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钢管桩水下连接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556发布日期:2018-09-28 21:50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桩施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伸缩的钢管桩水下连接系。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设领域范围的不断扩大,水上施工越来越普遍,其中不乏深水施工。目前深水施工主要有水上施工平台、钢栈桥等工程,其都会涉及到插打钢管桩作为受力基础。但有的深水施工中,由于水深过深,须设置水下连接系,将钢管桩相互连接,形成受力稳定的结构。

目前大部分水下连接系采用的是水下焊接和抱箍栓接形式,以上2种形式都存在不同的缺点:水下焊接费用较高、焊接质量得不到保证;抱箍栓接对钢管桩施工时垂直度要求较高。目前有的工程中,由于水深太深,钢管桩较长,每根钢管桩垂直度不一样,造成了每根钢管桩之间距离不等,抱箍栓接的两个抱箍之间的距离是定值,在水下无法改变,因此采用抱箍栓接会因每根钢桩之间的距离不等造成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伸缩的钢管桩水下连接系,该连接系可在深水下对不同垂直度的钢管桩进行相互连接,适用性强,安全质量有保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伸缩的钢管桩水下连接系,包括待连接的钢管桩,所述钢管桩上设有抱箍,抱箍外侧与套管连接,套管上设有法兰盘,待连接的两个钢管桩上的套管相互套装,螺纹钢穿过两个套管上的法兰盘的连接孔后用螺母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抱箍包括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抱箍外侧与第一套管连接,第二抱箍外侧与第二套管连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互平行,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远离钢管桩的端部均设有法兰盘,钢管桩的第一套管和与其相邻的钢管桩的第二套管套装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抱箍还包括第三抱箍,套管还包括第三套管,第三抱箍外侧与第三套管连接,第三套管与第一套管垂直,第三套管远离钢管桩的端部设有法兰盘,钢管桩的第三套管和与其连接的钢管桩的第二套管套装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套管上设有吊耳。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法兰盘与套管之间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抱箍包括两个圆弧形钢板,圆弧形钢板的两端设有连接板,两个圆弧形钢板的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法兰盘的连接孔为椭圆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伸缩的钢管桩水下连接系,套管之间相互套装,通过移动套管改变套管之间重叠部分的尺寸,实现整个连接系的可伸缩,从而适应不同垂直度的钢管桩的相互连接。该连接系不需要焊接安装,成本较低,安全质量有保证;同时通过连接系的可伸缩,可以适应不同垂直度的钢管桩的连接,适应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钢管桩1,抱箍2,套管3,法兰盘4,螺纹钢5,螺母6,第一抱箍7,第二抱箍8,第一套管9,第二套管10,第三抱箍11,第三套管12,吊耳13,加强筋14,圆弧形钢板15,连接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可伸缩的钢管桩水下连接系,包括待连接的钢管桩1,所述钢管桩1上设有抱箍2,抱箍2外侧与套管3连接,套管3上设有法兰盘4,待连接的两个钢管桩1上的套管3相互套装,螺纹钢5穿过两个套管3上的法兰盘4的连接孔后用螺母6固定。

具体使用时,螺纹钢5穿过两个法兰盘4后用拧上螺母6,此时,螺母6不拧紧,调整套管3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拧紧螺母6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抱箍2包括两个圆弧形钢板15,圆弧形钢板15的两端设有连接板16,两个圆弧形钢板15的连接板16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套管3上设有吊耳13。方便整个连接系的吊运安装。

所述法兰盘4与套管3之间设有加强筋14。提高法兰盘4与套管3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法兰盘4选用椭圆孔的法兰盘,方便螺纹钢5的安装。

具体的实施方法及步骤如下:

(1)先测量需连接的钢管桩1的垂直度,算出其安装连接系位置的两根钢管桩的距离;

(2)在组装平台上预先拼装连接系,将两个套管3相互套装,安装螺纹钢5,螺母6不拧紧,以便滑到水下连接系安装位置时,两个套管3之间能自由伸缩,两个套管3套设安装后的总长与两根钢管桩的距离基本吻合,然后将组装好的连接系整体运至码头或钢栈桥桥头,由浮运船运至安装部位;

(3)安装前将抱箍2组装完成,螺栓不要拧紧,确保抱箍2能够穿过钢管桩1顶后往下滑动,抱箍2向下滑动的过程中,调节两个套管3的相对位置,使两个套管3套设安装后的总长与连接位置需要的长度相适应;

(4)连接系吊装下水前在抱箍2两侧均设置吊点,采用钢丝绳固定在钢管桩1顶部,由手拉葫芦进行调节,以便连接系在水下水平,减小潜水员水下安装时间。

(5)连接系在下水时采用浮吊将吊耳13吊住,与两边采用手拉葫芦匀速下降直至水下连接系的设计位置。

(6)潜水员下水潜至连接系位置,采用将连接抱箍2的螺栓以及螺母6拧紧,完成安装。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如图4所示,所述抱箍2包括第一抱箍7和第二抱箍8,套管3包括第一套管9和第二套管10,第一抱箍7外侧与第一套管9连接,第二抱箍8外侧与第二套管10连接,第一套管9和第二套管10相互平行,第一套管9和第二套管10远离钢管桩1的端部均设有法兰盘4,钢管桩1的第一套管9和与其相邻的钢管桩1的第二套管10套装连接,第一套管9的长度长于第二套管10的长度。

第一套管9上的法兰盘4至第一套管9远离钢管桩1的一端的距离为200~300mm,第二套管10上的法兰盘4至第二套管10远离钢管桩1的一端的距离为1500mm~2000mm,第一套管9套装在第二套管10的外壁,通过移动第一套管9调整第一套管9和第二套管10上的法兰盘4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第一套管9和第二套管10套装后的总长以适应不同的安装尺寸要求。由于第一套管9和第二套管10相互平行,使钢管桩1之间组成直线型。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抱箍2还包括第三抱箍11,套管3还包括第三套管12,第三抱箍11外侧与第三套管12连接,第三套管12与第一套管9垂直,第三套管12远离钢管桩1的端部设有法兰盘4,钢管桩1的第三套管12和与其连接的钢管桩1的第二套管10套装连接,第三套管12的长度长于第二套管10的长度。第三套管12上的法兰盘4至第三套管12远离钢管桩1的一端的距离为200~300mm,第三套管12套装在第二套管10的外壁,由于第三套管12与第一套管9垂直设置,从而使钢管桩1之间组成“田”字型连接,连接更可靠。

该可伸缩的钢管桩水下连接系已经在福建永定公路龙湖大桥项目中成功运用,通过套管3的相互重叠套设安装实现可伸缩,以便满足水下因钢管桩垂直度不同而导致的钢管桩之间距离不一样的安装。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