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移动公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4248发布日期:2018-09-05 01:26阅读:2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卫生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式移动公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到公园、广场休闲健身的人们越来越多,车站的人流密度越来越大,为了人们方便的需要,这些公告场所通常需要配置移动公厕。移动厕所不受任何工作环境的限制,外型结构轻巧,颜色搭配合理,适合于城市街道、公园绿化、车站、码头、旅游景点、别墅区、新建小区、大型工地、广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及繁华商业街等。移动公厕具有可移动、可组合、方便运输等优点。现有的移动公厕功能较为单一,且移动公厕均为相对密封结构,使用公厕时产生的气味会聚集在公厕隔间内,降低其使用的舒适度;而且,在北方严寒地区,还会出现因水箱结冰导致难以冲水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式移动公厕,能够保障其冬季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载式移动公厕,包括车体,车体内设有多个坐便隔间和至少一个挂壁便斗隔间,每个坐便隔间和每个挂壁便斗隔间均设有密封门,相邻坐便隔间以及相邻挂壁便斗隔间均通过竹纤维复合墙板隔开,每个坐便隔间内设有一个坐便器,坐便器上连通有排风装置;每个挂壁便斗隔间内设有多个挂壁便斗,各坐便器和挂壁便斗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水箱和集粪箱,且管道、储水箱和集粪箱外均包裹有保温层;其中,车体的地板内盘设有发热电缆,车体内设有用于向发热电缆供电的蓄电池,车体的顶部设有与蓄电池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

其中,车体底部设有四个车轮,且车体底部临近每个车轮的位置还设有升降杆。

本实用新型中,坐便器包括马桶座、铰接在马桶座上的马桶盖以及与马桶座连通的冲水箱,且马桶盖与马桶座的铰接部位与冲水箱位于马桶座的同一侧;马桶座的底部设有与集粪箱连通的排污管。

进一步的,马桶座的上部设有内腔相互独立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与冲水箱通过冲水管连通,冲水管上设有冲水阀,下腔体的内壁设有环形排列的冲水孔;所述的排风装置包括安装在坐便隔间内的排风机以及与排风机连通的排风管,上腔体与排风管连通,且上腔体的内壁设有环形排列的排气孔,各排气孔交错位于冲水孔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排风机与其连接的电源之间连接有红外感应开关。

本实用新型中,马桶盖上设有用于密封各排气孔的环形密封圈。

车载式移动公厕可以方便灵活的依照需要进行布放,可以有效解决人员短期性聚集时的如厕问题,并且不需要挖地沟,不破坏周围任何设施,即需即放,即用即走,也不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是市中心地段人员短期聚集的必要配套设施,也是野外集体活动的高素质神器,可以杜绝野外大小便的不文明行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地暖加热结合保温层,对储水箱、集粪箱以及管道进行保温处理,确保在北方严寒地区水箱不冻,上下水供应通畅;在同等保障冬季使用的前提下,较其它方案更加节能,空间利用效率更高。

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升起四个升降杆,使车辆稳固离地,消除消费者使用时的晃动感,同时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也可以避免车辆因刹车松脱时而产生的一些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器上连通有排风装置,能够排除人们使用坐便器时在隔间内聚集的气体,改善公厕的使用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其中一个坐便隔间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坐便器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车轮,3、升降杆,4、坐便隔间,5、挂壁便斗隔间,6、密封门,7、竹纤维复合墙板,8、坐便器,9、挂壁便斗,10、太阳能电池板,11、马桶座,12、马桶盖,13、冲水箱,14、排污管,15、上腔体,16、冲水管,17、冲水阀,18、冲水孔,19、下腔体,20、排气孔,21、排风机,22、排风管,23、环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以及达成的目的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

