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8998发布日期:2019-05-15 22:1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



背景技术:

组合桩是针对软弱地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现有的土木工程桩一般为一个圆柱形混凝土桩,结构单一,圆柱形的混凝土桩与土体的结合性差,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倾倒现象,承载能力小,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不利于土木工程的施工进行。而现有的大多数组合桩都由木板制造,强度较低,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与外界混凝土混合性好,不易发生倾倒,有效的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组合桩单元、连接杆和连接板。

组合桩单元包括主桩体、圆筒、钢筋杆、外圆形钢板桩、侧部连接板、侧部立桩、周围连接板和周围立桩,圆筒相互交叉设置在主桩体的内部,钢筋杆的一段穿在圆筒的内部,钢筋杆的另一端与外圆形钢板桩相连接,外圆形钢板桩设置在主桩体的外部。侧部连接板对称的设置在外圆形钢板桩的前后两侧,并且侧部连接板的内端与侧部立桩相连接,侧部连接板的外端连接有侧部立桩。周围连接板有四个,四个周围连接板均匀的分布在外圆形钢板桩的周围,并且周围连接板的内端与外圆形钢板桩固定连接,周围连接板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周围立桩。

组合桩单元有多个,多个组合桩单元从左向右均匀的分布设置,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组合桩单元的外圆形钢板桩上。连接板连接在多个组合桩单元的侧部立桩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所述的主桩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主桩体与外圆形钢板桩同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所述的连接杆的两端与外圆形钢板桩之间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所述的连接板与侧部立桩之间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所述的侧部立桩和周围立桩均呈敞口式U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所述的圆筒、钢筋杆、连接杆和连接板均设置有多层。

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与外界混凝土混合性好,不易发生倾倒,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的外圆形钢板桩1-4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组合桩单元1、主桩体1-1、圆筒1-2、钢筋杆1-3、外圆形钢板桩 1-4、侧部连接板1-5、侧部立桩1-6、周围连接板1-7、周围立桩1-8、连接杆 2、连接板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组合桩单元1、连接杆2和连接板3。

组合桩单元1包括主桩体1-1、圆筒1-2、钢筋杆1-3、外圆形钢板桩1-4、侧部连接板1-5、侧部立桩1-6、周围连接板1-7和周围立桩1-8,圆筒1-2相互交叉设置在主桩体1-1的内部,钢筋杆1-3的一段穿在圆筒1-2的内部,钢筋杆1-3的另一端与外圆形钢板桩1-4相连接,外圆形钢板桩1-4设置在主桩体1-1的外部;侧部连接板1-5对称的设置在外圆形钢板桩1-4的前后两侧,并且侧部连接板1-5的内端与侧部立桩1-6相连接,侧部连接板1-5的外端连接有侧部立桩1-6;周围连接板1-7有四个,四个周围连接板1-7均匀的分布在外圆形钢板桩1-4的周围,并且周围连接板1-7的内端与外圆形钢板桩1-4固定连接,周围连接板1-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周围立桩1-8;侧部连接板1-5、侧部立桩1-6、周围连接板1-7和周围立桩1-8的材料均为钢材,便于焊接连接。

组合桩单元1有多个,多个组合桩单元1从左向右均匀的分布设置,连接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组合桩单元1的外圆形钢板桩1-4上;连接板3连接在多个组合桩单元1的侧部立桩1-6上。

所述的主桩体1-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主桩体1-1与外圆形钢板桩1-4 同轴。

所述的连接杆2的两端与外圆形钢板桩1-4之间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3与侧部立桩1-6之间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的侧部立桩1-6和周围立桩1-8均呈敞口式U形。

所述的圆筒1-2、钢筋杆1-3、连接杆2和连接板3均设置有多层。

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组合桩的安装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首先将主桩体1-1竖立在土木工程的地基坑中,将钢筋杆1-3的一段穿在圆筒1-2的内部并且进行焊接连接,钢筋杆1-3的另一端与外圆形钢板桩1-4 相连接;然后将侧部连接板1-5、侧部立桩1-6、周围连接板1-7和周围立桩1-8 按附图1进行焊接连接;将多个组合桩单元1焊接组装好之后,将多个组合桩单元1从左向右均匀的分布设置,连接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组合桩单元1 的外圆形钢板桩1-4上;连接板3连接在多个组合桩单元1的侧部立桩1-6上。多个组合桩单元1的主桩体1-1、外圆形钢板桩1-4、侧部连接板1-5、侧部立桩1-6、周围连接板1-7和周围立桩1-8均承受竖向的抗压载荷,承载抗压载荷性能强,从而使得组合式土木工程桩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将土木工程组合桩安装好之后将混凝土浇灌在土木工程组合桩的各零部件之间缝隙内部;侧部连接板1-5对称的设置在外圆形钢板桩1-4的前后两侧,并且侧部连接板1-5的内端与侧部立桩1-6相连接,侧部连接板1-5的外端连接有侧部立桩1-6;两个侧部连接板 1-5的缝隙中填满混凝土将有效的阻止土木工程组合桩在左右方向发生倾斜,侧部立桩1-6阻止土木工程组合桩在前后方向发生倾斜;同时四个周围连接板1-7 均匀的分布在外圆形钢板桩1-4的周围,并且周围连接板1-7的内端与外圆形钢板桩1-4固定连接,周围连接板1-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周围立桩1-8,外圆形钢板桩1-4、周围连接板1-7和周围立桩1-8进一步的阻止土木工程组合桩发生倾斜或者扭动,从而使得组合式土木工程桩稳定性好,与外界混凝土混合性好,不易发生倾倒,有效的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