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7869发布日期:2019-08-31 02:1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淤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中小型水域,主要的清淤方式是把其中的水抽干,直接在无水的情况下,用挖掘机或清淤机进行清淤工作,这种工作方式需要使河流改道,有时还不得不采用开挖临时河道的办法来解决,工程量既大又繁琐,而且还会使清淤目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工作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这种工作方式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方法原始,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河床地深、地形的原因,而无法使用大型工程机械,进行机械化作业。

传统的吸淤泥装置不能进行自动化作业,更不能定时的对装置内部进行自动清洗,保证装置的高效运作,且功能单一,不能兼顾对水面上漂浮物的收集。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通过吸淤泥箱、漂浮物清理装置、存储箱、漂浮装置及驱动装置等,实现了对河道底部淤泥及河道水面的漂浮物的自动清理并存储,并能定时对装置内部进行冲洗,确保装置高效运作,功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方案包含有: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包括漂浮装置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淤泥箱、漂浮物清理装置及存储箱,所述吸淤泥箱及所述存储箱均设于所述漂浮装置的上表面,所述漂浮物清理装置设于所述漂浮装置的一侧,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漂浮装置远离所述漂浮物清理装置一侧的底面,所述吸淤泥箱包括搅拌箱、杀菌通道、压缩箱及电控箱,所述搅拌箱设于所述吸淤泥箱的内部一侧,所述压缩箱设于所述吸淤泥箱的内部另一侧,所述杀菌通道设于所述搅拌箱的底部,所述杀菌通道出口连通于所述压缩箱的侧壁,所述电控箱设于所述吸淤泥箱的内底面并位于所述杀菌通道的下方,所述搅拌箱包括洒水喷头、第一电机、搅拌杆、搅拌叶、第一过滤网、吸淤泥管及吸淤泥泵,所述洒水喷头及所述第一电机均固定设于所述搅拌箱的顶面,且所述第一电机位于中央,所述洒水喷头设有若干个并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电机的四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有所述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侧壁设有若干搅拌叶,所述第一过滤网设于所述搅拌箱的底面,所述吸淤泥泵的进水口连接有所述吸淤泥管,所述吸淤泥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搅拌箱的侧壁顶部相连通,所述杀菌通道包括杀菌装置及出料通道,所述杀菌装置固定设于所述杀菌通道的内壁,所述出料通道一端连通于所述杀菌通道的一侧底部,所述出料通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压缩箱的侧壁,所述压缩箱包括第二电机、连接杆、压缩板、传感器、筛网、第三电机、旋转轴、出水管及电子移门,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于所述压缩箱的顶面,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设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电机一端固定设有所述压缩板,所述传感器嵌于所述压缩箱的内壁,且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出料通道的底端,所述出水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压缩箱的底面,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漂浮装置的下表面,所述第三电机固定设于所述压缩箱的底部靠近所述存储箱一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筛网,所述筛网能覆盖整个压缩箱的横截面,所述电子移门设于所述压缩箱的侧壁且靠近所述存储箱的一侧,所述电控箱包括GPS定位器、无线信号处理模块、蓄电装置及控制器,所述GPS定位器、所述无线信号处理模块、所述蓄电装置及所述控制器均设于所述电控箱的内底面,所述漂浮物清理装置包括收集桶、第二过滤网、第一水管、水泵、第二水管、第三水管、排水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及多通,所述第二过滤网设于所述收集桶的底部,所述第一水管一端连通于所述收集桶的底面,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水泵固定设于所述吸淤泥箱的上表面,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所述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侧壁连通有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所述第一阀门,第二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多通,所述第二水管靠近所述多通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阀门,所述多通经若干个所述第三水管连接有所述洒水喷头,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所述传感器及所述GPS定位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吸淤泥泵、所述杀菌装置、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电子移门、所述水泵、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驱动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无线信号处理模块相互电性连接,所述蓄电装置为所述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所述GPS定位器、所述第一电机、所述吸淤泥泵、所述杀菌装置、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电子移门、所述水泵、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驱动装置及所述无线信号处理模块供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三电机均为旋转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电机为直线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电机为直线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洒水喷头和所述第三水管的数量均为4个。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通过吸淤泥管及吸淤泥泵,能将河底的淤泥吸入并送入搅拌箱内;通过第一电机、搅拌杆及搅拌叶,第一电机为旋转电机,能搅拌淤泥,并使得淤泥中一些杂物悬挂、附着于搅拌叶或搅拌箱内壁上;通过第一过滤网,能过滤掉淤泥中的大体积杂物;通过杀菌装置,能对流经杀菌通道的淤泥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通过第二电机、连接杆及压缩板,第二电机为直线电机,能对压缩箱内的淤泥进行压缩,挤出淤泥中的水份;通过筛网及出水管,能使被挤出的水份流渗出至出水管,从而排出装置外;通过传感器,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能将检测到淤泥量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通过电子移门,控制器能控制电子移门自动开启;通过第三电机、旋转轴,第三电机为旋转电机,能将筛网上被压干的淤泥送入存储箱内;通过水泵及第二过滤网,能将收集桶附近的水抽入收集桶并进行过滤;通过第二水管及排水管,能将水排出;通过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能控制水流方向;通过第三水管及洒水喷头,洒水喷头和第三水管的数量均为4个,能对搅拌箱的内壁、搅拌杆搅拌叶上的杂物及淤泥进行冲洗,保证搅拌箱内搅拌装置的清洁;通过漂浮装置,能使整个装置漂浮于水面;通过GPS定位器、无线信号处理模块及驱动装置,能控制该装置按设定的路线进行清理,并将信息传送给后台,也能使后台对该装置进行实时监控及临时控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河道底部淤泥及河道水面的漂浮物的自动清理并存储,并能定时对装置内部进行冲洗,确保装置高效运作,功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3是A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吸淤泥箱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电子移门及第三电机的结构图;

