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道下滤污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6366发布日期:2019-11-05 23:4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行道下滤污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行道下滤污池。



背景技术:

在市政排水系统是市政规划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雨水天气时,起到将路面积水排走,尽可能避免城市内涝,保证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的作用。在城市内发生降雨时,现有的城市排水系统通常通过井盖将积累在公路上的水分排入下水道。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直接将雨水与生活污水混在一起,难以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行道下滤污池,具有能够对公路上的雨水进行收集滤污,以便雨水的回收利用,并且不占用公路面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人行道下滤污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设置在人行道下方,人行道朝向公路的一侧设置有路牙,所述路牙远离人行道的一侧开设有不少于一个的过水口,所述过水口连通至池体内;

所述池体内设置有滤污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城市发生降雨时,现有的公路路面均存在一定的弧度,将雨水引流至路牙处,雨水通过过水口进入池体,经由滤污结构层层过滤,得到一定程度的清洁水。池体设置在人行道下方,不占用公路面积,有助于公路畅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池体顶端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顶壁与人行道上表面平齐,所述开口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盖板底壁上设置于与容纳槽适配的连接部,所述盖板和连接部内设置有使连接部与开口的位置固定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行人走在人行道上时,盖板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避免行人失足掉落。固定组件使盖板设置的更为稳固,进一步加强稳定系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块和调节螺栓,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上沿水平直线开设有滑槽,所述卡块滑移连接在滑槽内,所述调节螺栓沿竖直方向穿设在盖板内,并且底端与卡块抵接,卡块上形成有与调节螺栓适配的楔形面,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开设有供卡块嵌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盖板扣合在开口处,转动调节螺栓,令卡块嵌入卡槽,即可将盖板稳定设置在开口上,操作简便,易于工作人员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长度方向的一侧连通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沿连接槽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簧和滑块,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连接槽远离容纳槽的槽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滑块的侧壁上,滑块与卡块固定连接;

所述弹簧为原长时,所述卡块位于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盖板拆卸并对滤污池内进行清理时,反向转动调节螺栓,调节螺栓向上运动,卡块受到弹簧和滑块的拉力回缩,以便将盖板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和调节螺栓靠近盖板长度方向两侧壁设置有多个,所述盖板上表面位于调节螺栓上方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一侧铰接有防盗盖,所述让位槽与防盗盖之间连接有防盗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通常为金属材质,易发生失窃的情况,在将盖板安装完毕后,将防盗盖扣合,并使用防盗锁将防盗盖固定,有助于避免盖板的失窃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污结构为透水土工布层,所述滤污结构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滤污结构上方的换填土层,以及设置在滤污结构下方的水洗碎石层,所述换填土层的厚度在70cm-100cm范围内,所述水洗碎石层的厚度在25-40cm的范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填土层和水系碎石层在对池体结构进行加固的同时,不易阻碍束流通过,并且能够起到一定的过滤效果,换填土层能够将大颗粒杂质滤除,使其停留在表面,透水土工布设置在换填土层和水洗碎石层之间,有效水流进行滤污的同时,将换填土层与水洗碎石层隔离,尽量避免换填土层随水流流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洗碎石层内设置有软质透水管,所述软质透水管两端穿出池体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经换填土层、透水土工布层以及水洗碎石层的水分,经过软质透水管的管壁再次过滤,进入软质透水管内并流入雨水收集系统内,起到引流和二次过滤的双重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树池,所述树池连通至池体内,所述开口的宽度小于池体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树池内种植树木,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水分流至水池内,并通过其与池体连通的设置,有效避免树池内由于水分堆积而造成树木枯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在人行道下方的池体,以及路牙上开设的与池体连通的过水口,将公路路面上的水分引流至池体内进行滤污再利用,并且不占用公路面积的作用;

2.通过固定组件和复位组件的设置,能够使盖体稳定设置在开口处的同时,便于拆卸;

3.通过防盗盖和防盗锁的设置,一定程度地起到防止盖板失窃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池体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 中A部放大图。

图中,1、池体;12、开口;121、容纳槽;122、卡槽;2、人行道;21、路牙;211、过水口;3、盖板;31、连接部;311、滑槽;312、连接槽;32、让位槽;321、防盗盖;322、防盗锁;4、固定组件;41、调节螺栓;42、卡块;421、楔形面;5、复位组件;51、弹簧;52、滑块;6、加固结构;61、换填土层;62、水洗碎石层;621、软质透水管;63、滤污结构;7、树池;8、公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人行道下滤污池,如图1所示,包括池体1(参见图2),池体1设置在人行道2下方,池体1顶端形成有开口12,开口12内可拆卸连接有盖板3,盖板3的顶壁与人行道2上表面平齐。人行道2朝向公路8的一侧设置有路牙21,路牙21远离人行道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过水口211,开口12垂直于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树池7,树池7和过水口211均与池体1内部连通。

