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复合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17358发布日期:2019-11-26 01:49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复合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抗浮锚杆节点处防水,特别涉及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复合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抗浮锚杆,是建筑工程地下结构抗浮措施的一种。抗浮锚杆受拉构件,一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力层中,受力过程首先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用将上拔力传至注浆体上;而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将注浆体所受到的力传至周围稳定土体中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抗拔能力的抗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用。

由于锚杆钢筋会穿过底板外防水,会进行相应的补充防水措施。现有的防水结构如公告号为cn206986886u的专利公开的抗浮锚杆防水节点一样,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和抗浮锚杆,所述抗浮锚杆的主受力筋伸入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内,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与所述抗浮锚杆的交接处设有一漏斗状凹槽,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下方除设有防水层外,所述凹槽还从上而下依次设有防水砂浆层和防水油膏填充层、锚杆桩头防水加强层、砂浆找平层;本实用新型的抗浮锚杆的防水节点在抗浮锚杆顶端增设了漏斗状凹槽,施做完防水卷材后,先填一定高度的防水油膏,再用防水砂浆填充并找平。

这种方式由于钢筋表面的不规则,毛细水易顺着杆体外壁的间隙上升造成渗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一种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复合防水结构,提升防水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复合防水结构,包括锚杆、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地下土层、混凝土垫层、防水保护层、底板,锚杆上自地下土层延伸至底板内;锚杆和防水保护层的交接处开设一通孔,通孔下方设置一贯通混凝土垫层并伸入地下土层的锚孔,锚孔横截面小于通孔的横截面;锚孔内灌入浆液形成注浆体,通孔内形成一补充防水层;所述锚杆包括锚固体和固定在锚固体上的钢筋,所述锚固体位于地下土层,钢筋自地下土层延伸至底板内,所述钢筋上套接一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包括套在钢筋上的钢环、粘结在钢环下方的遇水膨胀环,所述钢环与钢筋之间的间隙焊接密封形成一焊接部,所述钢环的上表面与防水保护层的下表面平齐。

本方案通过遇水膨胀环对钢环进行定位,之后将钢环与钢筋焊接,由于钢环与钢筋焊接,因此毛细水不会顺着钢筋往上流动;且由于防水层下表面和钢环以及注浆体的上表面密封连接,因此毛细水也不能顺着锚孔内壁从防水层下表面和注浆体上表面之间的间隙流出,因此保证了其整体的防水效果(水不能从从锚孔上溢)。

进一步的,所述钢环的上表面开设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底部开设一贯通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遇水膨胀环连通。

如此可以从钢环的容纳槽内注水,使得遇水膨胀环吸水膨胀抵接钢筋外壁,从外部对遇水膨胀环喷水容易导致水进入锚孔内,影响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部与遇水膨胀环间隔设置。

焊接的时候会产生高温,避免对遇水膨胀环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补充防水层自下而上包括防水涂层、防水卷材和防水油膏填充层。

通过防水涂层、防水卷材和防水油膏填充层的三层防水,进一步保证其防水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卷材上形成供钢筋穿过的防水套,所述防水套热熔后与钢筋粘结。

对防水卷材加热使得其处于熔融状态与钢筋冷却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套外套设一钢套,所述钢套的底部与防水卷材的上端面抵接。

钢套的设置使得防水套热熔后被钢套限制在钢筋与钢筋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钢套的开口自上而下逐渐缩小。

如此,便于热熔部分进入钢套内。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复合防水结构施工方法,防水效果好。

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复合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自防水保护层向下打孔穿过混凝土垫层伸入地下土层形成锚孔,对防水保护层处进行扩孔形成通孔;

2)利用高压空气清除锚孔和通孔内的余渣,直到孔口返出之风,手感无尘屑为止,避免锚孔和通孔内的沉渣存在;

3)将锚杆放入锚孔内并将锚固体部分插入地下土层内保持锚杆竖直;

4)在钢筋上套入连接体,移动连接体使得钢环上表面与锚孔上表面平齐,在容纳槽内注水使得钢环定位,并将钢环焊接在钢筋上,之后将连接孔和容纳槽焊接密封;

