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直撑式液压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0403发布日期:2019-01-25 17:4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缸直撑式液压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寿命高、效率高的油缸直撑式液压坝。



背景技术:

液压坝是指液压混凝土升降坝,是水利科技比较简易的活动坝技术。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渔业、船闸、海水挡潮、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和小水电站等建设。一般的液压坝是通过液压缸实现坝体的支撑和转动,缸筒的底部与基座转动连接,活塞杆的顶端与坝体转动连接,通过液压缸整体的转动实现坝体的升降,但是这样在坝体升降的过程中,坝体、缸筒、活塞杆的重心都发生变化,增大能量的消耗;且当缸筒底部与基座转动连接的部分磨损、疲劳损坏就得需要拆卸整个油缸进行维修,一方面不便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维修,另一方面影响液压坝的整体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油缸直撑式液压坝,减少支撑过程中的损耗,增大支撑效率,增大油缸与基座连接的稳固性,且便于维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油缸直撑式液压坝,包括基座和与基座连接的坝体,坝体和基座之间还设有油缸,所述基座上开有油缸回转腔,所述油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且缸筒设于油缸回转腔内部;

所述油缸回转腔上设有盖板,所述缸筒的上半部分通过连接组件与盖板连接,缸筒通过连接组件相对于盖板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盖板上开有连接孔,所述缸筒贯穿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与连接件通过转轴连接的支座,所述连接件与缸筒固定连接,所述盖板上开有凹槽,所述支座设在凹槽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有螺纹孔,所述缸筒上部设有外螺纹,所述缸筒与连接块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更换和安装连接块,当连接块磨损或疲劳损坏只需拆卸连接安件更换即可,便于后期的维修;

所述连接块的侧面设有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处开有盲孔,所述转轴与盲孔连接,便于与支座通过转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连接块侧面为弧状,保证连接块在转动过程中不会撞到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盖板上设有限位支撑块,限制坝体转动的角度,同时实现对坝体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缸筒设于油缸回转腔内,缸筒的上半部分与盖板连接,在坝体升降的过程中,缸筒的重心高度基本不变,减少做功降低能量消耗进而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缸筒通过连接组件与盖板连接,一方面增大缸筒与盖板连接的稳固性;另一方面便于缸筒与盖板的连接和拆卸,便于维修;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设计合理,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区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盖板与油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10-油缸回转腔;2-坝体;3-油缸;30-缸筒;31-活塞杆;4-盖板;40-连接孔;41-凹槽;5-连接组件;50-连接件;500-连接块;501-螺纹孔;502-延伸部分;503-盲孔;51-转轴;52-支座;6-限位支撑块;7-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的一种油缸直撑式液压坝,包括基座1和与基座1连接的坝体2,坝体2和基座1之间还设有油缸3,基座1上开有油缸回转腔10,油缸3包括缸筒30和活塞杆31,且缸筒30设于油缸回转腔10内部;基座1内设有若干个钢筋7增大基座1的稳固性。

油缸回转腔10上设有盖板4,缸筒30的上半部分通过连接组件5与盖板4连接,缸筒30通过连接组件5相对于盖板4转动。

盖板4上开有连接孔40,缸筒30贯穿连接孔40。

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件50以及与连接件50通过转轴51连接的支座52,所述连接件50与缸筒30固定连接,盖板4上开有凹槽41,支座52设在凹槽41底部。

连接件50包括连接块500,连接块500上开有螺纹孔501,所述缸筒30上部设有外螺纹,缸筒30与连接块500通过螺纹连接;

连接块500的侧面设有延伸部分502,延伸部分502处开有盲孔503,转轴51与盲孔503连接。

连接块500的侧边为弧状,便于连接块500在连接孔40内转动。

盖板4上设有限位支撑块6。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油缸3的活塞杆31的伸长,实现坝体2相对于基座1向上转动,由于油缸3的缸筒30上部分通过连接组件5与基座1上的盖板4连接,实现在油缸3直撑起坝体2,在此过程中缸筒30处于油缸回转腔10内部,其重心位置基本没变,进而减少能量的消耗,提高支撑的效率;在将坝体2下降后,通过支撑块6对坝体的支撑,如图6所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