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渗透反向铺设排渗棱体筑坝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60659发布日期:2020-01-10 20:59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渗透反向铺设排渗棱体筑坝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应用于高含水率、颗粒细固体废物堆存,高浓度、细尾矿上游式筑坝的尾矿库子坝堆筑的一种筑坝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双向渗透反向铺设排渗棱体筑坝方法。



背景技术:

矿山尾矿大部分采用管道输送,尾矿库采用上游式筑坝,有色金属和黄金矿山由于选矿需要,尾矿颗粒负200目达到80%以上,用尾矿直接筑坝困难,大部分采用旋流装袋筑子坝或外来料筑子坝,筑坝成本高。构筑子坝时,子坝基础坐落于干滩上,细尾矿颗粒排放无法形成干滩,堆体固结缓慢,需要使用外来材料加固基础,占用大量库容,浪费有效资源。干滩强度软弱,旋流装袋子坝和加固基础使用的外来材料挤压下干滩内部变形,尾矿库整体稳定失衡,易造成变形溃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向渗透反向铺设排渗棱体筑坝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向渗透反向铺设排渗棱体筑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柔性透水筒沿干滩自然坡度向坝内铺设;

②沿纵向柔性透水筒下方从坝外按规定角度和坡度向库内铺设导水管及接头,形成导水系统;

③在纵向柔性透水筒内穿入排渗管,与导水系统连接;

④将尾矿砂注入到纵向柔性透水筒内,尾矿砂中的细尾矿和水通过内部排渗管进入导水系统排出,纵向柔性透水筒形成纵向排渗棱体;

⑤将横向柔性透水筒沿堆积坝平行铺设;

⑥在横向柔性透水筒内穿入排渗管并将排渗管出口与纵向棱体的排渗管连接;

⑦将尾矿砂注入到横向柔性透水筒内,尾矿砂中的细尾矿和水通过内部排渗管流入纵向排渗棱体的排渗管内排出,横向柔性透水筒形成横向排渗棱体作为尾矿库透水堆积坝;

⑧在纵向棱体间用尾矿砂充填,形成干滩。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③、步骤⑥中柔性透水筒内排渗管按尾矿砂实际含水量及渗透半径确定数量、铺设间距,通过过滤网与尾矿粒径匹配确定过滤网滤径。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③、步骤⑥中排渗管与柔性透水筒采用法兰连接,且排渗管两头保留外露一定长度的管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棱体内排渗管过滤网孔径与尾矿粒径匹配,超细尾矿由棱体内排渗管排出棱体,粗颗粒留在棱体内,使棱体充填尾矿时不用旋流器分级,降低筑坝成本。

2.充填尾矿水分沿棱体外壁和排渗管快速流出,纵横棱体内快速失去水分,快速固结,形成有效干滩,实现堆体或尾矿库快速筑坝,快速升高。

3.库内渗流水通过纵向排渗棱体渗流至导水系统,流出坝体外部。实现排渗棱体的双向渗透功能,控制后期筑坝浸润线上升,提高坝体抗滑稳定性。

4.纵向排渗管和纵向筒状柔性透水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在坝体内形成坝体拉结筋,提高坝体整体强度。

本发明具有稳定性好、强度高、施工简单、筑坝快速、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高含水率、颗粒细固体废物堆存,也是高浓度、细尾矿上游式筑坝的尾矿库筑坝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向渗透反向铺设排渗棱体筑坝方法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双向渗透反向铺设排渗棱体筑坝方法剖面图。

1、纵向柔性透水筒,2、排渗管,3、尾矿砂,4、横向柔性透水筒,5、导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向渗透反向铺设排渗棱体筑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纵向柔性透水筒1沿干滩自然坡度向坝内铺设;

步骤二,沿纵向柔性透水筒1下方从坝外按规定角度和坡度向库内铺设导水管及接头,形成导水系统5;

步骤三,在纵向柔性透水筒1内穿入排渗管2,与导水系统5连接;

步骤四,将尾矿砂3注入到纵向柔性透水筒1内,尾矿砂3中的细尾矿和水通过内部排渗管2进入导水系统5排出,纵向柔性透水筒1形成纵向排渗棱体;

步骤五,将横向柔性透水筒4沿堆积坝平行铺设;

步骤六,在横向柔性透水筒4内穿入排渗管2并将排渗管2出口与纵向棱体的排渗管2连接;

步骤七,将尾矿砂注入到横向柔性透水筒4内,尾矿砂3中的细尾矿和水通过内部排渗管流入纵向排渗棱体的排渗管2内排出,横向柔性透水筒4形成横向排渗棱体作为尾矿库透水堆积坝;

步骤八,纵向棱体间用尾矿砂3充填,形成干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地,步骤三、步骤六中纵向柔性透水筒1、横向柔性透水筒4内的排渗管按尾矿砂实际含水量及渗透半径确定数量、铺设间距,通过过滤网与尾矿粒径匹配确定过滤网滤径。

进一步地,步骤三、步骤六中排渗管2与纵向柔性透水筒1、横向柔性透水筒4采用法兰连接,且排渗管两头保留外露一定长度的管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