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腔式稳流稳压补偿罐及具有该补偿罐的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624发布日期:2019-09-20 20:4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腔式稳流稳压补偿罐及具有该补偿罐的供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供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分腔式稳流稳压补偿罐及具有该补偿罐的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市政供水设备的好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高层楼宇层出不穷,给城市供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楼层过高会使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不足,造成市政管网内的水无法流出或间断流出,使用户端无水或水流不畅通,无法进行正常供水,故需要使供水设备保持无负压状态。现有方式是设置补偿罐和水箱,当市政管网压力不足时,由水箱向补偿罐内供水来补偿水泵的用水量,而水箱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布置水箱需要增设许多管线和阀门及仪器仪表,增加了供水设施,加大了成本,也增加了故障率,不便于维护和检修。同时,为降低供水成本,在夜间用水量较少时,会在夜间将水泵停机,并由设置在水泵旁的气压罐来为用户进行夜间供水,但此种供水方式需另设置与水泵所在给水管线相互并列的给水管线,并在该给水管线上设置气压罐和进水阀、出水阀及止水阀等给水管线上必备的阀门,如此增加了供水设施,使供水结构更为复杂,即增加了设备成本,又增加了检修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分腔式稳流稳压补偿罐及具有该补偿罐的供水设备,其采用在补偿罐的罐体内部设置补水腔来补偿水泵的用水量,用补水腔来替换水箱,同时在补偿罐的罐体内设置了保压腔以替代水泵旁设置的气压罐,在夜间水泵停机时由保压腔为用户进行夜间供水,总体上简化了供水设施,降低了设备成本,便于对供水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分腔式稳流稳压补偿罐,包括罐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分隔成保压腔、储水腔和补水腔,所述储水腔处于罐体的中部,所述保压腔和补水腔设于储水腔的两侧,罐体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腔上,所述补水腔内设置有弹性的储水囊,所述储水囊通过补水管线与储水腔连通,所述补水管线露于补偿罐外部的部位上设有电磁比例阀;所述保压腔通过保压补水管线与市政供水管线相连,且保压补水管线上设有保压进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分腔式稳流稳压补偿罐的供水设备,包括市政供水管线、水泵、补偿罐及控制器,所述市政供水管线连接补偿罐的进水口,补偿罐的出水口连接抽水管线,所述水泵设于抽水管线上,所述抽水管线连接总入户管线,所述总入户管线与每户的供水管相连,所述水泵与控制器电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补偿罐的内部分隔成保压腔、储水腔和补水腔,所述储水腔处于补偿罐的中部,所述保压腔和补水腔设于储水腔的两侧,补偿罐的进水口设置在储水腔上,所述补水腔内设置有弹性的储水囊,所述储水囊通过补水管线与储水腔连通,所述补水管线露于补偿罐外部的部位上设有电磁比例阀;所述保压腔通过保压补水管线与市政供水管线相连,且保压补水管线上设有保压进水阀和流量计,所述保压腔的底部通过保压供水管线与抽水管线相连,所述保压供水管线上设有保压出水阀;所述市政供水管线上设有蝶阀,所述补偿罐上于储水腔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总入户管线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蝶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水管线包括补偿罐端抽水管线和入户端抽水管线,所述补偿罐端抽水管线上设有第一出水阀,所述入户端抽水管线上设有进水阀和第二出水阀,所述第一出水阀、进水阀及第二出水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入户端抽水管线上设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处于水泵与第二出水阀之间,止回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总入户管线上设有入户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市政供水管线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蝶阀的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为DCS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泵通过补偿罐从市政管网抽水,该补偿罐内设置了保压腔、储水腔和补水腔,其中补水腔内设置了弹性的储水囊,储水囊通过补水管线与储水腔相连通,并在补水管线上设置了电磁比例阀,如此,当市政管网的压力高时,电磁比例阀打开,补水腔的储水囊同时膨胀进行储水,储水完毕后,电磁比例阀关闭;当市政管网的压力不足或停水时,电磁比例阀打开,水从高压的补水腔向低压的储水腔流动进行水量补偿;当市政管网的压力恢复时,则高压的储水腔再向低压的补水腔进行反补水,从而用补水腔来替换水箱;同时,保压腔通过保压给水管线与市政管网相连,通过保压供水管线与抽水管线相连,用在在夜间水泵停机时直接为用户供水。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水箱向补偿罐供水来补偿水泵用水量的方式和采用在水泵旁设置气压罐进行夜间供水的方式,可大大简化供水设施,降低设备成本,便于维护和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为市政供水管线,2为水泵,3为补偿罐,4为控制器,5为抽水管线,6为总入户管线,7为电磁比例阀,8为蝶阀,9为第一压力传感器,10为第二压力传感器,11为过滤器,12为保压补水管线,13为保压供水管线,31为保压腔,32为储水腔,33为补水腔,34为储水囊,35为进水口,36为补水管线,51为补偿罐端抽水管线,52为入户端抽水管线,61为入户阀,121为保压进水阀,122为流量计,131为保压出水阀,511为第一出水阀,521为进水阀,522为第二出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该分腔式稳流稳压补偿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分隔成保压腔31、储水腔32和补水腔33,所述储水腔32处于罐体的中部,所述保压腔31和补水腔33设于储水腔32的两侧,罐体的进水口35设置在储水腔32上,所述补水腔33内设置有弹性的储水囊34,所述储水囊34通过补水管线36与储水腔32连通,所述补水管线36露于补偿罐3外部的部位上设有电磁比例阀7;所述保压腔31通过保压补水管线12与市政供水管线1相连,且保压补水管线12上设有保压进水阀122。

