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963发布日期:2019-05-07 22:25阅读:1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杆上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土壤冻胀严重地区电线杆上拔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根河地区为例,由于该地区地处大兴安岭林区,阴雨天气多,纬度高,日照少,且根河供电公司的输配电线路多建于20世纪60年代,电网系统由当时林业系统内部自行搭建,分为110KV、66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除线路自身结构设计和施工年代久远原因之外,大部分电线杆杆基处于林区的沼泽地带,土壤水分含量高,土壤冻胀严重。

土壤冻胀和存在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是发生电线杆上拔的前提,当冻土层厚度达到一定值时,冻土与电线杆的结合力(冻结稳定阻力或土壤的隆胀切力)大于电线杆杆身总荷重时,水泥电线杆被拔起,杆根以下则形成空穴,并立即被周围未冻结的泥水砂石落入填充。到第二年化冻后,杆身不能落回原处,从而出现了电线杆逐年上拔的现象,从以往的统计数据来看,根河地区的电线杆在每年的2月末化冻期上拔最为严重,而年最大上拔量更是达到了15cm。电线杆逐年上拔,埋深逐年变浅,严重时会出现电线杆拉线被拉断,甚至出现倒杆现象,不仅严重干扰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而且容易引起森林火灾,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和国家财产损失。

现阶段,针对电线杆上拔的现象,在每年的3月末-5月初,根河地区供电局主要采用挖开杆根处冻土重新填埋的方法进行治理。主要做法如下:首先通过打防护拉线将上拔严重的电线杆固定,之后人工将杆根部土壤挖开(对于底部还未化冻的土壤有时需火烤融化后再挖出),将多余的水排出,在杆根部围绕杆身涂抹凡士林、包裹油毡纸,减小后期杆身与冻土层间的冻胀阻力,最后用石头填埋,重新将电线杆固定。该方法虽然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或临时解决冻胀严重地区的电线杆上拔现象,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或长期解决该问题,每年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且实施效果有限。

综上,现有的解决电线杆上拔问题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防止土壤冻胀严重地区电线杆上拔的结构,以更好地解决电线杆上拔带来的严重危害电网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有效,且一次性完成后可长久使用,大幅度降低人力和财力的消耗,能够很好地解决土壤冻胀严重地区电线杆上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包括:电线杆、防水坝、防水层、填充层、减阻层。

所述防水坝沿基坑四周向上用混凝土、砖石砌成。

所述电线杆垂直固定在防水坝的中心,电线杆底端与防水坝底部紧密连接,以进一步抵抗周围填充材料的隆胀切力。

所述紧密连接包括电线杆底端埋入、卡和、粘结或镶嵌在防水坝底部中。

所述填充层设置在电线杆和防水坝之间,并进行夯实,以进一步增加电线杆的稳定性,并减小填充层的含水率。

所述填充层包括粗砂、砾石及其混合物等。

所述防水层设置在防水坝和填充层之间,所述防水层包括沥青油毡纸层、聚乙烯塑料层及其混合层等。

所述减阻层设置在电线杆杆根表面;所述减阻层指的是能够减小电线杆和土壤之间的摩擦力的结构层;所述电线杆杆根指埋在土壤中的电线杆部分。

所述减阻层包括凡士林膏涂层以及包覆在凡士林膏涂层表面的玻璃丝布层。所述凡士林膏涂层的厚度和玻璃丝布层的层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优选的,所述玻璃丝布层的层数为2-3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获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水层的设置,克服了土壤中水分通过防水坝渗透到填充层中,引起填充层冻胀严重引发的电线杆上拔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高效,通过填充层、防水层、防水坝、减阻层的相互配合,一次性完成后既可长久使用,大幅度降低人力和财力的消耗,又很好地克服了土壤冻胀严重地区电线杆上拔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代表:1-电线杆,2-防水坝,3-防水层,4-填充层,5-减阻层,A-冻胀后地表,B-原地表,C-土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的解决电线杆上拔问题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下面结合附图1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防水坝的内径、四周的厚度、底部的厚度、深度,电线杆的埋深,杆根埋入防水坝中的深度等结构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呼伦贝尔根河地区的地理条件为前提,以12m长锥形混凝土电线杆(梢径为根径为)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包括:电线杆1、防水坝2、防水层3、填充层4、减阻层5。

首先在土壤层C中挖掘基坑,所述防水坝沿基坑四周向上,用混凝土、砖石砌成。砌成后,防水坝的四周紧贴基坑,所述防水坝的内径为1.5m,防水坝四周的厚度为0.2m,防水坝底部的厚度为0.3m,防水坝的深度为1.7m。

所述电线杆1垂直固定在防水坝2的中心,其埋深为1.8m,电线杆1的杆根底端埋入防水坝底部,深度为0.1m。

所述减阻层5包覆在电线杆1的杆跟表面,减阻层5包括1mm厚的凡士林膏涂层以及包覆在凡士林膏涂层表面的玻璃丝布层;所述玻璃丝布层的层数为2层。

所述填充层4设置在电线杆1和防水坝2之间,并进行夯实,以进一步增加电线杆的稳定性,并减小填充层4的含水率;所述填充层为粗砂、砾石的任意比的混合物。

所述防水层3设置在防水坝2和填充层4之间,所述防水层3由沥青油毡纸层构成。

通过本实施例的电线杆上拔的结构的设置,当电线杆1埋入土壤层C后,即使土壤层C发生冻胀(即由原地表B变为冻胀后地表A),由于防水坝2、防水层3、填充层4、减阻层5的相互配合,仍然能够很好地防止土壤层C中水分通过防水坝渗透到填充层中,引起填充层冻胀严重引发的电线杆上拔的问题。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防止电线杆上拔的结构,包括:电线杆1、防水坝2、防水层3、填充层4、减阻层5。

首先在土壤层C中挖掘出基坑,所述防水坝沿基坑四周向上,用混凝土、砖石砌成。砌成后,防水坝的四周紧贴基坑,所述防水坝的内径为1.5m,防水坝四周的厚度为0.2m,防水坝底部的厚度为0.3m,防水坝的深度为2.0m。

所述电线杆1垂直固定在防水坝2的中心,其埋深为2.1m,电线杆1的杆根底端埋入防水坝底部,深度为0.1m。

所述减阻层5包覆在电线杆1杆跟表面,减阻层5包括0.5mm厚的凡士林膏涂层以及包覆在凡士林膏涂层表面的玻璃丝布层;所述玻璃丝布层的层数为3层。

所述填充层4设置在电线杆1和防水坝2之间,并进行夯实,以进一步增加电线杆的稳定性,并减小填充层4的含水率,所述填充层为粗砂、砾石的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防水层3设置在防水坝2和填充层4之间,所述防水层3由聚乙烯塑料薄膜层构成。

通过本实施例的电线杆上拔的结构的设置,当电线杆1埋入土壤层C后,即使土壤层C发生冻胀(即由原地表B变为冻胀后地表A),由于防水坝2、防水层3、填充层4、减阻层5的相互配合,仍然能够很好地防止土壤层C中水分通过防水坝渗透到填充层中,引起填充层冻胀严重引发的电线杆上拔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