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0175发布日期:2019-10-08 23:0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成孔检测,常规情况下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而钻孔灌注指利用钻孔机械钻出桩孔,并在孔中浇筑混凝土(或先在孔中吊放钢筋笼)而成的桩,根据钻孔机械的钻头在土的含水层中施工,又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和干作业成孔及套管护壁三种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钻孔灌注桩极易因为施工过程的不规范造成钻孔深度不够,沉渣过多,而影响桩体尺寸的不规范,影响后续的施工进行,而尺寸如果影响过大的话会需要对成型的桩体破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所述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整平:将施工场地表面的杂草以及大颗粒杂质进行清理,铺好枕木并利用水平尺进行校正;

(2)桩位放线:利用水准仪利用水准点对需要打桩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具有标示性的线条进行标识,随后将标识位置上报监理部门,监理部门对桩为中心进行复测,监理复测的频率为100%,监理对桩位中心点确认合格之后,施工单位可据此设置桩中心点;

(3)开挖浆池:在桩位一旁开挖浆池,并再浆池旁边挖出一条尺寸为10-15*10-15cm的矩形边框;

(4)护筒埋设:护筒使用6-7mm的钢板制成,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80-100mm,所述护筒中心与桩为中心的偏差为0-50mm;

(5)钻机定位:将钻机放置在步骤(1)铺设的枕木表面,并将其固定完成,使钻机的钻头与桩中心点相互对应;

(6)成孔:在钻筒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控制好施钻速度,掌握好泥浆比重,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成孔是防止缩孔和成孔后坍塌的有效措施,为使孔壁稳定良好,钻孔成孔时要针对地层变化对泥浆性能及时适当调整,在钻孔的过程中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钻孔的垂直度;

(7)第一次清孔:在步骤(6)成孔达到设计高程之后,即可进行终孔检查,测量核实,并报监理对其进行复核,复核合格之后即可进行下一步骤;

(8)质量验收:检测钻杆实际钻入长度,然后与测量的孔深作对比,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误差,综合两者之间的数据,判断出孔深,当孔深检测合格之后便可进行下一步骤;

(9)钢筋笼和钢导管预放:将制造完成的钢筋笼和钢导管,钢筋笼的制造主筋之间的间距误差在8-10mm,长度误差在0-100mm,箍筋间距误差在0-20mm,在钢筋笼放置之前需要上报监理,检测实际钢筋笼与图纸之间的误差,如果误差复合标准即可对钢筋笼进行预放;

(10)第二次清孔:在清孔的过程中不可使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来代替清空步骤,第二次清孔完成之后监理单位根据施工单位的自检资料,对孔深、沉渣厚度、泥浆比重进行测定,当检测标准符合要求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骤;

(11)混凝土浇筑:当第二次清孔完成之后即可浇灌水下砼;

(12)成桩: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根据实灌混凝土的数量来推算真正的孔深,有效的验证了上述监理采取的技术控制手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水准点应有明显标志及良好的保护措施,每隔2-3d进行复测,水准点闭合差应符合规定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垂直度的检验方法为观测立轴顶部是否发生摆动,检测钻头表面的扶正器,在钻孔过程中垂直度在0.5-1%。

进一步的,所述成桩之后需要利用强风化岩石进行回填。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2)采用的混凝土塌落度为15-17cm,含砂率为52-53%。

本发明依据传统的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对桩体进行浇灌,可以将此类方法进行大规模的推行,而通过监理部门的数据分析以及现场的勘察,可以有效的对桩体进行控制检验,不会因为施工过程的不规范造成钻孔深度不够,沉渣过多现象的出现,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桩体孔内的泥土坍塌。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所述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整平:将施工场地表面的杂草以及大颗粒杂质进行清理,铺好枕木并利用水平尺进行校正;

(2)桩位放线:利用水准仪利用水准点对需要打桩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具有标示性的线条进行标识,随后将标识位置上报监理部门,监理部门对桩为中心进行复测,监理复测的频率为100%,监理对桩位中心点确认合格之后,施工单位可据此设置桩中心点;

