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桩复合地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5027发布日期:2018-12-18 22:06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后张桩复合地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基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压型兼受拉型的后张桩复合地基。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筑物基础承受上拔载荷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地下水位变化较大地区或者建筑物使用功能出现较大变化时,建筑物地基不仅要承受结构基础的压力荷载,而且同时要承受地下水的上浮力作用。

为了满足建筑物基础的受压作用,CFG桩等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用非常普遍。复合地基的缺点之一,就是桩体与结构基础通过褥垫层分隔开,不能依靠桩体解决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为了解决建筑物基础承受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往往需要另外采用抗浮措施。

如果能够在CFG桩等刚性桩桩体上增加预应力筋并施加张拉力,则在不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等各种力学性能造成任何不利影响的基础上,增加了复合地基的抗浮功能,将大大拓展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张桩复合地基,具有抗浮功能及抗压功能的后张桩复合地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后张桩复合地基,包括桩体及位于桩体顶部的结构底板,所述结构底板的底部铺设褥垫层,所述桩体与结构底板之间设置筋体,所述筋体上位于桩体内的部分为下筋体,所述下筋体的外侧套装设有下隔离套管,所述筋体上位于褥垫层与结构底板内的部分为上筋体,所述上筋体的外侧套装设有上隔离套管,所述下筋体的底端设有底部锚具,所述上筋体的顶部设有顶部锚具。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下筋体与上筋体的连接处设置中部锚具及覆盖中部锚具的封锚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褥垫层的顶部铺设素混凝土层,所述素混凝土层的顶部铺设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上筋体之间设有止水环。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顶部锚具上设有金属帽,所述金属帽内设有供顶部锚具上下移动的行程空间。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顶部锚具包括钢垫板及锚固螺母,所述钢垫板支撑金属帽及锚固螺母,所述锚固螺母固定在上筋体上,所述锚固螺母位于金属帽内。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底部锚具为箭头向下的锥形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后张桩复合基础实现了抗压功能与抗拔功能,后张桩与结构底板锚固连接可以发挥后张桩的抗拔功能。在发挥桩体的抗压功能时,为了避免桩体发挥抗压性能时筋体在褥垫层部位的受力集中,在筋体外侧设置隔离套管并在结构底板与筋体的锚固端顶部设置钢帽,结构底板受压下沉时筋体在钢帽中有一定的移动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刚性桩体上增加了预应力筋并进行张拉,增加了复合地基的抗浮功能,同时避免了桩体发挥抗压性能时筋体在褥垫层部位的受力集中,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张桩复合地基具有多功能性,拓展了复合地基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后张桩复合地基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向的放大结构图;

图3是图1中B向的放大结构图。

图中:

1、桩体;2、结构底板;3、褥垫层;4、下筋体;5、下隔离套管;6、上筋体;7、上隔离套管;8、底部锚具;9、顶部锚具;10、中部锚具;11、封锚体;12、素混凝土层;13、防水层;14、止水环;15、金属帽;16、行程空间;17、钢垫板;18、锚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后张桩复合地基,包括桩体1及位于桩体1顶部的结构底板2,所述结构底板2的底部铺设褥垫层3,所述桩体1与结构底板2之间设置筋体,筋体优选于设置在桩体1的中心处,筋体的数量可为多个。所述筋体上位于桩体1内的部分为下筋体4,所述下筋体4的外侧套装设有下隔离套管5,所述筋体上位于褥垫层3与结构底板2内的部分为上筋体6,所述上筋体6的外侧套装设有上隔离套管7,所述下筋体4的底端设有底部锚具8,所述上筋体6的顶部设有顶部锚具9。

所述下筋体4与上筋体6的连接处设置中部锚具10及覆盖中部锚具10的封锚体11,封锚体11可以防止中部锚具10的腐蚀,相对于传统的施工工艺上本结构可将筋体的张拉工艺放在浇筑基础底板之前,在桩体1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桩顶部位直接施加竖直向上的预应力,避免了张拉施工与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交叉,无需基础底板的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的等待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桩体1顶部施加预应力,使桩体1受到的上拔力着力点从传动的桩顶转移到桩体1底部,使桩体1侧土摩阻力从下至上随着载荷的增加而逐渐发挥,可充分发挥桩体1侧土的摩阻力,并且桩体1被施加了预应力,可使整个桩体1处于受压状态。由于传统抗拔桩体1的上拔力作用于桩顶部位,桩体1整体呈受拉状态,导致桩体1易产生裂缝,而本结构使桩体1成受压状态,解决了传统桩体1的受拉易产生裂缝的弊端。

所述褥垫层3的顶部铺设素混凝土层12,所述素混凝土层12的顶部铺设防水层13,所述防水层13与上筋体6之间设有止水环14,素混凝土层12可平整褥垫层3的上表面,使结构底板2的底部受力均匀,提高了整个褥垫层3的支撑稳固性。

所述顶部锚具9上设有金属帽15,所述金属帽15内设有供顶部锚具9上下移动的行程空间16。在后张桩复合地基发挥抗压功能时,由于褥垫层3多采用碎石、石屑、砂、粉煤灰等材料,压力过大会使褥垫层3挤压发生形变,改变结构底板2的底部支撑受力分布,使筋体在褥垫层3部位的受力集中,因此在上筋体6外侧设置上隔离套管7,并在顶部锚具9上设置金属帽15,若结构底板2受压下沉,筋体在金属帽15中的行程空间16内有一定的移动空间,以解决筋体因受力集中而断裂、弯折的问题。

所述顶部锚具9包括钢垫板17及锚固螺母18,所述钢垫板17支撑金属帽15及锚固螺母18,所述锚固螺母18固定在上筋体6上,所述锚固螺母18位于金属帽15内,金属帽15扣在钢垫板17上。

所述底部锚具8为箭头向下的锥形体结构,在施工完桩体1反插置入筋体结构时起到定位导向功能,并且减少置入时的阻力。

所述后张桩复合地基施工时,首先施工桩体1,该桩体1多为刚性桩体1,然后将带下隔离套管5的下筋体4置入桩体1中,待桩体1的强度达到要求时,在桩体1顶部对筋体施加预应力后锁定中部锚具10,然后在桩体1顶部铺设褥垫层3,最后在上筋体6的顶部安装顶部锚具9,浇筑结构底板2,实现后张桩与结构底板2的锚固连接,形成后张桩复合地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