车载式移动公厕,包括车体1,如图1所示,车体1底部设有四个车轮2,且车体1底部临近每个车轮2的位置还设有升降杆3,该升降杆3可以为液压杆或电动升降杆。

其中,如图1所示,车体1内设有多个坐便隔间4和至少一个挂壁便斗隔间5,每个坐便隔间4和每个挂壁便斗隔间5均设有密封门,相邻坐便隔间4以及相邻挂壁便斗隔间5均通过竹纤维复合墙板7隔开,坐便隔间4与相邻的挂壁便斗隔间5之间通过竹纤维复合墙板7隔开,对应每个隔间的车体上设有台阶。

如图2所示,每个坐便隔间4内设有一个坐便器8,坐便器8上连通有排风装置。如图1所示,每个挂壁便斗隔间5内设有多个挂壁便斗9,各坐便器8和挂壁便斗9均通过管道连接有储水箱和集粪箱,且管道、储水箱和集粪箱外均包裹有保温层。坐便器和挂壁便斗通过管道与储水箱和集粪箱连接,此部分属于现有已知机构,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车体的地板内盘设有发热电缆,车体内设有用于向发热电缆供电的蓄电池,车体1的顶部设有与蓄电池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10。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蓄电池与其供体之间的连接均为现有已知技术。

如图3所示,坐便器8包括马桶座11、铰接在马桶座11上的马桶盖12以及与马桶座11连通的冲水箱13,且马桶盖12与马桶座11的铰接部位与冲水箱13位于马桶座11的同一侧;马桶座11的底部设有与集粪箱连通的排污管14。坐便器的结构为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马桶座11的上部设有内腔相互独立的上腔体15和下腔体19,下腔体19与冲水箱13通过冲水管16连通,冲水管16上设有冲水阀17,下腔体19的内壁设有环形排列的位于马桶座内部工作腔内的冲水孔18;所述的排风装置包括安装在坐便隔间4内的排风机21以及与排风机21连通的排风管22,上腔体15与排风管22连通,且上腔体15的内壁设有环形排列的位于马桶座内部工作腔内的排气孔20,各排气孔20交错位于冲水孔18的上方,马桶盖12上设有用于密封各排气孔20的环形密封圈23。其中,排风管22位于马桶盖12与冲水箱13之间,不影响坐便器的使用。

其中,排风机与其连接的电源之间连接有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可以为手动控制的机械开关,该控制开关还可以为红外感应开关。该红外感应开关需在使用坐便器的人体能够感应的范围内。红外感应开关的原理及连接形式均属于现有技术,即红外感应开关通过接通电磁阀来实现,红外感应开关的主要器件为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人体发射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触发开关动作。当有人进入开关感应范围时,专用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开关自动接通负载,人不离开感应范围,开关将持续接通;人离开后或在感应区域内无动作,开关延时自动关闭负载。本实用新型其他未详述内容属于现有技术。

优选的,还可以在车体内设置洗手池和照明系统(图中未标示),洗手池上设置现有技术中的感应式水龙头,使客户使用更方便,洗手更卫生,同时,可避免客户离开后忘记关水龙头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厕所通过在外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当白天阳光充足时,太阳能供厕所用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当无阳光照射时,由蓄电池独立给厕所供电。太阳能板数量多少可根据用电量情况安装,水冲厕所、排风装置、照明系统等都可通过安装太阳能装置解决用电问题,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方案与现有技术中的几种保温方案的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保温方案对比

本实用新型采用竹纤维复合墙板,耐水,耐擦洗,抗氧化,比现有技术中公厕采用的PVC扣板、铝扣板更结实耐用;PVC扣板在户外使用极易老化变脆,使用寿命短;铝塑板随着时间的推移,铝皮与塑料的附着力会降低,并且因为铝皮极薄,强度低,易破损,影响使用寿命。

该公厕涉及的内部线路全部采用国标多芯线,外护穿线管,接头部分全部采用绝缘阻燃耐高温护套管保护,以确保使用安全。

车体规格:长5000mm×宽1550mm×高2700mm,自重1吨,最大载荷2吨,水箱容积≧0.4m3,智能集粪箱≧0.7m3,有厕位至少2间,小便位至少2个,每小时可服务240人次,每天可满足1500人如厕需要。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