(3)开挖浆池:在桩位一旁开挖浆池,并再浆池旁边挖出一条尺寸为10*10cm的矩形边框;

(4)护筒埋设:护筒使用6mm的钢板制成,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80mm,所述护筒中心与桩为中心的偏差为10mm;

(5)钻机定位:将钻机放置在步骤(1)铺设的枕木表面,并将其固定完成,使钻机的钻头与桩中心点相互对应;

(6)成孔:在钻筒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控制好施钻速度,掌握好泥浆比重,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成孔是防止缩孔和成孔后坍塌的有效措施,为使孔壁稳定良好,钻孔成孔时要针对地层变化对泥浆性能及时适当调整,在钻孔的过程中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钻孔的垂直度;

(7)第一次清孔:在步骤(6)成孔达到设计高程之后,即可进行终孔检查,测量核实,并报监理对其进行复核,复核合格之后即可进行下一步骤;

(8)质量验收:检测钻杆实际钻入长度,然后与测量的孔深作对比,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误差,综合两者之间的数据,判断出孔深,当孔深检测合格之后便可进行下一步骤;

(9)钢筋笼和钢导管预放:将制造完成的钢筋笼和钢导管,钢筋笼的制造主筋之间的间距误差为8mm,长度误差为20mm,箍筋间距误差为5mm,在钢筋笼放置之前需要上报监理,检测实际钢筋笼与图纸之间的误差,如果误差复合标准即可对钢筋笼进行预放;

(10)第二次清孔:在清孔的过程中不可使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来代替清空步骤,第二次清孔完成之后监理单位根据施工单位的自检资料,对孔深、沉渣厚度、泥浆比重进行测定,当检测标准符合要求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骤;

(11)混凝土浇筑:当第二次清孔完成之后即可浇灌水下砼;

(12)成桩: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根据实灌混凝土的数量来推算真正的孔深,有效的验证了上述监理采取的技术控制手段。

所述步骤(2)中水准点应有明显标志及良好的保护措施,每隔2d进行复测,水准点闭合差应符合规定标准。

所述步骤(6)中垂直度的检验方法为观测立轴顶部是否发生摆动,检测钻头表面的扶正器,在钻孔过程中垂直度为0.5%。

所述成桩之后需要利用强风化岩石进行回填。

所述步骤(12)采用的混凝土塌落度为15cm,含砂率为52%。

实施例二:

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所述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整平:将施工场地表面的杂草以及大颗粒杂质进行清理,铺好枕木并利用水平尺进行校正;

(2)桩位放线:利用水准仪利用水准点对需要打桩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具有标示性的线条进行标识,随后将标识位置上报监理部门,监理部门对桩为中心进行复测,监理复测的频率为100%,监理对桩位中心点确认合格之后,施工单位可据此设置桩中心点;

(3)开挖浆池:在桩位一旁开挖浆池,并再浆池旁边挖出一条尺寸为15*15cm的矩形边框;

(4)护筒埋设:护筒使用6-7mm的钢板制成,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所述护筒中心与桩为中心的偏差为50mm;

(5)钻机定位:将钻机放置在步骤(1)铺设的枕木表面,并将其固定完成,使钻机的钻头与桩中心点相互对应;

(6)成孔:在钻筒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控制好施钻速度,掌握好泥浆比重,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成孔是防止缩孔和成孔后坍塌的有效措施,为使孔壁稳定良好,钻孔成孔时要针对地层变化对泥浆性能及时适当调整,在钻孔的过程中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钻孔的垂直度;

(7)第一次清孔:在步骤(6)成孔达到设计高程之后,即可进行终孔检查,测量核实,并报监理对其进行复核,复核合格之后即可进行下一步骤;

(8)质量验收:检测钻杆实际钻入长度,然后与测量的孔深作对比,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误差,综合两者之间的数据,判断出孔深,当孔深检测合格之后便可进行下一步骤;

