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型堤防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9748发布日期:2019-10-08 22:59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景观型堤防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堤防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景观型堤防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景观堤防是沿河道边缘修建的挡水建筑物,同时兼具防洪和景观的双重功能。

现有的堤防工程一般仅局限于背水面营建景观和进行植栽,无法充分应用迎水面的亲水优势,且迎水面的硬质建设,使得河道生态功能退化,且现有堤防迎水面一般通过砖石堆砌形成,抗冲击性和整体强度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景观型堤防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景观型堤防加固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堤防抗冲击性和整体强度较差,以及迎水面的硬质建设,使得河道生态功能退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景观型堤防加固结构,包括堤体,所述堤体包括迎水面和背水面,堤体一侧端开设有迎水面,堤体远离迎水面一端开设有背水面,堤体内部一侧浇筑有基座,基座一侧连接有加强块,基座通过固定桩与地面连接,基座上端堆砌有挡墙,挡墙靠近背水面一端堆砌有基石层,挡墙靠近迎水面一端相对于基座上端和侧端均连接有格宾网箱,格宾网箱内部填充有碎石块,格宾网箱外侧填充有砂石垫层,砂石垫层外部浇筑有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内部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底部连通有流通管道,排水槽一侧相对于混凝土层侧端均匀开设有缓流孔,混凝土层外部喷植有混合植生基材。

优选的,所述固定桩包括桩体、桩尖、固定座、柱腔、斜腔、连接柱、加强杆和顶块,桩体下端固定连接有桩尖,桩体内部下端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端中部开设有柱腔,柱腔下端四角均开设有斜腔,柱腔内部插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下端四角均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下端与斜腔对应,连接柱上端连接有顶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外部下侧连接有凸台,凸台下端开设有斜面。

优选的,四个所述加强杆底部分别插接于对应斜腔上部,且加强杆为钢筋,加强杆下端为锥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桩体下部四侧对应斜腔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为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斜腔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层端面均匀切割有伸缩缝,每个伸缩缝之间相距距离为5m。

优选的,所述格宾网箱的材质为低碳钢丝,低碳钢丝表面设有热镀锌层,且低碳钢丝直径为3mm。

优选的,所述格宾网箱网孔大小为60*80mm,碎石块直径大于格宾网箱网孔直径。

优选的,所述格宾网箱呈台阶式堆砌。

优选的,所述缓流孔和排水槽相互垂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基座、挡墙、基石层、格宾网箱和碎石块的配合,格宾网箱可以承受大范围的变形,而仍不坍塌,碎石块缝隙间的淤泥有利于植物生产,同时,可防止由流体静力造成的损害,且施工简便,只需将碎石块装入格宾网箱再封口即可,通过上述结构,有效降低了水流冲击力使其不稳的可能性,抗冲击性强;

(2)、通过固定桩与基座的配合连接,基座安装时,敲击顶块将力向下传递,使得连接柱带动加强杆逐渐向下运动,加强杆受力,逐渐发生形变,沿斜腔向外伸展,与基座底部泥土插接,进而加强抓地力,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3)、通过在混凝土层上喷植混合植生基材,使其具有绿化、美化景观的作用,又有水土保持的效果;

