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1193发布日期:2020-06-02 20:0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设备是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全、健康、高效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各种设施及系统的总称,它包括给水、排水、热水供应、通风、建筑自动化等设施和系统,快速冲击夯属于建筑设备的一种,快速冲击夯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

现有的快速冲击夯都是通过内燃机提供动力,而内燃机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内燃机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将因温度过高而损坏,降低快速冲击夯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快速冲击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强烈振动,可能导致使用者内脏器官损伤或位移,周围神经和血管功能的改变,可能造成各种类型的、组织的、生物化学的改变,导致组织营养不良,如足部疼痛、下肢疲劳、足背脉搏动减弱、皮肤温度降低等危害,不利于使用者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包括外壳、握把和执行板,所述握把设置在外壳顶端的一侧,所述执行板设置在外壳的底端,所述外壳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外壳上设有减振机构和至少两个冷却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内燃机、偏心轮、连杆、动力管、回力弹簧、连接块和夯柱,所述内燃机固定在外壳内的一侧,所述偏心轮安装在内燃机上,所述偏心轮的远离内燃机的一侧通过连杆与动力管的顶端铰接,所述动力管竖向设置,所述动力管套设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的上方通过回力弹簧与动力管内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方与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管套设在夯柱上;

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连接环、固定环、支撑环、活塞、压缩缸、旋转杆、缓冲组件和至少两个减振组件,所述固定环套设在外壳的顶端,所述连接环和支撑环均套设在外壳上,所述连接环设置在固定环和支撑环之间,所述握把的一端与连接环的靠近内燃机的一侧铰接,所述压缩缸的顶端套设在活塞上,所述压缩缸竖向设置,所述压缩缸固定在外壳的一侧,所述握把的中端通过旋转杆与活塞的顶端铰接,所述减振组件和冷却机构一一对应;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风扇、出气口、进气口、转动轴、连接轴承、传动锥齿轮、动力锥齿轮、连杆和连接组件,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外壳底端的一侧,所述出气口设置在外壳的顶端,所述外壳的顶端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竖向设置,所述风扇通过连接轴承套设在转动轴的底端,所述风扇设置在外壳内,所述传动锥齿轮套设在转动轴的远离风扇的一端,所述传动锥齿轮设置在外壳的上方,所述动力锥齿轮与传动锥齿轮啮合,所述动力锥齿轮套设在连杆的一端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连杆上;

放大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可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42v,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超声波话筒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九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十电阻和可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四电容和第十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第八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八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分别与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通过第六电阻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与第一电容并联,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与第五电容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减振的效果,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减振箱、连接块、减振杆、减振块、连接孔、两个缓冲单元和两个拉伸单元,所述减振箱的顶端套设在夯柱上,所述执行板固定在减振箱的下方,所述连接块固定在夯柱的底端,两个拉伸单元分别设置在连接块的两侧,所述减振杆的顶端固定在连接块的下方,所述减振块固定在减振箱的内壁上,所述减振块设置在减振杆的下方,所述连接孔设置在减振块上,所述连接孔与减振杆同轴设置,两个缓冲单元分别设置在连接孔的两侧,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减振块内。

作为优选,为达到减振的目的,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开口、跳动块和位移块,所述开口设置在连接孔的一侧,所述开口套设在位移块上,所述位移块的远离连接孔的一端通过跳动块与开口的远离连接孔的内部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减振效果,所述拉伸单元包括弹性线和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固定在减振箱内的顶端,所述弹性线的一端固定在减振箱内的底部,所述弹性线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固定在连接块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减振杆无法实现减振,所述位移块的靠近连接孔的一端和减振杆的靠近连接孔的一端均设有半球块,所述半球块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半圆,所述半球块的半圆截面直径所在的边朝远离连接孔设置。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握把的振动,所述减振组件包括连杆和减振弹簧,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环的下方和支撑环的上方,所述连杆竖向设置,所述连接环和减振弹簧均套设在套杆上,所述连接环的下方通过减振弹簧与支撑环的上方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连杆与连接环的摩擦力,所述连杆上涂有润滑油。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风扇转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传动绳、转筒、扭转弹簧、第二定滑轮和辅助块,所述辅助块和第二定滑轮均固定在外壳的顶端,所述辅助块套设在连杆的远离动力锥齿轮一端上,所述转筒和扭转弹簧均套设在连杆上,所述转筒的靠近辅助块的一侧通过扭转弹簧与辅助块连接,所述传动绳的一端固定在连接环的上方,所述传动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固定在转筒的外周,所述传动绳卷绕在转筒上。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热气回流,所述连接轴承为单向连接轴承。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压缩缸内设有氮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通过减振机构实现减振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因振动导致身体不适,与现有的减振机构相比,该减振机构机构巧妙,实用性更好,不仅如此,还通过冷却机构实现冷却的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与现有的冷却机构相比,该冷却机构通过设备自身的跳动产生驱动力,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减振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冷却机构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缓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的放大电路;

