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秸秆拱疏排桩航道护岸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7507发布日期:2018-12-11 20:4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棉花秸秆拱疏排桩航道护岸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花秸秆拱疏排桩航道护岸系统,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防止水土流失、岸坡坍塌,需要对航道进行防护,目前航道护岸的主要结构形式仍为砼重力式护岸。但是由于建筑材料价格上涨、生态效果不佳等原因,这种传统结构的缺点日益明显。江苏省航道管理部门与相关方面在生态护岸方面作了许多尝试,在木桩护岸方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木桩护岸包括密排木桩结构以及疏排木桩+竹篱结构,其中第一种结构适用于河口较宽阔,后方坡面较缓,岸坡稳定的航道,主要起防护坡脚、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经试验表明,第一种结构在应用数年后大部分能够保持良好;但第二种结构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功能,挡土功能没有实现,竹篱基本破坏,桩后土体流失严重。

密排木桩结构虽然挡土性能较好,但是所用木桩数量多(木桩护岸一般采用梢径不小于12厘米、长度4-5米的杉木桩,杉木桩的顶端直径在20厘米左右)。以单排木桩护岸为例,密排桩护岸一般每延米用桩5根,而疏排桩护岸结构用桩每延米2-2.5根。由此可见,从用桩量上看,疏排桩方案木桩用量仅为密排桩方案的50%。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工作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工程用木材的供应量也将与砂石料一样越来越少,价格也将越来越高。为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改进疏排木桩护岸方案,在保留其用木材量小的优点的基础上,实现其应有的护岸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土流失效果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疏排桩航道护岸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棉花秸秆拱疏排桩航道护岸系统,包括木桩、棉花秸秆拱和内装土的土工布袋,所述木桩沿航道护岸线成排设置,所述棉花秸秆拱设置在相邻木桩之间,所述棉花秸秆拱的两端均抵靠在木桩上;所述棉花秸秆拱由若干棉花秸秆捆扎制成,整体呈拱状;所述土工布袋抵靠在棉花秸秆拱上,所述土工布袋靠近棉花秸秆拱的一侧与棉花秸秆拱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的疏排木桩+竹篱航道护岸结构的改进,申请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现有的疏排木桩+竹篱航道护岸结构如图1所示,竹篱比较单薄,在两个木桩1之间直立平面布置时,呈简支梁受力状态,易受后方土压力而向前方拱出变形,变形后的竹篱12如图1中虚线所示,与变形前的竹篱10相比明显向前拱出。竹篱变形后,支挡功能失去或者大大消减,后方的防漏土工布和土体在水流及波浪的扰动下就会逐步松动、松散、流失。另外,竹篱10未采取防腐措施且设置的位置偏高,水位变动区及以上部位干湿交替及日晒雨淋的环境,加速了老化破坏进程。

本实用新型将棉花秸秆预制成棉花秸秆拱,以木桩为支撑点,可以充分发挥拱形结构良好的承压能力特性,大大减少了此类护岸木桩使用数量。本实用新型以拱形结构对抗后方的土压力,可以有效避免结构变形,其缘由是将棉花秸秆与拱形结构形式较好结合所致:棉花秸秆拱在土压力下会越发紧密密实,这是棉花秸秆制成的拱形结构的优势所在,也是本实用新型的重要创新点。因此棉花秸秆拱在挤压作用下可形成更紧密的结构,防漏及支挡功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另外,通过将棉花秸秆浸泡桐油,也可以提高棉花秸秆的防腐能力,延长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的护岸系统所采用的棉花秸秆为可再生农业废弃物,有其显著的独特性:1)与目前常用护岸中的竹篱与木桩相比,棉花秸秆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将其替代竹篱或部分木桩应用于护岸系统,施工经济效应巨大。2)棉花秸秆犹如小树一般,拥有一定的天然刚度与强度,再将其密集扎绑成整体,其刚度强度显著增强,其挡土的功效是其他农业废弃物不可比拟的,也是远非目前常用护岸系统中的竹篱能比的。

本实用新型将棉花秸秆密集捆绑成整体,再加上两端的木桩以及后面装土的土工布袋支挡,其挡土效果与目前常用护岸中的密排木桩大致相当,但密排木桩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木桩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疏排木桩+竹篱航道护岸结构中竹篱受力变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棉花秸秆捆扎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土工布袋和棉花秸秆拱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棉花秸秆拱的受力示意图。

附图标记:木桩1,棉花秸秆拱2,土工布袋3,活体柳树桩4,棉花秸秆5,扎带6,系带7,钢丝8,植被9,变形前的竹篱10,变形后的竹篱1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棉花秸秆拱疏排桩航道护岸系统,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木桩1、棉花秸秆拱2和内装土的土工布袋3,所述木桩1沿航道护岸线成排设置,所述棉花秸秆拱2设置在相邻木桩1之间,所述棉花秸秆拱2的两端均抵靠在木桩1上;所述棉花秸秆拱2由若干棉花秸秆5通过扎带6捆扎制成,整体呈拱状,棉花秸秆5可事先作防腐处理,在制作棉花秸秆前先浸泡桐油后;所述土工布袋3抵靠在棉花秸秆拱2上,所述土工布袋3靠近棉花秸秆拱2的一侧与棉花秸秆拱2形状相匹配。

在制作棉花秸秆拱2时,将棉花秸秆5去根、去梢、去枝蔓后进行桐油浸泡防腐,然后如图4所示,将所述棉花秸秆5交错搭接,逐层放入预制好的拱形模具中进行压密,然后在拱形方向上每隔20-30厘米采用自锁式尼龙扎带6交叉捆扎,最后在棉花秸秆长度方向上每隔40-50厘米,用自锁式尼龙扎带进行捆扎,尼龙扎带相互交叉连成一起,即形成棉花秸秆拱2。

本实施例通过将棉花秸秆5预制成棉花秸秆拱6,以拱形结构对抗后方的土压力,其受力示意图如图6所示,可以有效避免结构变形;且棉花秸秆拱2在挤压作用下可形成更紧密的结构,其防漏及支挡功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强。

本实施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

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土工布袋3远离棉花秸秆拱2的一侧设有活体柳树桩4,活体柳树桩4与木桩1通过双道镀锌钢丝8连接,活体柳树桩4既起到了加固木桩1的作用,同时又具有固岸、绿化的作用,护岸边坡上还种植有芦苇等植被9用于绿化边坡等。

2)所述木桩1和棉花秸秆拱2的顶部高程位于航道常水位以下10-20厘米,可以减少木桩1及棉花秸秆2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从而减少外部环境对棉花秸秆拱2的不利影响。

3)所述棉花秸秆拱2的两端设有与木桩1相贴合的弧形槽(图中未示出),这样可以更好地与木桩1贴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