如图2所示,池体1内设置有滤污结构63,滤污结构63为透水土工布层,滤污结构63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由换填土层61和水洗碎石层62组成的加固结构6,其中换填土层61的厚度在70-100cm的范围内,本实施例中换填土层61的厚度为80cm;水洗碎石层62的厚度在25cm-40cm内,本实施例中水洗碎石层62的厚度为30cm,设置为该数值的,换填土层61和水洗碎石层62具有较大的强度和较为合理的高度,水洗碎石层62内沿池体1长度方向穿设有软质透水管621。

在城市发生降雨时,公路8在设计施工时均存在一定弧度,可将雨水引流至路牙21处,雨水通过过水口211进入池体1内。池体1开口12处宽度方向两侧树池7的设置能够美化市政环境,其底部与池体1连通的设置可将树池7内多余的水分引流至池体1内,有效避免树池7内的植物由于水分过量枯萎的同时,对水分进行较为充分的回收利用。水分进入池体1内后,依次经过换填土层61、滤污结构63以及水洗碎石层62,最后渗透至软质透水管621内,并流至雨水回收系统内。由换填土层61和水洗碎石层62组成的加固结构6,可改善池体1的地基环境,对池体1的结构进行加固,由于换填土层61和水洗碎石层62的质地较为疏松,在水流向软质透水管621渗透的过程中不易造成阻碍,并且换填土层61能够对水流中颗粒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步滤除。由透水土工布层构成的滤污结构63,在对水流进行滤污的同时,起到将换填土层61和水洗碎石层62隔离的作用,减少换填土层61的流失。经过换填土层61和滤污结构63过滤的水流,经由软质透水管621的侧壁再次过滤,使滤污效果进一步加强,并进入雨水收集系统后续处理和回收。

如图2和图3所示,开口12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121,盖板3的底壁上一体成型有连接部31,连接部31嵌设在容纳槽121内。盖板3和连接部31内设置有使连接部31与开口12的位置固定的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包括卡块42和调节螺栓41,连接部3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311,卡块42滑移连接在滑槽311内,调节螺栓41沿竖直方向穿设在盖板3内,并且底端与卡块42抵接,卡块42上形成有与调节螺栓41适配的楔形面421,容纳槽121的槽壁上开设有供卡块42嵌入的卡槽122。滑槽311朝前的一侧连通有连接槽312,连接槽312内设置有复位组件5,复位组件5包括滑块52和弹簧51,弹簧51一端连接在连接槽312靠近调节螺栓41的侧壁上,另一端与滑块52侧壁相连,滑块52与卡块42固定连接,弹簧51原长时,卡块42完全位于滑槽311内。

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4靠近盖板3长度方向两侧壁设置有多个,盖板3上表面位于调节螺栓41上方开设有让位槽32,让位槽32一侧铰接有防盗盖321,让位槽32与防盗盖321之间连接有防盗锁322。当行人走在人行道2上时,盖板3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避免行人失足掉落,并且盖板3的顶壁与人行道2上表面平齐,使盖板3在行人行走时不易造成障碍。在需要将盖板3安装至开口12处时,令连接部31嵌入连接槽312,向下转动调节螺栓41,调节螺栓41对卡块42的楔形部施力,将卡块42推送至卡槽122内。当需要拆卸时,反向转动调节螺栓41,调节螺栓41与卡块42脱离,弹簧51拉动滑块52和卡块42回缩至滑槽311内,即可对盖板3进行拆卸,以便对换填土层61上表面的杂质进行清理,以防池体1内发生淤堵。由于盖板3为金属材质,易发生失窃的情况,故在盖板3顶壁开设让位槽32,调节螺栓41位于让位槽32内,并在让位槽32槽口处铰接防盗盖321,防盗盖321与让位槽32连接防盗锁322,一定程度上对盖板3进行保护。池体1槽口的宽度小于池体1本身的宽度,以减小其所占用人行道2的面积。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盖板3的底壁上的连接部31放置在容纳槽121内,转动调节螺栓41使卡块42嵌入卡槽122,将防盗盖321扣合,并锁紧防盗锁322。水流经过过水口211和树池7进入池体1内,经过换填土层61和滤污结构63净化,渗透至软质透水管621内,进入下一雨水回收结构。盖板3拆卸过程与安装过程相反,在此不做赘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