图6是电控箱的内部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各装置的电性连接图;

图中1、吸淤泥箱;2、漂浮物清理装置;3、存储箱;4、漂浮装置;5、驱动装置;11、搅拌箱;12、杀菌通道;13、压缩箱;14、电控箱;20、收集桶;21、第二过滤网;22、第一水管;23、水泵;24、第二水管;25、第三水管;26、排水管;27、第一阀门;28、第二阀门;29、多通;111、洒水喷头;112、第一电机;113、搅拌杆;114、搅拌叶;115、第一过滤网;116、吸淤泥管;117、吸淤泥泵;121、杀菌装置;122、出料通道;131、第二电机;132、连接杆;133、压缩板;134、传感器;135、筛网;136、第三电机;137、旋转轴;138、出水管;139、电子移门;141、GPS定位器;142、无线信号处理模块;143、蓄电装置;14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7所示,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吸淤泥装置,包括漂浮装置4及驱动装置5,还包括吸淤泥箱1、漂浮物清理装置2及存储箱3、吸淤泥箱1及存储箱3均设于漂浮装置4的上表面,漂浮物清理装置2设于漂浮装置4的一侧,驱动装置5设于漂浮装置4远离漂浮物清理装置2一侧的底面,吸淤泥箱1包括搅拌箱11、杀菌通道12、压缩箱13及电控箱14,搅拌箱11设于吸淤泥箱1的内部一侧,压缩箱13设于吸淤泥箱1的内部另一侧,杀菌通道12设于搅拌箱11的底部,杀菌通道12出口连通于压缩箱13的侧壁,电控箱14设于吸淤泥箱1的内底面并位于杀菌通道12的下方,搅拌箱11包括洒水喷头111、第一电机112、搅拌杆113、搅拌叶114、第一过滤网115、吸淤泥管116及吸淤泥泵117,洒水喷头111及第一电机112均固定设于搅拌箱11的顶面,且第一电机112位于中央,第一电机112为旋转电机,洒水喷头111设有四个并均匀分布于第一电机112的四周,第一电机112输出轴上设有搅拌杆113,搅拌杆113侧壁设有若干搅拌叶114,第一过滤网115设于搅拌箱11的底面,吸淤泥泵117的进水口连接有吸淤泥管116,吸淤泥泵117的出水口与搅拌箱11的侧壁顶部相连通,杀菌通道12包括杀菌装置121及出料通道122,杀菌装置121固定设于杀菌通道12的内壁,出料通道122一端连通于杀菌通道12的一侧底部,出料通道122的另一端连通于压缩箱13的侧壁,压缩箱13包括第二电机131、连接杆132、压缩板133、传感器134、筛网135、第三电机136、旋转轴137、出水管138及电子移门139,第二电机131固定设于压缩箱13的顶面,第二电机131为直线电机,第二电机131输出轴上设有连接杆132,连接杆132远离第二电机131一端固定设有压缩板133,传感器134嵌于压缩箱13的内壁,且传感器134位于出料通道122的底端,出水管138一端连通于压缩箱13的底面,出水管138的另一端伸出漂浮装置4的下表面,第三电机136固定设于压缩箱13的底部靠近存储箱3一侧,第三电机136为旋转电机,第三电机13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137,旋转轴13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筛网135,筛网135能覆盖整个压缩箱13的横截面,电子移门139设于压缩箱13的侧壁且靠近存储箱3的一侧,电控箱14包括GPS定位器141、无线信号处理模块142、蓄电装置143及控制器144,GPS定位器141、无线信号处理模块142、蓄电装置143及控制器144均设于电控箱14的内底面,漂浮物清理装置2包括收集桶20、第二过滤网21、第一水管22、水泵23、第二水管24、第三水管25、排水管26、第一阀门27、第二阀门28及多通29,第二过滤网21设于收集桶20的底部,第一水管22一端连通于收集桶20的底面,第一水管22的另一端连接于水泵23的进水口,水泵23固定设于吸淤泥箱1的上表面,水泵23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二水管24,第二水管24的侧壁连通有26排水管,排水管26上设有第一阀门27,第一阀门27为电磁阀,第二水管24远离水泵23的一端连接有多通29,第二水管24靠近多通29的一侧设有第二阀门28,第二阀门28为电磁阀,多通29经四个第三水管25连接有洒水喷头111,控制器144的输入端分别电性连接有传感器134及GPS定位器141,控制器144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第一电机112、吸淤泥泵117、杀菌装置121、第二电机131、第三电机136、电子移门139、水泵23、第一阀门27、第二阀门28、驱动装置5,控制器144与无线信号处理模块142相互电性连接,蓄电装置143为控制器144、传感器134、GPS定位器141、第一电机112、吸淤泥泵117、杀菌装置121、第二电机131、第三电机136、电子移门139、水泵23、第一阀门27、第二阀门28、驱动装置5及无线信号处理模块142供电。

