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408发布日期:2019-04-02 23:5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国家对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产生的污水通过市政箱涵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是当在雨天,尤其是大雨或暴雨天,大量的雨水混合着污水一起流入污水处理厂,但实质上,雨水是比较干净的,排入水体不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现有的将雨水全部收集进入污水厂处理,对污水厂的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冲击,也会造成污水厂规模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包括市政箱涵、堰式截流井和收集井;

在所述市政箱涵一个侧壁的底部开设合流孔;

市政箱涵底部设有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浮筒堰板,所述浮筒堰板的高度是市政箱涵高度1/4-1/3;

所述浮筒堰板包括多个浮筒单元和多个堰板单元,所述每个浮筒单元包括浮筒、连接臂和拍门,每个堰板单元包括溢流堰板和导流板;导流板的主要作用是分流,减少水对浮筒堰板的冲击;

每个浮筒单元中,浮筒固定在水平设置的浮筒臂上,拍门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市政箱涵内,拍门的上端与浮筒臂的右端可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浮筒臂的固定连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拍门固定连接;

所述每个堰板单元设置相邻两个浮筒单元之间;

堰板单元中,溢流堰板设置在导流板的后方,且溢流堰板与导流板固定连接,所述溢流堰板的底部与市政箱涵的底部相抵;

所述溢流堰板的宽度大于拍门的宽度;

堰式截流井:堰式截流井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合流孔的高度,堰式截流井内设有格栅对进入堰式截流井的污水进行过滤去渣;

堰式截流井和收集井通过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入污水干管和第二接入污水干管连通;

收集井:收集井内设有潜水粉碎格栅机和潜污泵;

第二接入污水干管的出水口与潜水粉碎格栅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潜污泵的出水口与第三接入污水干管的进水口连接,第三接入污水干管的出水口接污水厂污水收集主干管。

作为改进,所述格栅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作为改进,在所述固定架与拍门之间设有止水条。

作为改进,还包括阀门井,所述阀门井内具有阀门,所述阀门设置在第一接入污水干管处于阀门井内的部分上。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接入污水干管位于堰式截流井与阀门井之间的部分外包裹有防水套管;所述第二接入污水干管位于阀门井与收集井之间的部分外包裹有防水套管。。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接入污水干管、第二接入污水干管和第三接入污水干管的外侧壁均涂覆有CXHL52-03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接入污水干管、第二接入污水干管和第三接入污水干管的内壁均涂覆有IPN8710饮用水专用无毒高分子涂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当大雨或暴雨时,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弃流,而只将平日的生活污水和少量的雨水进入污水处理厂,从而降低了污水厂运营风险即超负荷运营,同时还降低污水厂的资源浪费,降低了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图1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内设浮筒堰板的市政箱涵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主视图。

图6为图4的侧视图。

图7为收集井的主视图。

图中,10-市政箱涵、11-合流孔;20-堰式截流井、21-格栅;30-收集井、31-潜水粉碎格栅机、33-潜污泵;

40-浮筒堰板、41-浮筒、42-连接臂、43-浮筒臂、44-固定架、45-拍门,46-止水条、47-溢流堰板、49-导流板;51-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3-第二接入污水干管、55-防水套管、57-第三接入污水干管;60-阀门井、61-阀门;70-沙石沉积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使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见图1-图7,一种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包括市政箱涵10、堰式截流井20和收集井30。

在市政箱涵10一个侧壁的底部开设合流孔11,具体实施时,可以开设两个合流孔11,市政箱涵10底部设有与水流方向垂直的浮筒堰板40,所述浮筒堰板40的高度是市政箱涵10高度1/4-1/3,市政箱涵10没有完全被浮筒堰板40阻断。

浮筒堰板40包括多个浮筒单元和多个堰板单元,所述每个浮筒单元包括浮筒41、连接臂42和拍门45,每个堰板单元包括溢流堰板47和导流板49。

每个浮筒单元中,浮筒41固定在水平设置的浮筒臂43上,拍门45通过固定架44固定在市政箱涵10内,拍门45的上端与浮筒臂43的右端可转动连接;当水位够高,在浮筒浮力的带动下,通过连接臂带动拍门上浮,从而拍门打开,污水即可从拍门处流过。

作为改进,可以在所述固定架44与拍门45之间设有止水条46。止水条46的设置可以尽可能地对固定架44与拍门45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漏水,具体实施时,固定架44可以三棱柱体结构。

所述连接臂42的一端与浮筒臂43的底面固定连接,连接臂42的另一端与拍门45固定连接;具体地,连接臂42与拍门45的连接点位于拍门45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拍门沿水流方向的边定义为宽,拍门垂直于水流方向的边定义长。

所述每个堰板单元设置相邻两个浮筒单元之间;

