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583发布日期:2019-04-02 23:5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工格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土工格栅的飞速发展,土工格栅一般用于各种堤坝和路基补强、边坡防护、地基补强,近些年也有人将土工格栅用在建筑物的墙体上,用于防止墙体的拉裂,同时延长墙面的寿命。

然而,申请人通过工程实践发现用在堤坝、路基、地基的土工格栅,由于结构强度低、网孔大不适用于建筑物的墙体上,无法满足墙体对抗拉性和抗裂性的建筑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有土工格栅中缺少一种应用于建筑物墙体上,且能满足墙体的抗拉性和抗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应用于建筑物墙体上,满足墙体的抗拉性和抗裂性的要求,避免墙体出现开裂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包括,

网格本体,由多条相互垂直的经向筋条和纬向筋条交织而成,所述网格本体中的所述经向筋条和所述纬向筋条均呈凹陷的圆弧形,所述网格本体的网孔面积不大于250mm2

加强节,对称分布于所述经向筋条与所述纬向筋条的十字交叉处的上下两侧,所述加强节为矩形凸起结构,所述加强节的厚度不小于1mm。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的网孔形状为正方形。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的网孔形状为长方形。

进一步,所述经向筋条的宽度不小于1.5mm,所述纬向筋条的宽度不小于1mm;

所述经向筋条的厚度与所述纬向筋条的厚度相同,且不小于0.5mm。

进一步,所述经向筋条两边的圆弧形呈对称分布;

所述纬向筋条两边的圆弧形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所述经向筋条和所述纬向筋条的表面均设有花纹,其中所述花纹的形状不限于斜线、波浪。

进一步,所述加强节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网格本体连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内部设置有两条相互垂直交织的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和所述加强节的材质不限于PP、PE。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和所述加强节的颜色不限于黑色、白色、青色。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包括网格本体和加强节,网格本体由多条相互垂直的经向筋条和纬向筋条交织而成,所述网格本体中的所述经向筋条和所述纬向筋条均呈凹陷的圆弧形,所述网格本体的网孔面积不大于250mm2;加强节,对称分布于所述经向筋条与所述纬向筋条的十字交叉处的上下两侧,所述加强节为矩形凸起结构,所述加强节的厚度不小于1mm。对以上结构,通过减小网格本体的网孔面积,以及在经向筋条与纬向筋条的十字交叉处增设加强节,从而将大幅度提高土工格栅的结构强度,使其应用在建筑物墙体上时,满足墙体的抗拉性和抗裂性的要求,使得墙体牢固不易开裂,同时延长了墙面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中的网孔面积不大于250mm2,通过对网孔面积的减小,使得该土工格栅不仅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墙体、堤坝、路基、地基上,还可应用在庭院、林场、养殖场的防护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土工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土工格栅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A-A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土工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的土工格栅的俯视图;

其中,1-网格本体;11-经向筋条;12-纬向筋条;13-圆弧形;2-加强节;3-花纹;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包括网格本体,由多条相互垂直的经向筋条和纬向筋条交织而成,所述网格本体中的所述经向筋条和所述纬向筋条均呈凹陷的圆弧形,所述网格本体的网孔面积不大于250mm2

加强节,对称分布于所述经向筋条与所述纬向筋条的十字交叉处的上下两侧,所述加强节为矩形凸起结构,所述加强节的厚度不小于1mm。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网格本体的网孔面积不仅可以在不大于250mm2的范围内取值,也可以在不小于250mm2的范围内取值,在保证土工格栅结构强度及不泄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哪种面积值的网格本体的网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面积值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通过在经向筋条与纬向筋条的十字交叉处增设加强节,从而将大幅度提高土工格栅的结构强度,使其应用在建筑物墙体上时,满足墙体的抗拉性和抗裂性的要求,使得墙体牢固不易开裂,同时延长了墙面的寿命。

其中,加强节的厚度不仅可以在不小于3mm的范围内取值,也可以在不大于3mm的范围内取值,在保证土工格栅结构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哪种厚度的加强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厚度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的网孔形状为正方形。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的网孔形状为长方形。

进一步,所述经向筋条的宽度不小于1.5mm,所述纬向筋条的宽度不小于1mm;

所述经向筋条的厚度与所述纬向筋条的厚度相同,且不小于0.5mm。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经向筋条的宽度不仅可以在不小于3.5mm的范围内取值,也可以在不大于3.5mm的范围内取值,在保证土工格栅结构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哪种宽度的经向筋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宽度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纬向筋条的宽度不仅可以在不小于3mm的范围内取值,也可以在不大于3mm的范围内取值,在保证土工格栅结构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哪种宽度的纬向筋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宽度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经向筋条和纬向筋条的厚度不仅可以在不小于1.5mm的范围内取值,也可以在不大于1.5mm的范围内取值,在保证土工格栅结构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哪种厚度的经向筋条和纬向筋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厚度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经向筋条两边的圆弧形呈对称分布;

