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0235发布日期:2018-10-30 21:23阅读:2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降水管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降水管井。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基础采取面式开挖时,其基坑底面往往低于地下水位,由于基坑排水使地下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在地下水渗透压的作用下,常出现地下涌水或较严重的流砂现象。这种情况下,不但基坑底面挖深施工无法继续进行,而且坑壁的砂土会被地下水带入坑中,使附近地面出现塌陷,这样会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保证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始终在干地进行,需采用人工方法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周围布设一些管井,同时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到开挖基础底面以下,并始终保持地下水位低于基础施工底面,直至基础施工回填完毕。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不但可防止流砂现象的发生,改善工作条件,而且由于土内水分排除后,动水压力减小或消除,施工边坡可放陡,减少挖土数量。此外由于渗流向下,动水压力作用加强了重力,增加土颗粒间压力,使基坑底部土层更加密实,从而增加了地基承载能力。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按排水原理分管井法和井点法,管井法降低地下水位时,基坑周围布置一系列管井,管井中放入水泵吸水管或直接将水泵放入水中,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井中被水泵抽走。在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大,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区施工时,宜采用管井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管井井点又称为大口径井点,它具有排水量大,抽水效果好,施工井点少,各井点相互独立,施工方便,工程费用低等特点,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中被经常采用的降水方式。

由于降水会使空隙水压力降低,不会使土体发生挤出破坏,在辅以预压堆载时不需控制加荷速率,可以一次降水到设计标高,加快了土体固结。缺点是需要一套专用设备,降水过程需专人管理和维修,降水加固所处理的水大多属潜水,如果井的下端达到承压水层,则不仅抽水量会大大增加,有时会使潜水位下降不明显,达不到设计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降水管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坑降水管井,包括设置在地表以下的降水井和设置在降水井中的滤水井管,所述滤水井管中下部依次设有铁丝网和钢筋铁环,铁丝网和钢筋铁环分别焊接在滤水井管骨架上,滤水井管下端管口连接有沉砂管,沉砂管口用木塞封口;所述滤水井管内设有扬水管,扬水管的上端管口通过吸水管与抽水设备连接,用于抽取地下水并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降水井内填充有砂砾,砂砾内部留有钻孔。

进一步地,所述滤水井管上部与降水井间通过夯填黏土封堵。

进一步地,所述滤水井管管口高于地表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异的技术效果:

(1)防止其基坑坡面和基底的渗水,保证坑底干燥,便于施工开挖;

(2)增加边坡和坑底的稳定性,防止边坡或坑底的土层颗粒流失,防止流砂产生;

(3)减少土体含水量,有效提高土体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4)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增加地基土抗剪程度。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体含水量,从而提高土体固结程度,减少土中孔隙水压力,增加土中有效应力,相应的土体抗剪强度得到增强;

(5)降低下部承压水水头,减少承压水头对基坑底板的顶托力,防止基坑突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降水井,2.滤水井管,3.铁丝网,4.钢筋铁环,5.沉砂管,6.木塞,7.扬水管,8.吸水管,9.抽水设备,10.砂砾,11.钻孔,12.夯填黏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一种基坑降水管井,包括设置在地表以下的降水井1和设置在降水井1中的滤水井管2。

所述滤水井管2中下部依次设有铁丝网3和钢筋铁环4,铁丝网3和钢筋铁环4分别焊接在滤水井管2骨架上,滤水井管2下端管口连接有沉砂管5,沉砂管5口用木塞6封口;所述滤水井管2内设有扬水管7,扬水管7的上端管口通过吸水管8与抽水设备9连接,用于抽取地下水并排放。

所述降水井1内填充有砂砾10,砂砾10内部留有钻孔11。

所述滤水井管2上部与降水井1间通过夯填黏土12封堵。

所述滤水井管2管口高于地表平面。

工艺流程如下:

降水井1定位→钻孔、清孔→吊放滤水井管2→回填砂砾10、洗井→安装深井降水装置→调试→预降水→随挖土进程→分节拆除井管(按实际情况)→降水至坑底下1.0M→砼垫层浇捣后拆除多余井管、封井(封井工作随结构施工逐步完成)→退场。

井口:滤水井管2管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5米,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一般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闭,其深度不小于2.00米。

井壁管:滤水井管2和沉砂管5的井壁管均采用波纹管,井壁管直径Φ273mm(内径)。

滤水井管2:采用圆孔滤水管,滤水管外包铁丝网3和钢筋铁环4。

沉砂管5:沉砂管5主要起到滤水井管2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沉砂管5接在滤水井管2底部,直径与滤水井管2相同,长度为1米,沉砂管5底口用木塞封口。

填滤料:由井底向上至地表以下2.00米均围填砂砾10。

填粘性土封孔:

在砂砾10的围填面以上采用夯填黏土12围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