参照图1,该具有分腔式稳流稳压补偿罐的供水设备,包括市政供水管线1、水泵2、补偿罐3及控制器4,所述市政供水管线1连接补偿罐3的进水口35,补偿罐3的出水口连接抽水管线5,所述水泵2设于抽水管线5上,所述抽水管线5连接总入户管线6,所述总入户管线6与每户的供水管相连,所述水泵2与控制器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罐3的内部分隔成保压腔31、储水腔32和补水腔33,所述储水腔32处于补偿罐3的中部,所述保压腔31和补水腔33设于储水腔32的两侧,补偿罐3的进水口35设置在储水腔32上,所述补水腔33内设置有弹性的储水囊34,所述储水囊34通过补水管线36与储水腔32连通,所述补水管线36露于补偿罐3外部的部位上设有电磁比例阀7;所述保压腔31通过保压补水管线12与市政供水管线1相连,且保压补水管线12上设有保压进水阀121和流量计122,有流量计122监测保压腔31内的水量,当保压腔31内水量不足时,保压进水阀121打开,有市政供水管线1为保压腔31供水,所述保压腔31的底部通过保压供水管线13与抽水管线5相连,所述保压供水管线13上设有保压出水阀131;所述市政供水管线1上设有蝶阀8,所述补偿罐3上于储水腔31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9,所述总入户管线6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0,所述蝶阀8、第一压力传感器9、第二压力传感器10、保压进水阀121、流量计122及保压出水阀131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管线5包括补偿罐端抽水管线51和入户端抽水管线52,所述补偿罐端抽水管线51上设有第一出水阀511,所述入户端抽水管线52上设有进水阀521和第二出水阀522,所述第一出水阀511、进水阀521及第二出水阀522均与控制器4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入户端抽水管线52上设有止回阀523,所述止回阀523处于水泵2与第二出水阀522之间,止回阀523与控制器4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总入户管线6上设有入户阀61。

进一步地,所述市政供水管线1上设有过滤器11,所述过滤器11设置于蝶阀8的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4为DCS控制器。

工作过程:

1、当第一压力传感器9检测到储水腔31的压力高于设定值时,表示市政管网的压力过高,控制器4控制电磁比例阀7打开,进入储水腔31内的水由补水管线34进入到储水囊33内,储水囊33膨胀进行储水,储水完毕后,控制器4控制电磁比例阀7关闭;

2、当第一压力传感器9检测到储水腔31的压力过低时,表示市政管网的压力不足或停水,控制器4控制电磁比例阀7打开,储水囊33内的高压水由补水管线34向低压的储水腔31内流动为储水腔31进行补水,从而补充水泵2的用水量,确保用户能够正常用水;

3、当市政管网的压力恢复时,则高压的储水腔31再次为低压的补水腔32内的储水囊33进行反补水;

4、当夜间水泵2停机时,保压出水阀131打开,保压腔31内的水流入抽水管线5为用户供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