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自卡防坠人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191发布日期:2018-12-05 20:1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自卡防坠人井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自卡防坠人井盖。



背景技术:

城市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地面预留检修通道也即窨井,方便后期对窨井进行升级改造以及检查和修复。为了保护行人的安全,窨井上需要安装井盖,而井盖受到汽车等重物压迫和管道内压力瞬间增高等原因常导致地面井盖损坏及脱落,裸露的下水道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巨大的危害,尤其在雨季由于井盖脱落屡有行人被吞没的报道。为了避免行人落井悲剧的发生,现有的措施为在井盖下方的井座上安装井眼防坠网。

上述措施虽然可解决行人防坠的发生,然而防坠网的安装需要在井座的内壁上安装若干牵拉装置,然后利用牵拉装置将防坠网牵拉展开以形成对行人坠落的防护;由于井座多为混凝土管座,牵拉装置的设置将导致井座承受井盖传递的压力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造成井座在牵拉装置固定处出现裂缝甚至破碎;同时管道检修工人在检修管道时需要拆卸牵拉装置才能顺利进入井座内部,检修完毕后需要再次安装牵拉装置以及防坠网,造成检修过程的复杂化,降低了管道检修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旋转自卡防坠人井盖,该井盖采用井中井、盖中盖结构,增加了外围井座的侧向受压强度,设置的格栅层井盖不仅可防止行人坠入井中,且固定方式极为便捷,提高了安装及拆卸的效率并提高了管道检修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旋转自卡防坠人井盖,包括井盖和井座,井盖支撑于井座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座中设置有内井座,内井座的底部锁定有格栅层井盖;

所述的井盖上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通孔,井座的底部设有底圈,内井座的底部支撑于底圈上,井盖支撑于内井座的顶部;

所述的内井座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凸起的卡圈,格栅层井盖锁定于卡圈与井座底部的底圈之间;

所述的格栅层井盖上设有由纵横交错的肋条分隔而成的格子,格栅层井盖的边缘对称设有缺口,格栅层井盖的直径值大于两个卡圈之间的间距值且小于内井座的直径值,格栅层井盖的两个缺口内缘之间的直径值小于两个卡圈的之间的间距值。

优选的,所述的卡圈截面形成为弧形或者矩形,格栅层井盖的缺口为弧形或者矩形,卡圈的底面至底圈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值不小于格栅层井盖的厚度值,卡圈的顶面不高于内井座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的卡圈的底面至底圈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值等于格栅层井盖的厚度值,卡圈的高度值与格栅层井盖的厚度值相等。

优选的,所述的井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钢筋混凝土材料中添加有玻璃纤维颗粒,钢筋的设置可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而提高井盖的抗压、抗开裂的能力,井盖中添加的玻璃纤维颗粒可增加混凝土块之间的延性,防止混凝土块破碎成小块而掉落在格栅层井盖上造成格栅层井盖被堵塞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井盖采用井中井、盖中盖结构,增加了外围井座的侧向受压强度,设置的格栅层井盖不仅可防止行人坠入井中,且固定方式极为便捷,提高了安装及拆卸的效率并提高了管道检修的效率,井盖的抗压、抗开裂能力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旋转自卡防坠人井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旋转自卡防坠人井盖的A-A截面剖视图;

图3是一种旋转自卡防坠人井盖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的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的内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井盖,2-井座,3-内井座,4-格栅层井盖,11-安装通孔,21-检修通道,22-底圈,31-卡圈,41-格子,4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5所示,一种旋转自卡防坠人井盖,包括井盖1和井座2,井盖1支撑于井座2的顶部,所述的井座2中设置有内井座3,内井座3的底部锁定有格栅层井盖4;

所述的井盖1上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安装通孔11,井盖1表面的两个安装通孔11在安装、拆除作业中起到钥匙眼的作用,在平时起到排气的作用;井座2的底部设有底圈22,内井座3的底部支撑于底圈22上,井盖1支撑于内井座3的顶部;

所述的内井座3的内壁上对称设有凸起的卡圈31,格栅层井盖4锁定于卡圈31与井座底部的底圈22之间;

所述的格栅层井盖4上设有由纵横交错的肋条分隔而成的格子41,格栅层井盖4的边缘对称设有缺口42,格栅层井盖4采用的格栅结构有利于下水道内部气体以及液体的溢出,在管道气体爆炸以及水流量瞬间激增的情况下,防止被冲刷而脱落;格栅层井盖4的直径值大于两个卡圈31之间的间距值且小于内井座3的直径值,格栅层井盖4的两个缺口42内缘之间的直径值小于两个卡圈31的之间的间距值。

其中的,所述的卡圈31截面形成为弧形或者矩形,格栅层井盖的缺口42为弧形或者矩形,卡圈31的底面至底圈22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值不小于格栅层井盖4的厚度值,卡圈31的顶面不高于内井座3的顶面。

其中的,所述的卡圈31的底面至底圈22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值等于格栅层井盖4的厚度值,卡圈31的高度值与格栅层井盖4的厚度值相等。

其中的,所述的井盖1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预制而成,钢筋混凝土材料中添加有玻璃纤维颗粒,钢筋的设置可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而提高井盖的抗压、抗开裂的能力,井盖中添加的玻璃纤维颗粒可增加混凝土块之间的延性,防止混凝土块破碎成小块而掉落在格栅层井盖上造成格栅层井盖被堵塞的问题。

该装置在安装的时候,先将内井座3沿井座2的管腔缓慢向下吊放,直至内井座3的底部支撑于井座2的底圈22上;随后,吊放格栅层井盖4,在吊放的过程中,使缺口42与内井座3的卡圈31位置一一对应,逐步吊放直至卡圈支撑于底圈22上,然后将格栅层井盖4旋转一定角度,使缺口42偏离卡圈的位置,此时格栅层井盖4被卡圈31锁定于卡圈31与井座底部的底圈22之间,在气体或水往外冲刷的时候保证其牢固固定在井座2内从而起到预防人员误落深井的作用;最后将井盖1安装于内井座3的顶部,双层井盖结构,可有效预防行人坠落井中,同时检修时,格栅层井盖4拆卸极为便捷,提高管道的检修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