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插型剪力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1893发布日期:2019-06-06 00:29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插型剪力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倒插型剪力键结构。



背景技术:

各类悬臂柱结构(如单管塔,单柱高架桥等),以及其他各种需要双向受弯的钢结构柱,柱截面常采用大尺寸的方钢管或圆钢管,其柱脚须与基础刚接才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预应力锚栓连接柱脚和基础可达到理想的刚接效果,抗疲劳性能好,相对埋入式柱脚减小了刚度和强度的突变,避免了钢筋的重复配置,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其在额外承担剪力时,由于基础面层设置的面层钢板,存在抗剪键无法设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现有技术存在着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倒插型剪力键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工程中钢管柱柱脚基础带面层钢板的抗剪键设置的难点。

为达到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手段:

一种倒插型剪力键结构,包括:承台,所述承台上表面设有一抗剪键孔;基础面钢板以及柱脚底板,其由上而下的设置于所述承台的上表面,且所述基础面钢板和所述柱脚底板通过高强螺栓固定于所述承台上,所述基础面钢板和所述柱脚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抗剪键孔对应的穿孔;抗剪键,其嵌入所述抗剪键孔内,且穿过所述基础面钢板以及柱脚底板,所述抗剪键的埋深为所述抗剪键横截面数值的两倍,且所述抗剪键露出所述面层的高度与埋深一致;钢管柱,设于所述柱脚底板上,所述钢管柱内填充补偿收缩混凝土。

较佳的是,所述钢管柱的外侧底部设有柱外加劲脚,所述柱外加劲脚与所述柱脚底板连接。

较佳的是,所述钢管柱的内侧面设有柱内加劲脚,所述柱内加劲脚与所述柱脚底板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的倒插型剪力键结构可不取消基础面层钢板的设置即可在柱脚上成功设置抗剪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倒插型剪力键结构,包括:承台1、基础面钢板2、柱脚底板3、钢管柱4、抗剪键5等结构。

所述承台1上表面设有一抗剪键孔11。基础面钢板2以及柱脚底板3由上而下的设置于所述承台1的上表面,且所述基础面钢板2和所述柱脚底板3通过地脚螺栓6固定于所述承台1上。在不影响基础面钢板用途的前途下,在所述基础面钢板2和所述柱脚底板3上开设有与所述抗剪键孔11对应的穿孔。在浇筑承台时,所述地脚螺栓、抗剪键以及基础面钢板一并埋入基础。

抗剪键5嵌入所述抗剪键孔11内,且穿过所述基础面钢板2以及柱脚底板3。假定混凝土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按照抗剪键5承受剪力和分布的混凝土承载力的弯矩平衡计算,所述抗剪键5在承台内埋深为所述抗剪键5横截面数值的两倍,且所述抗剪键5露出所述面层的高度与埋深一致。

钢管柱4设于所述柱脚底板3上,所述钢管柱4内填充补偿收缩混凝土7。补偿收缩混凝土7比浇筑承台的混凝土等级高一级,并辅以外部混凝土振捣器振捣密实。抗剪键通过补偿收缩混凝土与所述钢管柱紧密连接,从而传递剪力;所述钢管柱内填充补偿收缩混凝土也减小了承台至所述钢管柱材料、截面变化导致的应力突变。

所述钢管柱4的外侧底部设有柱外加劲肋41,所述柱外加劲肋41与所述柱脚底板3及所述柱外壁焊接。所述钢管柱4的内侧面设有柱内加劲肋42,加劲肋42的作用是减小应力突变,所述柱内加劲肋与所述柱内壁焊接。

如上所示,本申请成功的解决了采用预应力锚栓连接,在基础面层设置定位钢板或连接钢板之后无法设置二次灌浆层,导致抗剪键无法设置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