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生态植被渗透浅沟。
背景技术:
逢雨便涝逐渐成为国内大中城市的痼疾,造成城市内涝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排水管道老化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城市土地吸水、蓄水能力下降。雨水是通过绿地、湖泊等进行留存的,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自然渗水、储水区域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沥青、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这些材料导致城市土地吸水能力逐渐减弱。传统的植被浅沟被雨冲刷极易造成沟壁滑坡,雨水下渗造成土体下沉,道路地基下陷;而且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功能单一,雨水不能循环利用,渗透力不好,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植被渗透浅沟,该生态植被渗透浅沟渗透力和吸水性好,雨水长时间渗透土体不易下沉,可持续发展能力好,有效地缓解了逢雨便涝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植被渗透浅沟,该生态植被渗透浅沟包括沟底和设置于所述沟底两侧的侧坡;其中,所述侧坡自上而下顺次包括平缓区、一号斜坡区、缓冲区和二号斜坡区,所述平缓区、一号斜坡区、缓冲区、二号斜坡区和沟底上均铺设种植有植被;所述沟底的下方还设置有渗水机构,所述渗水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储水箱的顶板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储水箱内,出水端位于所述储水箱外并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延伸至地表上方并连接有出水设备。
优选地,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多个支管,多个所述支管延伸至地表上方并连接有喷头或水龙头;其中,连接有所述喷头的所述支管上设置有水阀。
优选地,所述渗水机构包括自下而上顺次平铺的渗排水网垫、吸水层和透水砖。
优选地,所述渗排水网垫为乱丝熔融铺网而成的立体土工网芯,所述吸水层为硅藻泥层。
优选地,所述渗排水网垫与所述储水箱的顶板之间还设置有阻垢层,所述阻垢层为阻垢晶体。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内位于所述水泵的上方固接有横隔板以将所述储水箱的内腔分割为储水腔和过滤腔,所述储水腔位于所述过滤腔的下方,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横隔板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自上而下顺次包括纤维层、一号过滤层、二号过滤层、三号过滤层和四号过滤层。
优选地,所述纤维层为PP棉过滤层,所述一号过滤层、二号过滤层、三号过滤层和四号过滤层分别为颗性活性炭层、烧结性活性炭层、RO膜过滤层和后置活性炭层。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于市政排水系统。
优选地,所述沟底与所述渗水机构之间还铺设有沥水膜,所述沥水膜上设置有多个沥水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坡自上而下顺次包括平缓区、一号斜坡区、缓冲区和二号斜坡区,所述平缓区、一号斜坡区、缓冲区、二号斜坡区和沟底上均铺设种植有植被;所述沟底的下方还设置有渗水机构,所述渗水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水泵,所述储水箱的顶板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储水箱内,出水端位于所述储水箱外并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延伸至地表上方并连接有出水设备。其中沟底两侧的侧坡以沟底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平缓区和缓冲区理论上为水平区域,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可以有0-5°内的坡度偏差允许,另外在平缓区、一号斜坡区、缓冲区、二号斜坡区和沟底内铺设种植有植被,当下雨时,可以侧坡的构造以及植被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减缓雨水从上往下或者从上游往下游流淌时对沟底的冲击力,可以有效的防止沟底下沉,另外通过在沟底下方设置渗水机构和储水箱,渗水机构和储水箱彼此之间通过进水口相互连通,沟底中的雨水经过渗水机构渗入至储水箱内可以进一步的缓解雨水对沟底的冲击力,储水箱内的水经过水泵和水管连接至外部的出水设备可以将渗入储水箱内的雨水有效的利用,水泵通过绝缘线束连接至外部控制电源,当降水量较大时通过开启水泵即可进行抽水,因此,该生态植被渗透浅沟渗透力和吸水性好,雨水长时间渗透土体不易下沉,可持续发展能力好,有效地缓解了逢雨便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生态植被渗透浅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沟底下方结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沥水膜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平缓区 2一号斜坡区
3缓冲区 4二号斜坡区
5沟底 6沥水膜
7透水砖 8吸水层
9渗排水网垫 10阻垢层
