的不足。通过铺设的网状棕榈皮织物,草本花卉植物根系攀附在织物上,与其相互交织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性的地下植物根系层,增加边坡土体的稳定性。通过间隔种植的灌草植物,能够将灌木深层固土与草本的表层固土相结合,增加边坡土体的抗剪切能力,提高了边坡的荷载力及土质边坡的水土保持能力和生态景观功能性。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以某抗逆植物园边坡植物研究区域进行的试验为例进行说明:

在某抗逆植物园边坡植物研究区域,在坡面长35m,坡面3.6m,倾斜角度32~35度的土质边坡进行技术检验,播种高羊茅、西洋滨菊、多花胡枝子、锦鸡儿灌木等地被植物,通过直径1.2cm的五孔微喷带浇水,落水量24mm每分钟,为对坡面水土流失采用细沙填充沟体积法进行计算。通过对比,采用传统护坡技术覆盖的边坡区域,土体流失量约0.014m3/㎡,采用本发明的生态护坡方法区域,土体的流失量约0.008m3/㎡,土体流失量明显减少,边坡土壤保持能力显著提高。

同时,根据坡面形成径流时间,本发明中的生态护坡方法形成径流的时间集中在12~15min,传统护坡技术的时间集中在8~11min,在灌溉的前15分钟,也就是降雨水量在24~36mm时,可以明显减少坡体表面径流,从而减少雨水对边坡土质的影响,减小冲刷,降低土壤的冲击流失,增加坡面的生态功能。

同时通过移动式土壤墒情检测站采集数据,检测土壤深度10cm处湿度以及地表50cm处空气湿度检测的数据。与传统的护坡技术相比,本发明中的利于边坡植物生长的生态护坡方法可以将雨水最大限度的滞留在坡面土壤中,保持土壤湿度的时间较长,为植物发芽、生长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保证植物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水分,采用本生态护坡方法播种的种子发芽率高、发芽较快,生长度整齐,利于植物景观的形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