5)进行压力注浆,采用孔底反向注浆的方式,注浆管插入距锚孔底30cm处,浆液从注浆管向内灌入,气直接排出;

6)待注浆体凝固后依次进行涂覆防水涂层、铺设防水卷材工序;

7)将钢套套在防水套外,对防水套加热使得防水套热熔后与钢筋粘结;

8)在通孔内的防水卷材上方注入防水油膏形成防水油膏填充层;

9)对钢筋上端进行弯折;

10)浇筑底板。

遇水膨胀环对钢筋进行固定,在对钢环焊接的时候,热量会使得遇水膨胀环内的部分水蒸发;之后再在锚孔内注入浆液的时候,遇水膨胀环在此膨胀,其能够有效防止水从钢环侧壁向上流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案有效提升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地下土层;2、混凝土垫层;31、防水涂层;32、防水卷材;33、防水套;34、防水保护层;35、钢套;36、防水油膏填充层;4、底板;5、锚杆;51、锚固体;52、钢筋;6、钢环;61、容纳槽;62、连接孔;7、遇水膨胀环;8、焊接部;91、通孔;92、锚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复合防水结构,如图1-2,包括锚杆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地下土层1、混凝土垫层2、防水保护层34、底板4,锚杆5上自地下土层1延伸至底板4内。

锚杆5包括锚固体51和焊接在锚固体51上的钢筋52,钢筋52设置三根,锚固体51呈圆锥体状位于地下土层1,钢筋52自地下土层1延伸至底板4内。

锚杆5和防水保护层34的交接处开设一通孔91,通孔91下方设置一贯通混凝土垫层2并伸入地下土层1的锚孔92,锚孔92横截面小于通孔91的横截面,锚孔92内灌入浆液形成注浆体。通孔91内形成一补充防水层,补充防水层自下而上包括防水涂层31、防水卷材32和防水油膏填充层36。防水涂层31下表面与通孔91下端面平齐,防水油膏填充层36上表面与通孔91上端面平齐。防水卷材32上一体成型有形成供钢筋52穿过的防水套33,防水套33外套设一钢套35,钢套35的底部与防水卷材32的上端面抵接,钢套35呈空心圆台状,钢套35的开口自上而下逐渐缩小;钢套35高度低于防水套33的高度,防水套33热熔后与钢筋52粘结且热熔后防水套33高度低于钢套35高度。

钢筋52上套接一连接体,连接体包括套在钢筋52上的钢环6、粘结在钢环6下方的遇水膨胀环7,钢环6与钢筋52之间的间隙焊接密封形成一焊接部8,焊接部8与遇水膨胀环7在竖直方向存在高度差。钢环6的上表面与防水保护层34的下表面平齐。钢环6的上表面开设一容纳槽61,容纳槽61底部开设一贯通的连接孔62,连接孔62与遇水膨胀环7连通。

防水保护层34可以为防水混凝土。遇水膨胀环7与遇水膨胀止水条材料相同。

上述结构采用以下方法施工形成:深基坑抗浮锚杆节点处复合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自防水保护层34向下打孔穿过混凝土垫层2伸入地下土层1形成锚孔92,对防水保护层34处进行扩孔形成通孔91;

2)利用高压空气清除锚孔92和通孔91内的余渣,直到孔口返出之风,手感无尘屑为止,避免锚孔92和通孔91内的沉渣存在;

3)将锚杆5放入锚孔92内并将锚固体51部分插入地下土层1内保持锚杆5竖直;

4)在钢筋52上套入连接体,移动连接体使得钢环6上表面与锚孔92上表面平齐,在容纳槽61内注水使得钢环6定位,并将钢环6焊接在钢筋52上,之后将连接孔62和容纳槽61焊接密封;

5)进行压力注浆,采用孔底反向注浆的方式,注浆管插入距锚孔92底30cm处,浆液从注浆管向内灌入,气直接排出;

6)待注浆体凝固后依次进行涂覆防水涂层31、铺设防水卷材32工序;

7)将钢套35套在防水套33外,对防水套33加热使得防水套33热熔后与钢筋52粘结;

8)在通孔91内的防水卷材32上方注入防水油膏形成防水油膏填充层36;

9)对钢筋52上端进行弯折;

10)浇筑底板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