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导流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3271发布日期:2018-11-28 00:24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导流排,适用于水利工程,特别是河道险工段治理。



背景技术:

一些游荡性河流,总体稳定性较差,各断面之间的稳定性差异大,横向稳定性较纵向稳定性更差,造成主槽的左右横向摆动,形成很多的险工河段。河道治理工程中,往往修建丁坝进行导流和稳定河势,在河道滩地比较宽且堤线相对平顺的河段比较有效;但在河流流向突变的河段,堤线由凹岸急变为凸岸的弯道位置,由于水流冲刷往往导致滩地很窄,主槽距离堤坡很近,水流方向基本垂直堤岸,水流顶冲堤坡,直接威胁堤坡的安全,当河道高水位行洪时,水流对河道堤坡的冲刷问题更为严重,对于这种险工段,丁坝的防护效果并不好,且易损坏、易形成冲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桩导流排,解决河流滩地很窄且水流方向直冲堤岸的险工段,在河道高水位行洪时水流对河道堤坡的冲刷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管桩导流排,包括顺堤岸方向的纵向导流排和横向导流排,所述纵向导流排和横向导流排垂直设置;

所述纵向导流排包括混凝土管桩、纵向水平连系梁、竖向连系梁和混凝土格栅板,所述纵向水平连系梁为两个,两个所述纵向水平连系梁上、下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纵向水平连系梁之间由竖向连系梁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水平连系梁之间框格内为混凝土格栅板;所述下方的纵向水平连系梁下部为混凝土管桩。

所述横向导流排包括混凝土管桩、横向水平连系梁、竖向连系梁和混凝土格栅板,所述横向水平连系梁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水平连系梁上、下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横向水平连系梁之间由竖向连系梁连接,两个所述横向水平连系梁之间框格内为混凝土格栅板;所述下方的横向水平连系梁下部为混凝土管桩。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管桩为外径为500mm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圆管桩。

进一步的,纵向水平连系梁和横向水平连系梁的断面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竖向连系梁的断面为钢筋混凝土方形断面。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格栅板的断面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管桩导流排,结构简单,强度高,稳定性好,易施工,施工速度快,能够减轻高水位洪水对堤坡的直接顶冲冲刷,起到导流和防冲的作用。可有效解决传统防冲导流建筑物结构不稳定、抗冲能力弱、易出险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管桩导流排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管桩导流排立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管桩导流排左视图。

附图中,a-纵向导流排、b-横向导流排、1-混凝土管桩、2-纵向水平连系梁、3-横向水平连系梁、4-竖向连系梁、5-混凝土格栅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管桩导流排,包括纵向导流排a和横向导流排b。纵向导流排a沿堤坡坡脚顺堤岸方向布置,每20m-30m间距布置一道垂直堤岸方向的横向导流排b,横向倒流排b长度一般10m-15m,横向布置既能保证纵向布置的结构稳定,又能使水流远离堤坡,将水流导向下游。

所述纵向导流排a包括混凝土管桩1、纵向水平连系梁2、竖向连系梁4和混凝土格栅板5,所述纵向水平连系梁2为两个,两个所述纵向水平连系梁2上、下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纵向水平连系梁2之间由竖向连系梁4连接,两个所述纵向水平连系梁2之间框格内为混凝土格栅板5;所述下方的纵向水平连系梁2下部为混凝土管桩1。

所述横向导流排b包括混凝土管桩1、横向水平连系梁3、竖向连系梁4和混凝土格栅板5,所述横向水平连系梁3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水平连系梁3上、下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横向水平连系梁3之间由竖向连系梁4连接,两个所述横向水平连系梁3之间框格内为混凝土格栅板5;所述下方的横向水平连系梁3下部为混凝土管桩1。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管桩1为外径500mm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圆管桩,管桩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管桩沉桩方法可以采用锤击法或静压法,锤击法施工设备小、费用较低,打桩时震动剧烈、噪音大;静压法施工设备大、费用相对较高,打桩时对施工环境影响小。

本实用新型纵向水平连系梁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宽0.5m,梁高0.4m,沿堤岸方向布置,将混凝土管桩1和混凝土格栅板5连成整体结构,其下部的混凝土管桩1一般长10-15m。

本实用新型横向水平连系梁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梁宽0.5m,梁高0.4m,垂直堤岸方向布置,长10m-15m,将混凝土管桩1和混凝土格栅板5连成整体结构,其下部的混凝土管桩1一般长20m-25m。

本实用新型竖向连系梁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0.4m宽方形断面,间距5m左右,高1m-3m,分别与横向水平连系梁3和纵向水平连系梁2整体浇筑。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格栅板5宽0.2m,厚0.1m,间距0.3m,与横向水平连系梁3、纵向水平连系梁2和竖向连系梁4整体浇筑,或者预制后现场进行安装。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例,而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采用等同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