11储水箱 12纤维层
13一号过滤层 14二号过滤层
15三号过滤层 16四号过滤层
17水泵 18水管
19水阀 20喷头
21水龙头 22排水管
23植被 61沥水孔
111进水口 112横隔板
113出水口 181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3所示的生态植被23渗透浅沟,该生态植被23渗透浅沟包括沟底5和设置于所述沟底5两侧的侧坡;其中,所述侧坡自上而下顺次包括平缓区1、一号斜坡区2、缓冲区3和二号斜坡区4,所述平缓区1、一号斜坡区2、缓冲区3、二号斜坡区4和沟底5上均铺设种植有植被23;所述沟底5的下方还设置有渗水机构,所述渗水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11,所述储水箱11上设置有水泵15,所述储水箱11的顶板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111;所述水泵15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储水箱11内,出水端位于所述储水箱11外并连通有水管18,所述水管18延伸至地表上方并连接有出水设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所述侧坡自上而下顺次包括平缓区1、一号斜坡区2、缓冲区3和二号斜坡区4,所述平缓区1、一号斜坡区2、缓冲区3、二号斜坡区4和沟底5上均铺设种植有植被23;所述沟底5的下方还设置有渗水机构,所述渗水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储水箱11,所述储水箱11上设置有水泵15,所述储水箱11的顶板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口111;所述水泵15的进水端位于所述储水箱11内,出水端位于所述储水箱11外并连通有水管18,所述水管18延伸至地表上方并连接有出水设备。其中沟底5两侧的侧坡以沟底5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设置,平缓区1和缓冲区3理论上为水平区域,根据实际的施工条件可以有0-5°内的坡度偏差允许,另外在平缓区1、一号斜坡区2、缓冲区3、二号斜坡区4和沟底5内铺设种植有植被23,当下雨时,可以侧坡的构造以及植被23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减缓雨水从上往下或者从上游往下游流淌时对沟底5的冲击力,可以有效的防止沟底5下沉,另外通过在沟底5下方设置渗水机构和储水箱11,渗水机构和储水箱11彼此之间通过进水口111相互连通,沟底5中的雨水经过渗水机构渗入至储水箱11内可以进一步的缓解雨水对沟底5的冲击力,储水箱11内的水经过水泵15和水管18连接至外部的出水设备可以将渗入储水箱11内的雨水有效的利用,水泵15通过绝缘线束连接至外部控制电源,当降水量较大时通过开启水泵15即可进行抽水,因此,该生态植被23渗透浅沟渗透力和吸水性好,雨水长时间渗透土体不易下沉,可持续发展能力好,有效地缓解了逢雨便涝的问题。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的多样化利用储水箱11内的水,优选地,所述水管18上设置有多个支管181,多个所述支管181延伸至地表上方并连接有喷头20或水龙头21;其中,连接有所述喷头20的所述支管181上设置有水阀19。可以浇灌植被23,达到废水再生、循环利用的作用,也可以用于清洁物品等作用。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渗水方式,优选地,所述渗水机构包括自下而上顺次平铺的渗排水网垫9、吸水层8和透水砖7。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渗水效果,优选地,所述渗排水网垫9为乱丝熔融铺网而成的立体土工网芯,所述吸水层8为硅藻泥层。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渗排水网垫9与所述储水箱11的顶板之间还设置有阻垢层10,所述阻垢层10为阻垢晶体。阻垢层10可以进行拦截大颗粒杂质,减轻过滤装置的负担,延长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进入储水箱11内的再利用水的清洁度,优选地,所述储水箱11内位于所述水泵15的上方固接有横隔板112以将所述储水箱11的内腔分割为储水腔和过滤腔,所述储水腔位于所述过滤腔的下方,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横隔板112上设置有多个出水口113。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净水效果,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自上而下顺次包括纤维层12、一号过滤层13、二号过滤层14、三号过滤层15和四号过滤层16。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净水效果,优选地,所述纤维层12为PP棉过滤层,所述一号过滤层13、二号过滤层14、三号过滤层15和四号过滤层16分别为颗性活性炭层、烧结性活性炭层、RO膜过滤层和后置活性炭层。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储水箱11内水的利用,优选地,所述储水箱1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连通于市政排水系统。储水箱11内的水位应高于市政排水系统,市政排水系统内的水不会倒流。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的渗水效果,优选地,所述沟底5与所述渗水机构之间还铺设有沥水膜6,所述沥水膜6上设置有多个沥水孔61。沥水膜6可以防止植被23中的污染物、虫子流入下面的渗水机构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