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隔水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348发布日期:2019-04-20 03:4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隔水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水工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隔水道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在基坑工程中由于施工时间较长,一旦遇到下雨天气,由于基坑的地势较低,外围的雨水在重力作用下,容易流至基坑内,给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进而延长了该基坑工程的完成时间。

现有的基坑工程多采用在基坑的外围设置隔水道的方式进行排水。地表上的水或者其他液体会携带着地表上的垃圾进入隔水沟内,然而垃圾在隔水沟内堆积会影响隔水道的排水效果,并影响到基坑的排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隔水道结构,具有便于清理隔水沟内垃圾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隔水道结构,包括围绕基坑外围设置的隔水沟,所述隔水沟的开口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盖板,所述隔水沟内设置有过滤件,所述隔水沟上水平滑动连接有若干首尾依次连接的刮板,所述刮板位于过滤件上方,所述盖板与刮板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在所述盖板翻转打开时联动刮板在过滤件上水平滑动。

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清理隔水沟内过滤件上的垃圾时,推动盖板使盖板绕其与隔水沟的铰接轴向上翻转打开,并通过联动机构联动刮板在过滤件上水平移动并刮动过滤件上堆积的垃圾,在翻转打开盖板的同时,刮板清理隔水沟内的垃圾,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铰接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地面的第二齿轮以及固定连接于任一刮板上的齿条,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齿条相啮合。

采用上述结构,转动盖板,第一齿轮随之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并带动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水平滑动,使所有刮板随之在过滤件上水平滑动并刮动堆积在过滤件上的垃圾,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土地内设置有集污箱,所述隔水沟上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集污箱和隔水沟。

采用上述结构,刮板刮动过滤件上的垃圾,并推动垃圾从排污口进入到集污箱收集起来,及时清理垃圾,能够减少垃圾长期堆积在隔水沟内而产生异味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污箱上铰接有用于遮挡排污口的挡板。

采用上述结构,挡板铰接于集污箱上,挡板被刮板推开并翻转打开后,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反向翻转并遮挡住排污口,减少集污箱内的垃圾重新进入到隔水沟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件为若干连续设置的滤网,所述滤网的横截面呈“V”形设置,所述刮板的形状与滤网横截面的形状一致。

采用上述结构,随着地表水进入到隔水沟内的垃圾,由于滤网的横截面呈“V”形设置,垃圾会从两倾斜的斜面滑落至滤网的最低处,使滤网在拦截垃圾的同时,垃圾不容易堵塞滤网,也保证了隔水沟的排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与滤网的接触面上设置有若干刷毛,刷毛的端部设有弯折部。

采用上述结构,刷毛在滤网上水平移动时,便于掉落在滤网上的垃圾松动,使刮板更容易刮动垃圾,且弯折部可进一步刷动缠绕在滤孔上的垃圾,清理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板的厚度由其底端向两顶端逐渐减小。

采用上述结构,在刮板刮动堆积在滤网上的垃圾时,尤其是位于滤网最低处的垃圾时,刮板底端的厚度最大,刮板能够在推动垃圾运动的同时,对垃圾有阻挡作用,使垃圾不容易越过刮板并重新掉落在滤网上,清理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与集污箱的铰接处绕设有驱动挡板遮挡排污口的弹性件。

采用上述结构,弹性件为挡板翻转并遮挡排污口提供了扭力,使得挡板能够更稳定地遮挡住排污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拉动盖板使其翻转打开,通过联动机构联动刮板在过滤件上水平滑动并刮动过滤件上堆积的垃圾,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隔水沟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集污箱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坑;2、隔水沟;3、铰接轴;4、盖板;5、滤网;6、刮板;7、联动机构;71、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3、齿条;8、集污箱;9、排污口;10、挡板;11、刷毛;12、弯折部;13、扭簧;14、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用于基坑工程的隔水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置在基坑1外围的隔水沟2,隔水沟2的开口处通过铰接轴3铰接有盖板4,地面上设置有水泵14,该水泵14与隔水沟2连通。

隔水沟2内固定连接有若干过滤件,该过滤件具体为滤网5。沿隔水沟2的长度方向的相邻滤网5之间固定连接,滤网5的横截面呈“V”形设置。隔水沟2内沿其宽度方向水平滑动连接有刮板6,该刮板6沿隔水沟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且相邻的刮板6之间固定连接;刮板6均位于滤网5的上方,刮板6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滤网5横截面的形状一致。

盖板4与刮板6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7,该联动机构7在盖板4翻转打开时联动刮板6在滤网5上水平滑动。该联动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于铰接轴3上的第一齿轮71、转动连接于地面的第二齿轮72以及固定连接于任一刮板6上的齿条73,第一齿轮71与齿条73分别与第二齿轮72相啮合。

盖板4翻转打开时,通过齿轮与齿条73的啮合传动带动刮板6在滤网5上水平滑动并清理滤网5。

如图2和图3所示,刮板6的底面上设置有若干刷毛11,刷毛11的顶端设置有弯折部12。

刷毛11在滤网5上水平移动时,便于掉落在滤网5上的垃圾松动,使刮板6更容易刮动垃圾,且弯折部12可进一步刷动缠绕在滤孔上的垃圾,清理效果更佳。

若干刮板6的厚度均由其底端向两顶端逐渐减小。在刮板6刮动堆积在滤网5上的垃圾时,尤其是位于滤网5最低处的垃圾时,刮板6底端的厚度最大,刮板6能够在推动垃圾运动的同时,对垃圾有阻挡作用,使垃圾不容易越过刮板6并重新掉落在滤网5上,清理效果更佳。

如图2和图4所示,土地内设置有收集滤网5上的垃圾的集污箱8,隔水沟2上开设有排污口9,排污口9位于滤网5的上方,且排污口9连通集污箱8和隔水沟2。集污箱8上铰接有用于遮挡排污口9的挡板10,挡板10与集污箱8的铰接处绕设有驱动挡板10遮挡排污口9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具体为扭簧13。

在扭簧13扭力的作用下,挡板10更容易绕其与集污箱8的铰接处翻转并遮挡排污口9,减少进入到集污箱8中的垃圾产生的异味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而影响基坑1的环境质量的情况发生。

具体工作过程:当需要对隔水沟2内的滤网5内积累的垃圾进行清理时,翻转打开盖板4,第一齿轮71随之转动,与第一齿轮7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72转动,带动与第二齿轮72相啮合的齿条73水平滑动,使刮板6在滤网5上水平滑动并刮动滤网5上的垃圾。

当垃圾被刮板6推动至排污口9时,垃圾以及刮板6推动挡板10翻转打开,刮板6推动垃圾掉落至集污箱8中。翻转并盖上盖板4,此时同时齿轮和齿条73的联动作用,齿条73带动刮板6反向水平滑动至初始状态;并且挡板10在扭簧13的作用下翻转并遮挡排污口9,操作方便。

通过联动机构7的联动作用,在盖板4翻转打开时,联动刮板6清理滤网5上的垃圾,省时省力,操作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