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海生物截留网及核电厂取水口海域的拦截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91396发布日期:2019-06-22 00:49阅读:6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海生物截留网及核电厂取水口海域的拦截网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属于核电厂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海生物截留网及核电厂取水口海域的拦截网组件。



背景技术:

核电厂取水口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电厂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为应对核电厂海洋生物入侵,通常所采用的办法是设置拦截网或采取人工打捞的方式去除;目前,随着旅游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沿海海洋生态环境的急速变化,核电厂取水口附近海域威胁电站取水安全的小型海生物越来越多,如毛虾、球形侧腕水母、棕囊藻、夜光藻等,电站现有的拦截网已不能应对小型海生物大规模爆发的威胁,此外,核电厂的循环水过滤系统(cfi)的细格栅栅条间距为50mm,对于海水中小于50mm的细小生物几乎无过滤作用,这些细小的海生物将直接进入鼓网,而cfi鼓网的过滤精度是3mm,如果cfi系统有大量3~50mm海生物入侵时,特别是一些不明软体海生物大量聚集爆发时,可能会堵塞鼓网致使鼓网压差高和循环水系统泵跳闸,凝汽器将失去大量冷却水,电厂冷源一旦丧失,将直接导致机组非计划停机停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然而通过现有的平面网进行大型和小型海生物同步拦截的方式,拦截网负荷过大,常常引起网具损坏、防护失效,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造成隐患,且其对小型海生物的拦截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小型海生物截留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海生物截留网,截留网具有呈囊袋状的网本体、设于囊袋状的网本体内周且横隔在网本体的开口与网本体的囊底部之间的阻隔网,截留网还包括开设在网本体上的放出口,放出口位于阻隔网的靠近网本体开口的一侧。

优选地,放出口口边的至少一部分与阻隔网周边的至少一部分缝合连接。

优选地,在截留网处于展开状态下,阻隔网倾斜的设置在网本体内周。(阻隔网倾斜设置,便于大型的海生物抵触要阻隔网时,顺着斜置的阻隔网从放出口被放出。)

优选地,囊袋状的网本体形成有前网囊部和后网囊部,网本体的开口开设于前网囊部的前端部,网本体的囊底部位于后网囊部的后端部,阻隔网横隔在前网囊部内周或者后网囊部内周或者前网囊部与后网囊部之间。

优选地,前网囊部的网本体周身由网本体的开口处向着后网囊部的一侧逐渐延伸缩小。

优选地,阻隔网横隔在前网囊部内周。

优选地,前网囊部具有位于阻隔网前侧的第一网区和位于阻隔网后侧的第二网区,放出口开设在第一网区的网本体上。

优选地,囊袋状的网本体的开口呈长方形,且长方形的网本体的开口的长度为8~12米,宽度为3~5米。

优选地,阻隔网的目大为2.54mm。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核电厂取水口海域的拦截网组件,拦截网组件包括连接在至少两个支撑座之间的上纲和底纲、上部和下部位于上纲和底纲之间的拦截单元,拦截单元包括有多个本发明所叙述的截留网,多个截留网的侧边通过侧纲依次连接。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小型海生物截留网,该截留网的网本体呈囊袋状,从网本体开口进入囊内的大型和小型海生物被分流,大型海生物从放出口被放出,而小型海生物则通过阻隔网进入后网囊部内被截留,放出的大型海生物则可以通过原有的平面拦截系统进行拦截;本发明的拦截网组件,通过多个拦截单元中的多个截留网的设置,对核电厂取水口处的海生物能够做到“抓小放大”,既保证对大多数小型海洋生物的拦截作用,又避免大型生物入网造成拦截网负荷过大,引起网具损坏、防护失效的问题;为核电厂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安全的水域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截留网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拦截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六个截留网);

其中:1、截留网;10、阻隔网;100、放出口;101、第一网区;102、第二网区;103、后网囊部;11、上纲;12、底纲;13、侧纲;14、叉纲;15、锚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小型海生物截留网,截留网1具有呈囊袋状的网本体、设于囊袋状的网本体内周且横隔在网本体的开口与网本体的囊底部之间的阻隔网10,截留网1还包括开设在网本体上的放出口100,放出口100位于阻隔网10的靠近网本体开口的一侧。

具体地,放出口100口边的至少一部分与阻隔网10周边的至少一部分缝合连接。在截留网1处于展开状态下,阻隔网10倾斜的设置在网本体内周。阻隔网10倾斜设置,便于大型的海生物抵触要阻隔网10时,顺着斜置的阻隔网10从放出口100被放出。

囊袋状的网本体形成有前网囊部和后网囊部103,网本体的开口开设于前网囊部的前端部,网本体的囊底部位于后网囊部103的后端部,阻隔网10横隔在前网囊部内周,且前网囊部具有位于阻隔网10前侧的第一网区101和位于阻隔网10后侧的第二网区102,放出口100开设在第一网区101的网本体上。另外,前网囊部的网本体周身由网本体的开口处向着后网囊部103的一侧逐渐延伸缩小;

本例中,囊袋状的网本体的开口呈长方形,且长方形的网本体的开口的长度为10米,宽度为4米。网本体从其开口处至其囊底部的长度距离为8.6米。阻隔网10的目大为2.54mm。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核电厂取水口海域的拦截网组件,拦截网组件包括连接在至少两个支撑座之间的上纲11和底纲12、上部和下部位于上纲11和底纲12之间的拦截单元,拦截单元包括有多个本发明所叙述的截留网1,多个截留网1的侧边通过侧纲13依次连接。本例中拦截单元设置有4组,每组拦截单元中具有6个截留网1,每个拦截单元两侧的通过叉纲14及锚纲15固定。上纲11:乙纶绳,直径10.5mm,长10m,2条缠绕使用。底纲12:乙纶绳,直径10.5mm,长10m,2条缠绕使用。侧纲13:乙纶绳,直径6.0mm,长4.00m,12条。叉纲14:乙纶绳,直径18.0mm,长17.00m,2条。对折使用。锚纲15:乙纶绳,直径26.0mm,长27.00m,2条。

该拦截网组件依靠铁锚固定,呈长列状过滤通过的海水而拦捕水中生物。主尺度为(28.00m×8.60m)×6,适合渔船功率范围为150~220kw。主捕毛虾,球形侧腕水母,兼捕糠虾等小型海洋生物。

具体在本例中,各部分网本体的结构参数如下表: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小型海生物截留网,该截留网的网本体呈囊袋状,从网本体开口进入囊内的大型和小型海生物被分流,大型海生物从放出口被放出,而小型海生物则通过阻隔网进入后网囊部内被截留,放出的大型海生物则可以通过原有的平面拦截系统进行拦截;本发明的拦截网组件,通过多个拦截单元中的多个截留网的设置,对核电厂取水口处的海生物能够做到“抓小放大”,既保证对大多数小型海洋生物的拦截作用,又避免大型生物入网造成拦截网负荷过大,引起网具损坏、防护失效的问题;为核电厂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安全的水域环境。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