所述纬向筋条两边的圆弧形呈对称分布。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经向筋条和纬向筋条的两边呈圆弧形,这将在不降低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减少材料,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进一步,所述经向筋条和所述纬向筋条的表面均设有花纹,其中所述花纹的形状不限于斜线、波浪。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在经向筋条和纬向筋条的表面增设花纹,不仅增强了该土工格栅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增强经向筋条和纬向筋条与墙体的摩擦性,使得该土工格栅与墙面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所述加强节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网格本体连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内部设置有两条相互垂直交织的加强筋。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通过在网格本体内部设置两条相互垂直交织的加强筋,将使得网格本体的网孔面积更加变小,同时也将增强该土工格栅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和所述加强节的材质不限于PP、PE。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网格本体和加强节的材质不仅可以为PP、PE,还可以为PVC等塑料,网格本体和加强节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在保证土工格栅结构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哪种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材质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和所述加强节的颜色不限于黑色、白色、青色。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网格本体和加强节的颜色不仅可以为黑色、白色、青色,还可以为红色、蓝色、黄色,网格本体和加强节的颜色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在保证土工格栅结构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哪种颜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颜色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包括网格本体和加强节,网格本体由多条相互垂直的经向筋条和纬向筋条交织而成,所述网格本体中的所述经向筋条和所述纬向筋条均呈凹陷的圆弧形,所述网格本体的网孔面积不大于250mm2;加强节,对称分布于所述经向筋条与所述纬向筋条的十字交叉处的上下两侧,所述加强节为矩形凸起结构,所述加强节的厚度不小于1mm。对以上结构,通过减小网格本体的网孔面积,以及在经向筋条与纬向筋条的十字交叉处增设加强节,从而将大幅度提高土工格栅的结构强度,使其应用在建筑物墙体上时,满足墙体的抗拉性和抗裂性的要求,使得墙体牢固不易开裂,同时延长了墙面的寿命。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该土工格栅中的网孔面积不大于250mm2,通过对网孔面积的减小,使得该土工格栅不仅可以应用于建筑物墙体、堤坝、路基、地基上,还可应用在庭院、林场、养殖场的防护上。

实施例一

基于上述构思,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的土工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土工格栅包括网格本体1,由多条相互垂直的经向筋条11和纬向筋条12交织而成,所述网格本体1中的所述经向筋条11和所述纬向筋条12均呈凹陷的圆弧形13,所述网格本体1的网孔面积为225mm2

如图2所示,加强节2,对称分布于所述经向筋条11与所述纬向筋条12的十字交叉处的上下两侧,如图3所示,所述加强节2为矩形凸起结构,所述加强节2的厚度为1.1mm。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1的网孔形状为正方形。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经向筋条11的宽度为1.5mm,所述纬向筋条12的宽度为1mm;

所述经向筋条11的厚度与所述纬向筋条12的厚度相同,且厚度为0.5mm。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经向筋条11两边的圆弧形13呈对称分布;

所述纬向筋条12两边的圆弧形13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加强节2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网格本体1连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1和所述加强节2的材质不限于PP。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1和所述加强节2的颜色不限于黑色。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构思,如图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中的土工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土工格栅包括网格本体1,由多条相互垂直的经向筋条11和纬向筋条12交织而成,所述网格本体1中的所述经向筋条11和所述纬向筋条12均呈凹陷的圆弧形13,所述网格本体1的网孔面积为200mm2

如图5所示,加强节2,对称分布于所述经向筋条11与所述纬向筋条12的十字交叉处的上下两侧,所述加强节2为矩形凸起结构,所述加强节2的厚度为2mm。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1的网孔形状为正方形。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经向筋条11的宽度为1.8mm,所述纬向筋条12的宽度为1.5mm;

所述经向筋条11的厚度与所述纬向筋条12的厚度相同,且厚度为1.2mm。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经向筋条11两边的圆弧形13呈对称分布;

所述纬向筋条12两边的圆弧形13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经向筋条11和所述纬向筋条12的表面均设有斜线形状的花纹3。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加强节2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网格本体1连为一体。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网格本体1内部设置有两条相互垂直交织的加强筋4。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1和所述加强节2的材质不限于PP。

进一步,所述网格本体1和所述加强节2的颜色不限于黑色。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新型的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