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防水复合土工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8390发布日期:2020-11-25 14:4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渗防水复合土工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渗防水复合土工布。



背景技术:

土工布是一种存在于土壤和管道,石笼,或挡土墙之间的,加强水运动并阻碍土壤运动的土工织物或土工合成材料,它因其优良的过滤、反滤、隔离、加固、防护、密封等功能被广泛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它包括无纺土工布、复合土工布、经编复合土工布等,国外对土工布的应用早在60年代就已开始,美国是世界上土工布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它在90年代初对其年用量就在3亿平方米以上,近几年用量达到7亿平方米,欧洲和日本的土工布也得到较快发展,欧洲土工布近几年的年用量也在4亿平方米左右,其中纺粘法非织造布占非织造土工布的60%左右,日本在90年代中期以后对土工布的应用有显著的增长,日本非织造土工布中以纺粘法用量最大,约占非织造土工布总量的60%,而且主要是pet纺粘布,我国的土工布起步于80年代初,但当时的用量极少,只是试验性的应用,直到1998年特大洪水引起政府的重视,建筑部门把对土工布的应用列入到设计规范中去,并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土工布才真正得到重视和发展,目前我国土工布的用量已超过3亿平方米,非织造土工布占总量比重达到40%左右,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具有巨大潜在市场,而现有的常用复合土工布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低、稳定性差易变形,而且防渗和防水效果差,不能很好的起到阻隔、防渗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防水复合土工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防水复合土工布,包括布体、吸塑板、第一土工布、绝缘层、土工格栅、防渗膜、防渗内层、吸收阻隔层、烧毛层、半球形凸点、紧固螺母和第二土工布,所述布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布置的紧固螺母,所述布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半球形凸点,所述布体的内部设有吸塑板,所述吸塑板的一侧与第一土工布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吸塑板的另一侧与第二土工布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土工布的另一侧和第二土工布的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绝缘层,两个所述绝缘层的内部均设置有均匀布置的纵向导线,每个所述纵向导线的底部均安装有横向导线,所述绝缘层的一侧与土工格栅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土工格栅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渗膜,所述防渗膜的内部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形面,所述防渗膜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收阻隔层,所述吸收阻隔层包括导流通道、吸水棉和第二齿形面,所述吸收阻隔层的内部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侧与吸水棉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吸收阻隔层的底部开设有均匀排布的第二齿形面,所述吸收阻隔层的一侧与防渗膜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渗内层,所述防渗内层的两侧均设有等距离布置的齿槽面,所述防渗内层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布置的防水树脂层,所述吸收阻隔层的一侧与烧毛层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渗膜为聚丙烯膜,所述半球形凸点由聚乙烯制成。

优选的,所述纵向导线与横向导线呈交错垂直状设置。

优选的,每个所述纵向导线和横向导线之间均相互隔开绝缘。

优选的,所述土工格栅为玻璃纤维格栅。

优选的,所述第一土工布和第二土工布的厚度值均为9-1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防渗防水复合土工布,通过设置吸塑板,实现了过滤和阻隔的功能,且导水性能好,通过在布体的两侧设置半球形凸点,提高了布体的双面使用,使用方便,阻碍了布体与介质之间发生相对滑动,通过设置烧毛层,增大了布体的摩擦系数,阻碍了紫外线的伤害,通过设置紧固螺母,实现了对布体的固定作用,通过设置纵向导线和横向导线,快速找到损坏区域,有利于对布体进行翻新维护。

(2)、该防渗防水复合土工布,通过设置防渗膜,提高了布体的耐酸碱和防水性能,通过设置防渗内层,增强了防渗效果,通过设置吸收阻隔层,既可有效的吸收渗入的水分,又能阻碍水的进一步渗入,通过设置土工格栅,保证了布体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土工布绝缘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土工布防渗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土工布防渗内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土工布吸收阻隔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布体、2吸塑板、3第一土工布、4绝缘层、401纵向导线、402横向导线、5土工格栅、6防渗膜、601第一齿形面、7防渗内层、701齿槽面、702防水树脂层、8吸收阻隔层、801导流通道、802吸水棉、803第二齿形面、9烧毛层、10半球形凸点、11紧固螺母、12第二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渗防水复合土工布,包括布体1、吸塑板2、第一土工布3、绝缘层4、土工格栅5、防渗膜6、防渗内层7、吸收阻隔层8、烧毛层9、半球形凸点10、紧固螺母11和第二土工布12,布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布置的紧固螺母11,通过设置紧固螺母11,实现了对布体1的固定作用,布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置有均匀排布的半球形凸点10,半球形凸点10由聚乙烯制成,通过在布体的两侧设置半球形凸点10,提高了布体1的双面使用,使用方便,阻碍了布体1与介质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布体1的内部设有吸塑板2,通过设置吸塑板2,实现了过滤和阻隔的功能,且导水性能好,吸塑板2的一侧与第一土工布3的一侧固定连接,吸塑板2的另一侧与第二土工布12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土工布3和第二土工布12的厚度值均为9-11mm,第一土工布3的另一侧和第二土工布12的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绝缘层4,两个绝缘层4的内部均设置有均匀布置的纵向导线401,每个纵向导线401的底部均安装有横向导线402,纵向导线401与横向导线402呈交错垂直状设置,每个纵向导线401和横向导线402之间均相互隔开绝缘,通过设置纵向导线401和横向导线402,快速找到损坏区域,有利于对布体1进行翻新维护,绝缘层4的一侧与土工格栅5的一侧固定连接,土工格栅5为玻璃纤维格栅,通过设置土工格栅5,保证了布体1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土工格栅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渗膜6,防渗膜6为聚丙烯膜,防渗膜6的内部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齿形面601,通过设置防渗膜6,提高了布体1的耐酸碱和防水性能,防渗膜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吸收阻隔层8,吸收阻隔层8包括导流通道801、吸水棉802和第二齿形面803,吸收阻隔层8的内部设置有导流通道801,导流通道801的一侧与吸水棉802的一侧固定连接,吸收阻隔层8的底部开设有均匀排布的第二齿形面803,通过设置吸收阻隔层8,既可有效的吸收渗入的水分,又能阻碍水的进一步渗入,吸收阻隔层8的一侧与防渗膜6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渗内层7,防渗内层7的两侧均设有等距离布置的齿槽面701,防渗内层7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布置的防水树脂层702,通过设置防渗内层7,增强了防渗效果,吸收阻隔层8的一侧与烧毛层9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烧毛层9,增大了布体1的摩擦系数,阻碍了紫外线的伤害。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吸塑板2,实现了过滤和阻隔的功能,且导水性能好,通过在布体1的两侧设置半球形凸点10,提高了布体1的双面使用,使用方便,阻碍了布体1与介质之间发生相对滑动,通过设置烧毛层9,增大了布体1的摩擦系数,阻碍了紫外线的伤害,通过设置防渗膜6,提高了布体1的耐酸碱和防水性能,通过防渗内层7的内部设置防水树脂层702,增强了防渗效果,通过设置吸收阻隔层8,其中吸水棉802既可有效的吸收渗入的水分,同时导流通道802又能阻碍水的进一步渗入,且第一齿形面601和第二齿形面803均与齿槽面701相互啮合,可提高稳定性,通过设置土工格栅5,保证了布体1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通过设置纵向导线401和横向导线402,可通过导电检测设备依次接通导线进行通路检测,快速找到损坏区域,有利于对布体进行翻新维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