工作原理:

首先,运行设备后,控制器144控制吸淤泥泵117运行,在吸淤泥泵117的作用下,将淤泥经吸淤泥管116抽入搅拌箱11内,同时,第一电机112工作,第一电机112为旋转电机,带动了搅拌杆113和搅拌叶114在搅拌箱11内转动,使得淤泥中一些杂物悬挂、附着于搅拌叶114或搅拌箱11内壁上,淤泥掉落至第一过滤网115,再次过滤掉淤泥中的大体积杂物,随后,淤泥经过杀菌通道12时,控制器144控制杀菌装置121对淤泥进行消毒、杀菌,并经出料通道122流入压缩箱13内,在第二电机131的作用下,第二电机131为直线电机,带动连接杆132及压缩板133运动,实现对压缩箱13内的淤泥进行压缩,从而使淤泥中的水被挤出,水则经筛网135渗出,并经出水管138排出,当淤泥在压缩箱13内的量高于传感器134时,传感器134为红外线传感器,传感器134持续检测到信号一定时间时,将发送信号给控制器144,控制器144控制吸淤泥泵117、第一电机112、杀菌装置121及第二电机131停止工作,并触发电子移门139向上开启,同时控制第三电机136工作,第三电机136为旋转电机,第三电机136经旋转轴137带动筛网135向上旋转,使得被压干的淤泥被送入存储箱3内,倒入完毕后,控制器144控制第三电机136使筛网135及电子移门139恢复原位,并重新启动吸淤泥泵117、第一电机112、杀菌装置121及第二电机131。

同时,在水泵23的作用下,收集桶20附近的水被吸入收集桶20内,并经第二过滤网21过滤掉水中的漂浮物,从而经第一水管22进入水泵23,再经第二水管24及排水管26排出,此时第一阀门27为开启状态,第二阀门28为关闭状态,第一阀门27和第二阀门28均为电磁阀,每隔一段时间,控制器144控制吸淤泥泵117停止工作,第一阀门27为关闭,第二阀门28开启,从而使水从第二水管24流出后,经第三水管25及洒水喷头111喷出,第三水管25及洒水喷头111的数量均为四个,从而对附着在搅拌箱11内壁、搅拌杆113及搅拌叶114上的淤泥进行冲洗,使得这些淤泥经第一过滤网115、杀菌通道12到达压缩箱13,最后被送入存储箱3内。

通过漂浮装置4,能使整个装置漂浮于水面;通过GPS定位器141、无线信号处理模块142及驱动装置5,能控制该装置按设定的路线进行清理,并将信息传送给后台,也能使后台对该装置进行实时监控及临时控制;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河道底部淤泥及河道水面的漂浮物的自动清理并存储,并能定时对装置内部进行冲洗,确保装置高效运作,功能完善,智能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