图中:1.外壳,2.握把,3.执行板,4.内燃机,5.偏心轮,6.连杆,7.动力管,8.回力弹簧,9.连接块,10.夯柱,11.连接环,12.固定环,13.支撑环,14.活塞,15.压缩缸,16.旋转杆,17.风扇,18.出气口,19.进气口,20.转动轴,21.连接轴承,22.传动锥齿轮,23.动力锥齿轮,24.连杆,25.减振箱,26.连接块,27.减振杆,28.减振块,29.连接孔,30.开口,31.跳动块,32.位移块,33.弹性线,34.第一定滑轮,35.半球块,36.连杆,37.减振弹簧,38.传动绳,39.转筒,40.扭转弹簧,41.第二定滑轮,42.辅助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包括外壳1、握把2和执行板3,所述握把2设置在外壳1顶端的一侧,所述执行板3设置在外壳1的底端,所述外壳1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外壳1上设有减振机构和至少两个冷却机构;

使用者通过握住握把2控制该设备移动,通过动力机构使执行板3实现夯实的物体的功能,通过减振机构实现减振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因振动导致身体不适,还通过冷却机构实现冷却的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内燃机4、偏心轮5、连杆6、动力管7、回力弹簧8、连接块9和夯柱10,所述内燃机4固定在外壳1内的一侧,所述偏心轮5安装在内燃机4上,所述偏心轮5的远离内燃机4的一侧通过连杆6与动力管7的顶端铰接,所述动力管7竖向设置,所述动力管7套设在连接块9上,所述连接块9的上方通过回力弹簧8与动力管7内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接块9的下方与夯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管7套设在夯柱10上;

内燃机4运行,使偏心轮5转动,通过连杆6使动力管7升降,从而使夯柱10升降,通过夯柱10在动力管7内的升降使回力弹簧8伸缩,通过回力弹簧8的弹性弹起外壳1,使外壳1跳动,便于外壳1位移。

如图3所示,所述减振机构包括连接环11、固定环12、支撑环13、活塞14、压缩缸15、旋转杆16、缓冲组件和至少两个减振组件,所述固定环12套设在外壳1的顶端,所述连接环11和支撑环13均套设在外壳1上,所述连接环11设置在固定环12和支撑环13之间,所述握把2的一端与连接环11的靠近内燃机4的一侧铰接,所述压缩缸15的顶端套设在活塞14上,所述压缩缸15竖向设置,所述压缩缸15固定在外壳1的一侧,所述握把2的中端通过旋转杆16与活塞14的顶端铰接,所述减振组件和冷却机构一一对应;

外壳1的跳动带动连接环11跳动,连接环11通过减振组件实现减振的功能,通过固定环和支撑环13避免连接环11与外壳1脱落,当使用者握住握把2时,外壳1的跳动使握把2通过旋转杆16挤压活塞14,使活塞14挤压压缩缸15内的空气,通过压缩空气产生的弹性降低握把2的横向推动力,实现减振。

如图4-5所示,所述冷却机构包括风扇17、出气口18、进气口19、转动轴20、连接轴承21、传动锥齿轮22、动力锥齿轮23、连杆24和连接组件,所述进气口19设置在外壳1底端的一侧,所述出气口18设置在外壳1的顶端,所述外壳1的顶端套设在转动轴20上,所述转动轴20竖向设置,所述风扇17通过连接轴承21套设在转动轴20的底端,所述风扇17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传动锥齿轮22套设在转动轴20的远离风扇17的一端,所述传动锥齿轮22设置在外壳1的上方,所述动力锥齿轮23与传动锥齿轮22啮合,所述动力锥齿轮23套设在连杆24的一端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连杆24上;

通过连接组件使连杆24转动,从而使动力锥齿轮23转动,带动传动锥齿轮22转动,从而使转动轴20转动,通过连接轴承21带动风扇17转动,产生向上的气流,从而使外壳1内的热量通过出气口18排出,外壳1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口19进入外壳1内,实现冷却的功能。

如图8所示,放大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可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ne542v,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超声波话筒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通过第三电阻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的另一端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九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十电阻和可调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第四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四电容和第十一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与集成电路的第八端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八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通过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七端分别与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八端通过第六电阻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与第一电容并联,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与第五电容连接。

通过超声波话筒接收到超声波信号,随后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九电阻和第三电容组成的rc滤波电路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再进入到集成电路进行放大,放大倍数约1000倍,同时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输出放大以后的超声波信号,经过第五电容进行滤波处理;接着其输出经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整流成直流,使得超声波信号稳定在一个能够进行触发的信号电压上,最后通过场效应管控制继电器动作,而且场效应管输出电流可达2a,因此可以带动很大的负载,如电磁阀、大功率灯等。

