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建筑排水换气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旁的绿化带或花圃都是采用人工洒水,而雨天或生活所排放的水都是直接排到了污水处理厂或河流中,对于我们这种水资源需求较大的国家来说,这种方式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建筑排水换气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建筑排水换气机构,它包括有由地面下挖形成的地坑,地坑一端上部设有溢流口,地坑另一端上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连接建筑排水管,进水口与溢流口之间的地坑内安装有隔板,隔板顶部低于进水口底部,溢流口底部低于隔板顶部,隔板与溢流口之间的地坑内安装有挡杂格栅,挡杂格栅上部两侧的地坑内安装有限位梁,挡杂格栅插装在两条限位梁之间,隔板上方设有空气排放滤网,空气排放滤网一端搭接在限位梁上,另一端搭接在进水口上方的地坑上,地坑顶部扣有盖板,盖板与空气排放滤网之间预留有空气排放区,空气排放区内设有返气管,返气管与安装在建筑排水管内的空气排放管相连接。
所述的进水口上方的地坑上设有阶梯状的网片搭接台阶,空气排放滤网一端搭接在隔板一侧的限位梁上,另一端搭接在网片搭接台阶上。
所述的挡杂格栅采用格栅状的金属条焊接成形。
所述的空气排放滤网采用金属网片或蜂窝纸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排水时产生的负压通过空气排放区和返气管,经空气排放管排出,防止地坑压力过大,空气排放滤网用于防止飘浮类的杂物进入返气管造成堵塞,挡杂格栅用于阻挡杂质进入溢流口,溢流口与挡杂格栅之间的水可以抽出灌溉绿化带,定期打开盖板清理杂质即可;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可将废水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建筑排水换气机构包括有由地面下挖形成的地坑1,地坑1一端上部设有溢流口2,地坑1另一端上部设有进水口3,进水口3连接建筑排水管,进水口3与溢流口2之间的地坑1内安装有隔板4,隔板4顶部低于进水口3底部,溢流口2底部低于隔板4顶部,隔板4与溢流口2之间的地坑1内安装有挡杂格栅5,挡杂格栅5采用格栅状的金属条焊接成形,挡杂格栅5上部两侧的地坑1内安装有限位梁6,挡杂格栅5插装在两条限位梁6之间,隔板4上方设有空气排放滤网7,空气排放滤网7采用金属网片或蜂窝纸制成,空气排放滤网7一端搭接在限位梁6上,另一端搭接在进水口3上方的地坑1上,进水口3上方的地坑1上设有阶梯状的网片搭接台阶,空气排放滤网7一端搭接在隔板4一侧的限位梁6上,另一端搭接在网片搭接台阶上;地坑1顶部扣有盖板8,盖板8与空气排放滤网7之间预留有空气排放区,空气排放区内设有返气管9,返气管9与安装在建筑排水管内的空气排放管10相连接。本实施例将排水时产生的负压通过空气排放区和返气管,经空气排放管排出,防止地坑压力过大,空气排放滤网用于防止飘浮类的杂物进入返气管造成堵塞,挡杂格栅用于阻挡杂质进入溢流口,溢流口与挡杂格栅之间的水可以抽出灌溉绿化带,定期打开盖板清理杂质即可;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可将废水有效利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