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联式一体化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5372发布日期:2019-07-27 10:50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联式一体化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站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多联式一体化泵站。



背景技术:

智能一体化泵站土建造价低,建设成本低目前在市政工程、截污纳管项目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运输、安装等条件限制,智能一体化泵站直径有限制,无法达到更大的蓄水容积,从而限制了泵站的总流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泵站的有效容积、增加了泵站的总流量的多联式一体化泵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多联式一体化泵站,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第二筒体的轴线和第三筒体的轴线形成一个三角柱体;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三者之间均连通;所述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筒体内设有第一粉碎格栅,所述第一筒体的中心设有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二筒体上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筒体内设有第二粉碎格栅,所述第二筒体的中心设有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三筒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三筒体内设有至少一台提升泵,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孔与出水口对齐。

所述第三筒体内设有并列设置的三台提升泵。

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三者之间均连通是指,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设有间距并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设有间距并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筒体与第三筒体之间设有间距并通过连通管连通。

所述第一筒体的轴线、第二筒体的轴线和第三筒体的轴线形成的三角柱体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

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均为玻璃钢筒体。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均设有进水口,进水口装有粉碎格栅,将来水中的杂物切碎后进入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内部;所述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第三筒体之间采用连通管连通,保证了三个玻璃钢筒体之间是相互连通的,增加了泵站的有效容积。第三筒体内安装了提升泵,在控制下能自动运行和停机,同时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内的搅拌器运行,在第三筒体内的提升泵的作用下,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内的水可以流入至第三筒体内,再排出;这样能提高泵站的有效容积、增加了泵站的总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联式一体化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3、第三筒体,4、第一进水口,5、第一粉碎格栅,6、第一搅拌器,7、第二进水口,8、第二粉碎格栅,9、第二搅拌器,10、出水口,11、提升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联式一体化泵站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联式一体化泵站,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所述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均呈圆柱形,所述第一筒体1的轴线、第二筒体2的轴线和第三筒体3的轴线形成一个三角柱体;所述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三者之间均连通;所述第一筒体1上设有第一进水口4,所述第一筒体1内设有第一粉碎格栅5,所述第一筒体1的中心设有第一搅拌器6;所述第二筒体5上设有第二进水口7,所述第二筒体5内设有第二粉碎格栅8,所述第二筒体5的中心设有第二搅拌器9;所述第三筒体3上设有出水口10,所述第三筒体3内设有至少一台提升泵11,所述提升泵11的出水孔与出水口10对齐。所述第一进水口4的轴线和第二进水口7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第三筒体3内设有并列设置的三台提升泵11。第一搅拌器6和第二搅拌器9以及提升泵11均与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实现自动运行或停止。

所述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三者之间均连通是指,所述第一筒体1与第二筒体2之间设有间距并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之间设有间距并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筒体1与第三筒体3之间设有间距并通过连通管连通,连通管采用法兰结构,方便维修和安装。所述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三者之间的间距一致。

所述第一筒体1的轴线、第二筒体2的轴线和第三筒体3的轴线形成的三角柱体的横截面为正三角形。

所述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和第三筒体3均为玻璃钢筒体,实现玻璃钢筒体的透明,方便维修人员可以查看内部的运行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