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补偿节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7690发布日期:2019-08-31 02:0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自锁补偿节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基坑撑机构领域,尤其是自锁补偿节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基坑中采用的是传统的圆形钢支撑,靠人工施加预应力,存在预应力损失、复加预应力困难的问题,导致地铁基坑的变形问题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补偿节支撑结构,通过自锁千斤顶配合传力扩散件,与传统的圆形钢支撑连接,可以实现随时调整轴力的功能,从而有效的控制地铁基坑变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锁补偿节支撑结构,包括自锁千斤顶、传力扩散件、定位板和框架,所述传力扩散件置于框架内,传力扩散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底板上,传力扩散件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自锁千斤顶上,框架底板的外端面固定连接在支撑件上,框架上开设有管路孔。

具体地,所述传力扩散件由加劲板、圆形板和矩形板组成,加劲板为直角梯形板体,数个加劲板的直角腰相互焊接在一起组成交叉结构,两个同心的圆形板分别焊接连接在交叉结构的上下两端,相邻的加劲板之间焊接连接有矩形板,一个圆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自锁千斤顶上,另一个圆形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的底板上。

具体地,所述定位板由两个对称的板体组成,每块板体上开设有半圆形槽,两个对称的板体分别焊接在框架内,自锁千斤顶穿过两个板体上的半圆形槽拼接成的穿孔。

具体地,支撑件与支撑件之间通过支撑转换件固定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所述支撑转换件由筒体、梯形加劲板和圆形板体,筒体外壁上均匀分布并焊接有数个梯形加劲板,筒体上下两端分别焊接连接有圆形板体,一个圆形板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件上,另一个圆形板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支撑件上。

具体地,所述框架底板的外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补偿节支撑结构,通过自锁千斤顶配合传力扩散件,与传统的圆形钢支撑连接,可以实现随时调整轴力的功能,从而有效的控制地铁基坑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两个支撑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力扩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锁千斤顶,2.传力扩散件,3.定位板,4.框架,5.支撑转换件,6.管路孔,21.加劲板,22.圆形板,23.矩形板,51.筒体,52.梯形加劲板,53.圆形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两个支撑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力扩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自锁补偿节支撑结构,包括自锁千斤顶1、传力扩散件2、定位板3和框架4,所述传力扩散件2置于框架4内,传力扩散件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框架4的底板上,传力扩散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自锁千斤顶1上,框架4底板的外端面固定连接在支撑件上,框架4上开设有管路孔6。所述传力扩散件2由加劲板21、圆形板22和矩形板23组成,加劲板21为直角梯形板体,数个加劲板21的直角腰相互焊接在一起组成交叉结构,两个同心的圆形板22分别焊接连接在交叉结构的上下两端,相邻的加劲板21之间焊接连接有矩形板23,一个圆形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自锁千斤顶1上,另一个圆形板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4的底板上。所述定位板3由两个对称的板体组成,每块板体上开设有半圆形槽,两个对称的板体分别焊接在框架4内,自锁千斤顶1穿过两个板体上的半圆形槽拼接成的穿孔。支撑件与支撑件之间通过支撑转换件5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转换件5由筒体51、梯形加劲板52和圆形板体53,筒体51外壁上均匀分布并焊接有数个梯形加劲板52,筒体51上下两端分别焊接连接有圆形板体53,一个圆形板体5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件上,另一个圆形板体5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支撑件上。所述框架4底板的外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撑件上。

如附图3所示,数个加劲板21围绕着一个圆形轨迹,并且所有的加劲板21的直角腰都焊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所有加劲板21的上下两底边组成了支撑面,而两个同心的圆形板22分别焊接在上下两个支撑面上。而相邻的两个加劲板21之间焊接有一个以上的矩形板23。

如附图4所示,定位板3是由两块带有半圆槽孔的板拼接而成,两块板的半圆槽孔分别贴合在自锁千斤顶1上。

如附图5所示,框架4的底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支撑件的螺栓孔,框架4的侧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自锁千斤顶1的管路的管路孔6。

自锁千斤顶1也称为(自锁千斤顶,自锁式液压顶,自锁液压千斤顶):镀铬柱塞,溢流功能限制行程,弹簧回缩或负载回缩,用于需长时间支撑重物的方,它可在除去油压时仍可支持重物,而且安全可靠。可用于水下,单作用,负载回缩,设计有安全保压装置,内置卸压阀防止过载,特别复合材料涂层使耐腐蚀能力更强,而且使操作摩擦力更小可经受的偏载荷达液压缸额定承载能力的5%,螺母自锁使负载更安全,溢流孔具有保护自锁千斤顶兼有限制行程的功能。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当只有一个支撑件时,将框架4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件端面上,然后通过传力扩散件2和定位板3,将自锁千斤顶1固定在框架4内。然后将整个装置作为基坑的支撑。

实施例二:

如附图2所示,当需要连接数个支撑件时,用支撑转换件5来连接相邻的两个支撑件。宽度较大的支撑件端面固定在支撑转换件5上直径较大的圆形板体53上。宽度较小的支撑件端面则固定在支撑转换件5上直径较小的圆形板体53上,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支撑件与支撑件的首尾衔接,从而根据需要来连接不同数量的支撑件。最后将框架4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最外侧的支撑件端面上,然后通过传力扩散件2和定位板3,将自锁千斤顶1固定在框架4内。然后将整个装置作为基坑的支撑。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