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建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地下停车场内,由于雨季降水量较大,地下车库很容易出现积水情况,传统的排水方式,是在行车道的边缘设置排水接口,以保证积水的排空。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行车道的积水进行排空,但是无法对车位部分的积水进行排空,从而对停在车位上的汽车轮胎造成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建筑排水结构,以解决地下车位上积水排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建筑排水结构,包括倾斜台和支撑台,所述倾斜台设置在水泥砂浆层上,所述水泥砂浆层设置在地基上,所述倾斜台上设置多个支撑杆,所述倾斜台的上端和支撑台的上端均设置有板框,所述板框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网板,所述第一网板上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圆台,所述圆台的上端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内部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承重板上设置有第二网板。
优选的,所述倾斜台和支撑台均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且倾斜台的斜面为30度。
优选的,所述倾斜台与支撑台之间均设有排水槽,排水槽的下端嵌入有水泥砂浆层的内侧,排水槽的左右两侧内部分别嵌入有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第一螺纹套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旋钮,第二螺纹套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旋钮,倾斜台的右端内部内嵌有第一螺纹座,第一螺纹旋钮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座的内侧,支撑台的左端内部嵌入有第二螺纹座,第二螺纹旋钮的右端螺纹连接第二螺纹座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地下建筑排水结构:1、通过层层渗水,能够将地面上的积水向下渗透,远离地面,最后通过排水槽引出,保证车位位置上的积水排空;
2、通过圆台将承重板和第二网板架立支撑,能够使得承重板与底板之间产生空隙,从而提高排水的效果,避免积水对停车位上汽车轮胎侵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地基、13水泥砂浆层、14倾斜台、15支撑台、16板框、17第一网板、18支撑杆、19底板、110第一排水孔、111圆台、112承重板、113第二排水孔、114第二网板、2排水槽、21第一螺纹套、22第一螺纹旋钮、23第一螺纹座、24第二螺纹套、25第二螺纹旋钮、26第二螺纹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建筑排水结构,包括倾斜台14和支撑台15,倾斜台14能够将水顺利的排出,倾斜台14设置在水泥砂浆层13上,地基1的底部铺设有水泥砂浆层13,水泥砂浆层13设置在地基1上,地基1的左侧砌筑有第一墙体,地基1的前后两侧均砌筑第二墙体,第一墙体的前后两侧与第二墙体的内侧紧贴,倾斜台14上设置多个支撑杆18,倾斜台14的上端和支撑台15的上端均设置有板框16,三者相互之间通过膨胀螺丝连接,板框16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网板17,第一网板17上设置有底板19,底板19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孔110,底板19上设置有圆台111,底板19的上端焊接有圆台111,能够对底板19与承重板112之间起到一个架立的效果,能够形成一定的空间,提高排水的效果,圆台111的上端设置有承重板112,承重板112的内部设有第二排水孔113,承重板112上设置有第二网板114,承重板1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通过膨胀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网板114。
参阅图1,倾斜台14和支撑台15均由钢筋混凝土制成,且倾斜台14的斜面为30度。
参阅图2,倾斜台14与支撑台15之间均设有排水槽2,排水槽2为304号不锈钢,排水槽2的下端嵌入有水泥砂浆层13的内侧,排水槽2的左右两侧内部分别嵌入有第一螺纹套21和第二螺纹套24,第一螺纹套21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旋钮22,第二螺纹套24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旋钮25,倾斜台14的右端内部内嵌有第一螺纹座23,第一螺纹旋钮22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座23的内侧,支撑台15的左端内部嵌入有第二螺纹座26,第二螺纹旋钮25的右端螺纹连接第二螺纹座26的内侧,便于排水槽2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当停车位位置出现积水时,积水会通过第一网板17向下渗透,然后经过承重板112内的第二排水孔113到达承重板112与底板19之间,圆台111能够将底板19与承重板112之间架立形成一定的排水空间,以防止水量过大,出现排水堵塞的情况,积水达到底板19的部分,通过第一排水孔110继续向下渗透达到第一网板17的位置,第一网板17配合板框16能够对上方结构进行水平架立,以保证停车位的地面平衡性,支撑杆18能够对第一网板17起到一个中部支撑的效果,以保证第一网板17的承重效果,积水通过第一网板17掉落到倾斜台14的斜面,倾斜台14的斜面为30度,能够保证积水的顺利滑落,积水最终进入排水槽2排出,两个螺纹旋钮的连接方式,便于排水槽2的安装和拆卸。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