堰板单元中,溢流堰板47设置在导流板49的后方,且溢流堰板47与导流板49固定连接,所述溢流堰板47的底部与市政箱涵10的底部相抵;

所述溢流堰板47的宽度大于拍门45的宽度;溢流堰板47沿水流方向的边定义为宽,溢流堰板47垂直于水流方向的边定义长,拍门45的底部刚好位于市政箱涵10底部沙石沉积层70的上表面,而拍门45的底部与市政箱涵10的底面接触。作为改进,导流板49为三棱柱体结构,且棱角朝着水流方面,这样当污水过来时,会被导流板分开,然后又被溢流堰板47挡住,由于溢流堰板47的底部位于市政箱涵的底部,因此当水位较低,水流不大的情况下,市政箱涵中的水则完全被浮筒堰板截住,通过市政箱涵底部的孔流入堰式截流井20中。

堰式截流井20:堰式截流井20的高度不大于所述合流孔11的高度,堰式截流井20内设有格栅21对进入堰式截流井20的污水进行过滤去渣;堰式截流井20内侧壁上有塑胶踏板23,方便人工下井维修。

为防止格栅21被污水腐蚀,格栅21最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并且在格栅21外涂覆防腐蚀涂料。

堰式截流井20和收集井30通过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1和第二接入污水干管53连通;

收集井30:收集井30内设有潜水粉碎格栅机31和潜污泵33;收集井的进水口处设置一台潜水粉碎格栅机,自动处理污水中的各种可能影响潜污泵通过性的杂质;潜污泵选择重载潜水污水泵,该重载潜水污水泵的叶轮间隙可调整,保证流量与效率长期稳定,重载潜水污水泵内置热敏探头和湿度保护探头对泵进行保护,所有探头与控制柜的中控兼容连接,并实行控制和保护重载潜水污水泵,收集井30内侧壁上也有塑胶踏板23,方便人工下井维修,还设有人孔34。

第二接入污水干管53的出水口与潜水粉碎格栅机31的进水口连接,污水通过粉碎格栅机后,污水进入到收集井30内,潜污泵33出水口与第三接入污水干管57的进水口相连,第三接入污水干管57的出水口接污水厂污水收集主干管。

该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还可以包括阀门井60,所述阀门井60内具有阀门61,所述阀门61设置在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1处于阀门井60内的部分上。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1和第二接入污水干管53相互连通,其中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1一部分位于堰式截流井20与阀门井60之间,另一部位于阀门井60中。阀门井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方便检修,关闭阀门井60中的阀门61,市政箱涵中的污水将不再通过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1,工作人员即可以方便的下井进行检修。所述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1位于堰式截流井20与阀门井60之间的部分外包裹有防水套管55;所述第二接入污水干管53位于阀门井60与收集井30之间的部分外包裹有防水套管55。主要目的是防止井与井之间相互渗水。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1、第二接入污水干管53和第三接入污水干管57的外侧壁均涂覆有CXHL52-03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CXHL52-03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刷底漆二道,干膜厚度不小于70μm/道,外包玻璃丝布一道,再刷面漆2-3道,玻璃丝布为中碱布,宽600mm,经纬密度为12×12根/cm2。所述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1、第二接入污水干管53和第三接入污水干管57的内壁均涂覆有IPN8710饮用水专用无毒高分子涂料。所述第一接入污水干管51、第二接入污水干管53和第三接入污水干管57的内侧壁采用IPN8710饮用水专用无毒高分子涂料,二道底漆,二道面漆,漆膜干膜总厚度200μm。衬涂前须清除金属表面的油污、尘土、焊渣、氧化物、浮锈等附着物,再用砂轮除锈处理,质量达St3级,处理后,要求基层平整干燥无水迹。

本实用新型市政箱涵污水合流系统的工作原理是:

当没有雨水,即市政箱涵中的水流小,水位低,此时浮筒没有浮力浮起来,拍门的底部与市政箱涵底部沙石沉积层的表面接触,即拍门处于关闭状态,污水不能通过拍门,此时,所有污水都通过合流孔进入堰式截流井中,污水在进入堰式截流井时,会先经过格栅除渣,将大型的渣子进行拦截,然后污水经过潜水粉碎格栅机进水处理杂质,再进入收集井中汇合,由潜污泵抽入污水厂进行处理。

当下起小雨或中雨,雨水混合城市污水进入市政箱涵中,此时水流稍大,但是又不至于将浮筒浮起,拍门的底部与市政箱涵底部沙石沉积层的表面接触,即拍门处于关闭状态,水位上升后,部分水会从溢流板上溢流而过,进入水体。

当下起大雨或暴雨,即市政箱涵中的水流大,水位高,此时浮筒的浮力通过连接臂带动拍门向上运动,拍门与市政箱涵底部沙石沉积层的表面不再接触,即拍门处于打开状态,水通过拍门流过,进入水体。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