(4)、通过排水槽、流通管道和缓流孔的设置,水流冲刷时,部分水流能够从缓流孔进入排水槽,再排入河道内,降低水流对迎水面的冲刷,且采用多孔结构,增强了透水性,营造的湿地环境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的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加强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伸缩缝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堤体;101、迎水面;102、背水面;2、基座;3、加强块;4、固定桩;5、挡墙;6、基石层;7、格宾网箱;8、碎石块;9、砂石垫层;10、混凝土层;11、排水槽;12、流通管道;13、缓流孔;14、混合植生基材;15、桩体;16、桩尖;17、固定座;18、柱腔;19、斜腔;20、连接柱;21、加强杆;22、顶块;23、凸台;24、通孔;25、伸缩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和图3给出,本发明包括堤体1,堤体1包括迎水面101和背水面102,堤体1一侧端开设有迎水面101,堤体1远离迎水面101一端开设有背水面102,该发明迎水面101为倾斜状,背水面102为垂直状,堤体1内部一侧浇筑有基座2,基座2一侧连接有加强块3,便于提高抗冲击性,基座2通过固定桩4与地面连接,便于将基座2与地面进行固定,降低整体使用混凝土浇筑,有利于减少成本,且稳定性高,基座2上端堆砌有挡墙5,能够避免水流渗透,挡墙5靠近背水面102一端堆砌有基石层6,对堤体1进行加固,挡墙5靠近迎水面101一端相对于基座2上端和侧端均连接有格宾网箱7,格宾网箱7内部填充有碎石块8,可以承受大范围的变形,而仍不坍塌,碎石块8缝隙间的淤泥有利于植物生产,同时,可防止由流体静力造成的损害,且施工简便,只需将碎石块8装入格宾网箱7再封口即可,格宾网箱7外侧填充有砂石垫层9,砂石垫层9外部浇筑有混凝土层10,混凝土层10内部开设有排水槽11,排水槽11底部连通有流通管道12,排水槽11一侧相对于混凝土层10侧端均匀开设有缓流孔13,通过排水槽11、流通管道12和缓流孔13的配合,水流冲刷时,部分水流能够从缓流孔13进入排水槽11,再排入河道内,降低水流对迎水面101的冲刷,混凝土层10外部喷植有混合植生基材14,使得堤体1具有生态和景观优势。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图4和图5给出,固定桩4包括桩体15、桩尖16、固定座17、柱腔18、斜腔19、连接柱20、加强杆21和顶块22,桩体15下端固定连接有桩尖16,桩体15内部下端连接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上端中部开设有柱腔18,柱腔18下端四角均开设有斜腔19,柱腔18内部插接有连接柱20,连接柱20下端四角均连接有加强杆21,加强杆21下端与斜腔19对应,连接柱20上端连接有顶块22,在固定桩4将基座2与地面连接时,通过敲击顶块22将力向下传递,使得连接柱20带动加强杆21逐渐向下运动,加强杆21受力,逐渐发生形变,沿斜腔19向外伸展,与基座2底部泥土插接,进而加强抓地力,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连接柱20外部下侧连接有凸台23,凸台23下端开设有斜面,便于固定桩4与地面连接防止倾斜。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四个加强杆21底部分别插接于对应斜腔19上部,且加强杆21为钢筋,加强杆21下端为锥形设置,便于加强杆21受力沿斜腔19向外伸展与地面抓紧,增加牢固性。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桩体15下部四侧对应斜腔19底部开设有通孔24,通孔24为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斜腔19倾斜角度相同,便于加强杆21沿斜腔19伸展时,穿过通孔24延伸至桩体15外部与地面连接。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6给出,混凝土层10端面均匀切割有伸缩缝25,每个伸缩缝25之间相距距离为5m,有效的避免温度因素造成热胀冷缩现象导致开裂。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格宾网箱7的材质为低碳钢丝,低碳钢丝表面设有热镀锌层,且低碳钢丝直径为3mm,低碳钢丝具有抗拉强度强的优点,热镀锌层防腐蚀性较强,能够对低碳钢丝进行保护。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给出,格宾网箱7网孔大小为60*80mm,碎石块8直径大于格宾网箱7网孔直径,有效的避免碎石块8向外脱离格宾网箱7。

实施例九,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格宾网箱7呈台阶式堆砌,便于加强抗冲击性。

实施例十,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缓流孔13和排水槽11相互垂直设置,便于雨水沿缓流孔13流至排水槽11内,加快排水。

工作原理:在建筑时,当基座2浇筑后,通过固定桩4将基座2与地面连接时,通过敲击顶块22将力向下传递,使得连接柱20带动加强杆21逐渐向下运动,加强杆21受力,逐渐发生形变,沿斜腔19向外伸展,与基座2底部泥土插接,进而加强抓地力,增强了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通过挡墙5、基石层6、格宾网箱7和碎石块8的配合,格宾网箱7可以承受大范围的变形,而仍不坍塌,碎石块8缝隙间的淤泥有利于植物生产,同时,可防止由流体静力造成的损害,且施工简便,只需将碎石块8装入格宾网箱7再封口即可,通过上述结构,有效降低了水流冲击力使其不稳的可能性,在混凝土层10上喷植混合植生基材14,使其具有绿化、美化景观的作用,又有水土保持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