(9)钢筋笼和钢导管预放:将制造完成的钢筋笼和钢导管,钢筋笼的制造主筋之间的间距误差为10mm,长度误差为100mm,箍筋间距误差为20mm,在钢筋笼放置之前需要上报监理,检测实际钢筋笼与图纸之间的误差,如果误差复合标准即可对钢筋笼进行预放;

(10)第二次清孔:在清孔的过程中不可使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来代替清空步骤,第二次清孔完成之后监理单位根据施工单位的自检资料,对孔深、沉渣厚度、泥浆比重进行测定,当检测标准符合要求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骤;

(11)混凝土浇筑:当第二次清孔完成之后即可浇灌水下砼;

(12)成桩: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根据实灌混凝土的数量来推算真正的孔深,有效的验证了上述监理采取的技术控制手段。

所述步骤(2)中水准点应有明显标志及良好的保护措施,每隔3d进行复测,水准点闭合差应符合规定标准。

所述步骤(6)中垂直度的检验方法为观测立轴顶部是否发生摆动,检测钻头表面的扶正器,在钻孔过程中垂直度为1%。

所述成桩之后需要利用强风化岩石进行回填。

所述步骤(12)采用的混凝土塌落度为17cm,含砂率为53%。

实施例三:

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所述一种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整平:将施工场地表面的杂草以及大颗粒杂质进行清理,铺好枕木并利用水平尺进行校正;

(2)桩位放线:利用水准仪利用水准点对需要打桩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具有标示性的线条进行标识,随后将标识位置上报监理部门,监理部门对桩为中心进行复测,监理复测的频率为100%,监理对桩位中心点确认合格之后,施工单位可据此设置桩中心点;

(3)开挖浆池:在桩位一旁开挖浆池,并再浆池旁边挖出一条尺寸为13*12cm的矩形边框;

(4)护筒埋设:护筒使用6-7mm的钢板制成,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90mm,所述护筒中心与桩为中心的偏差为25mm;

(5)钻机定位:将钻机放置在步骤(1)铺设的枕木表面,并将其固定完成,使钻机的钻头与桩中心点相互对应;

(6)成孔:在钻筒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控制好施钻速度,掌握好泥浆比重,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成孔是防止缩孔和成孔后坍塌的有效措施,为使孔壁稳定良好,钻孔成孔时要针对地层变化对泥浆性能及时适当调整,在钻孔的过程中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钻孔的垂直度;

(7)第一次清孔:在步骤(6)成孔达到设计高程之后,即可进行终孔检查,测量核实,并报监理对其进行复核,复核合格之后即可进行下一步骤;

(8)质量验收:检测钻杆实际钻入长度,然后与测量的孔深作对比,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误差,综合两者之间的数据,判断出孔深,当孔深检测合格之后便可进行下一步骤;

(9)钢筋笼和钢导管预放:将制造完成的钢筋笼和钢导管,钢筋笼的制造主筋之间的间距误差为9mm,长度误差为50mm,箍筋间距误差在15mm,在钢筋笼放置之前需要上报监理,检测实际钢筋笼与图纸之间的误差,如果误差复合标准即可对钢筋笼进行预放;

(10)第二次清孔:在清孔的过程中不可使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来代替清空步骤,第二次清孔完成之后监理单位根据施工单位的自检资料,对孔深、沉渣厚度、泥浆比重进行测定,当检测标准符合要求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骤;

(11)混凝土浇筑:当第二次清孔完成之后即可浇灌水下砼;

(12)成桩:混凝土浇灌完成之后根据实灌混凝土的数量来推算真正的孔深,有效的验证了上述监理采取的技术控制手段。

所述步骤(2)中水准点应有明显标志及良好的保护措施,每隔2d进行复测,水准点闭合差应符合规定标准。

所述步骤(6)中垂直度的检验方法为观测立轴顶部是否发生摆动,检测钻头表面的扶正器,在钻孔过程中垂直度在0.8%。

所述成桩之后需要利用强风化岩石进行回填。

所述步骤(12)采用的混凝土塌落度为16cm,含砂率为5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