如图6所示,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减振箱25、连接块26、减振杆27、减振块28、连接孔29、两个缓冲单元和两个拉伸单元,所述减振箱25的顶端套设在夯柱10上,所述执行板3固定在减振箱25的下方,所述连接块26固定在夯柱10的底端,两个拉伸单元分别设置在连接块26的两侧,所述减振杆27的顶端固定在连接块26的下方,所述减振块28固定在减振箱25的内壁上,所述减振块28设置在减振杆27的下方,所述连接孔29设置在减振块28上,所述连接孔29与减振杆27同轴设置,两个缓冲单元分别设置在连接孔29的两侧,所述缓冲单元设置在减振块28内,当夯柱10向下移动时,带动连接块26向下移动,从而使减振杆27向下移动,使减振杆27移动至减振块28上的连接孔29内,通过缓冲单元降低减振杆27的冲击力,还通过拉伸单元进一步实现缓冲的功能。

如图7所示,所述缓冲单元包括开口30、跳动块31和位移块32,所述开口30设置在连接孔29的一侧,所述开口30套设在位移块32上,所述位移块32的远离连接孔29的一端通过跳动块31与开口30的远离连接孔29的内部连接,当减振杆27移动至连接孔29内时,减振杆27挤压位移块32向远离连接孔29方向移动,使位移块32挤压跳动块31,通过跳动块31的弹性作用实现降低减振杆27的冲击力来减小振动。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减振效果,所述拉伸单元包括弹性线33和第一定滑轮34,所述第一定滑轮34固定在减振箱25内的顶端,所述弹性线33的一端固定在减振箱25内的底部,所述弹性线33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34固定在连接块26的上方,当减振杆27向下移动时,带动弹性线33拉伸,通过弹性线33的弹力降低减振杆27的冲击力,实现了减振的功能。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减振杆27无法实现减振,所述位移块32的靠近连接孔29的一端和减振杆27的靠近连接孔29的一端均设有半球块35,所述半球块35的竖向截面形状为半圆,所述半球块35的半圆截面直径所在的边朝远离连接孔29设置,通过球面的接触可以使位移块32得到轴向推力,避免位移块32无法轴向移动而导致减振杆27缓冲失败。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握把2的振动,所述减振组件包括连杆36和减振弹簧37,所述连杆3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环12的下方和支撑环13的上方,所述连杆36竖向设置,所述连接环11和减振弹簧37均套设在套杆上,所述连接环11的下方通过减振弹簧37与支撑环13的上方连接,当外壳1带动连接环11跳动时,通过减振弹簧37的弹性作用使连接环11减小振动幅度,从而减小了握把2的振动感。

作为优选,为了减小连杆36与连接环11的摩擦力,所述连杆36上涂有润滑油,润滑油具有润滑的作用,可以减小连杆36与连接环11的摩擦力,提高了连接环11移动的顺畅性。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风扇17转动,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传动绳38、转筒39、扭转弹簧40、第二定滑轮41和辅助块42,所述辅助块42和第二定滑轮41均固定在外壳1的顶端,所述辅助块42套设在连杆24的远离动力锥齿轮23一端上,所述转筒39和扭转弹簧40均套设在连杆24上,所述转筒39的靠近辅助块42的一侧通过扭转弹簧40与辅助块42连接,所述传动绳38的一端固定在连接环11的上方,所述传动绳38的另一端绕过第二定滑轮41固定在转筒39的外周,所述传动绳38卷绕在转筒39上,当连接环11向下移动时,连接环11拉紧传动绳38,从而使转筒39转动,通过转筒39的转动带动连杆24转动,当连接环11向上移动时,传动绳38松开,转筒39通过扭转弹簧40转动,使转筒39拉紧传动绳38,从而使连杆24反向转动,实现了驱动连杆24转动的功能。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热气回流,所述连接轴承21为单向连接轴承,单向连接轴承是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的一种连接轴承,可以使风扇17朝一个方向旋转,避免连杆24带动风扇17双向转动使热气回流。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压缩缸15内设有氮气,氮气是惰性气体,稳定性比较高,不会受外界影响,而且是非易燃易爆气体,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该设备通过减振机构实现减振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因振动导致身体不适,还通过冷却机构实现冷却的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具有冷却功能的减振效果好的建筑设备通过减振机构实现减振的效果,避免使用者因振动导致身体不适,与现有的减振机构相比,该减振机构机构巧妙,实用性更好,不仅如此,还通过冷却机构实现冷却的功能,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设备损坏,与现有的冷却机构相比,该冷却机构通过设备自身的跳动产生驱动力,更加环保。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