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下建筑抗浮的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9758发布日期:2019-08-27 20:49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用于地下建筑抗浮的泄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建筑抗浮的泄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建筑物当土覆重量不够时,在地表水及地下水作用下,常发生浮起现象。地下建筑物浮起时,伴随着结构底板及柱开裂破坏,补救困难且耗资巨大。

中国专利ZL2007100524399,公开了一种地下建筑物抗浮方法,即让地下水通过在地下建筑物外墙或底板上设置的泄水孔,有组织的进入室内排水系统内,通过降低室外地下水位,减小地下水对结构的上浮压力,达到抗浮处理的要求。但是该专利方法在实施时,存在渗水、漏水的问题,并且泄水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堵塞,导致排水不畅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排水效果的用于地下建筑抗浮的泄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地下建筑抗浮的泄水装置,包括侧墙泄水装置和排水管;所述侧墙泄水装置安装在侧墙内;

所述侧墙泄水装置包括套管、过滤装置和转接装置;所述套管的两端为扩径段,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设有滤水包,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套管内部;所述转接装置安装在套管的端部,所述排水管的上端与所述侧墙泄水装置的转接装置连接,排水管的下端将水引入地下室底板的排水沟内。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底板泄水装置,所述底板泄水装置包括套管和过滤装置;所述套管的两端为扩径段,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设有滤水包,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套管内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管外侧设有止水环。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水管通过弯头与所述转接装置连接,所述转接装置与弯头的连接孔为偏心孔。

上述方案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有过水孔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装填多级过滤材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套管的端部缠绕有防水卷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下建筑抗浮的泄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套管、转换装置和排水管等部件,可以将侧墙外侧的地下水引入地下室排水沟内排出,水都在管道内流通,不容易渗透到墙体内,避免了地下室墙体漏水、渗水;

2、过滤装置安装在套管内,可以很方便的从套管中取出,方便进行清洗或者更换,从而避免因过滤装置堵塞影响排水;

3、侧墙泄水装置和底板泄水装置都可以采用预埋或者后开孔的方式进行安装,方式灵活,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侧墙泄水装置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图2是侧墙泄水装置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3是底板泄水装置的零件爆炸示意图;

图4是底板泄水装置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5是转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转接装置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地下建筑抗浮的施工装置,包括侧墙泄水装置、底板泄水装置和排水管5;侧墙泄水装置安装在侧墙内,底板泄水装置安装在地下室底板的排水沟9下方。

侧墙泄水装置和底板泄水装置都包括套管1和过滤装置6。套管1的两端为扩径段,套管1的另一端设有滤水包7,过滤装置6安装在套管1内部。侧墙泄水装置还包括转接装置4,转接装置4安装在套管1的端部,排水管5的上端与侧墙泄水装置的转接装置4连接,排水管5的下端将水引入地下室底板的排水沟9内。

进一步的,排水管5的下端可以连接出水罩10,避免水流飞溅。

进一步的,套管1外侧设有止水环2,可以起到挡水效果。

进一步的,排水管5通过弯头与转接装置4连接,如图6所示,转接装置4与弯头的连接孔为偏心孔。转接装置4的连接孔即出水孔靠转接装置4边设置以便于经过滤装置6过滤的渗水经出水孔流入排水管5。在转接装置4上设置两道橡胶密封胶圈,使转接装置4与套管1之间连接紧密防止漏水同时也便于拆卸维护。

转换装置4采用内嵌方式与侧墙套管1对接,转换装置4内嵌部分安装有两道橡胶止水项圈,可以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另外,装换装置4内部设置有偏心调节装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偏心口对接外观的垂直度。

进一步的,过滤装置6包括设置有过水孔的筒体,筒体的内部装填多级过滤材料。

进一步的,筒体的端部设有拉环,方便取出。

进一步的,套管1的端部缠绕有防水卷材8,进一步提高防水性。套管1位于墙外的一侧还可以连接防水层加长管3,进一步提高防渗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侧墙泄水装置安装方法如下:

(1)地下室侧墙泄水装置可以采用预埋或后开孔方式;

(2)如采用预埋方式,则在侧墙钢筋绑扎同时,于外墙止水钢板以上埋设并固定预埋套管1,具体高度以设计图纸为准,套管1设一道止水环2。预埋套管1长度为地下室外墙厚度,管口封堵,防止侧墙混凝土浇筑时进入套管1内。

(3)待地下室外墙拆模后,进行施工地下室外墙防水。

(4)待地下室排水沟9形成,基坑回填完成后,取出两头管口封堵物,采用人工洛阳铲掏出套管1尾端部分回填土。掏土时尽量避免扰动周边土。掏出部分孔后土,在其中回填配套碎石滤水包7。

(5)在预埋套管1内安装过滤装置6。

(6)过滤装置6安装完毕后,安装转接装置4和排水管5,使地下水直接滴入排水沟9内,不损伤墙壁。

(7)如采用后开孔方式,应先用钢筋探测仪探明钢筋分布并标示钢筋位置,在钢筋布置之间开孔并掏土回填滤水包7,尽量避免造成侧墙钢筋损伤。放入不设止水环2的套管1及过滤装置6,并采用遇水膨胀胶带、封堵料等封闭套管1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空隙,然后安装转接装置4及排水管5。

本实用新型底板泄水装置安装方法如下:

(1)地下室底板泄水装置采用预埋或后开孔方式,设置在排水沟9内,避开基础。

(2)如采用预埋方式,则在底板钢筋绑扎同时埋设并固定预埋套管1。预埋套管1长度为地下室底板结构层厚+突出排水沟9底面高度,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管口封堵,防止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堵死套管1。上方套管1的止水环2放置在底板垫层上,采用堵漏王等封堵材料封堵并固定套管1后,再进行底板防水施工。

(3)待地下室排水沟9形成,基坑回填完成后,取出管口封堵物,采用人工洛阳铲掏出部分孔底土。掏土时尽量避免挠动周边土。掏出部分孔底土,在孔底回填配套碎石滤水包7。

(4)在预埋套管1内安装过滤装置6。

(5)如采用后开孔方式,应先用钢筋探测仪探明钢筋分布并标示钢筋位置,在钢筋布置之间开孔并掏土回填滤水包7,尽量避免造成底板钢筋损伤。放入不设止水环2的套管1及过滤装置6,并采用遇水膨胀胶带、封堵料等封闭套管1与地下室底板之间的空隙。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